多元的评价才能更多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然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种要素,都应进行改革,都要作出相应的变动。教育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实际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评价问题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和难点,也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瓶颈。教育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体制、招生、考试、就业等诸多方面,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行政干预,但教师亦不是“事不关己”,因为教师始终是教育变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课堂评价,不仅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及时的,甚至是深远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无疑给教师的教育评价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广大教师在新课改中,应当加强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力争在教育评价的改革中有所作为,有所建树。然而,课堂教学的现实却并不让人乐观。
  教学片段一:
  一位语文教师教授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为了通过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朗读中对重音、停顿、语速等声音形式的处理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请参照书后第一节朗读处理“示例”,为本诗其它各节加上朗读记号,并思考一下每节结尾处的“祖国啊”三个字应该怎样朗读。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谈自己是如何处理余下各节朗读的。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地发表看法,不论他们说得对与错,讲得好与差,教师都未给予评价。直到“终于”有学生讲出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学参考书上给出的参考意见时,教师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并予以肯定和表扬。
  思考一:观念转变是关键
  上述案例中的教师如此漠视学生的发言、忽视学生的感受,表面看在于所谓的“标准答案”,其根源在于其陈旧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评价普遍存在着评价主体孤立、方法和手段单一的缺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也许有人认为“标准答案”是单一或是惟一的,我们评价学生的答案只能以“标准答案”为依据。然而,我们应当看到,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是个性鲜明的,学生的想法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答案也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怎么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想法呢?如果我们那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实际上,问题不一定只有一个答案,评价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标准。多年前的“雪融化后是什么?”的讨论,至今我们还记忆犹新。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观。
  教学片段二:
  这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一节公开课。在让四个学生到黑板写出生字后,于老师拿出红粉笔要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其实,那四个字勿说让“书法精湛”的于老师,就是让一目不识丁的村夫,恐怕也能一眼指出孰优孰劣。但出乎我们的意料,于老师圈出了那明显较好的字后,又仔细端详起另外三个难以让人恭维的字,那一脸的认真劲决不亚于鉴赏一幅书法真迹。不一会儿,于老师面露欣喜之色,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将其中两个写得较好的偏旁圈了出来,且啧啧称赞;就连最后那个实在令人有点“不堪入目”的“艺”字,也在其折角处郑重其事地画上了红圈,并竖起了大姆指:“这个折很有味道!”于老师别具匠心的点评,让四个学生的脸上都“写满”了灿烂的笑容。
  思考二:多元的评价更多彩
  我们不仅应感叹于老师的教育艺术,更应叹服于老师先进的教育观念。这也许就是我们和特级教师的最大差距。在于老师的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单一,只有多彩,而这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多纬度的标准,就如同多了几把评价的尺子,使我们能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看待和评价学生。在多元的评价标准下,学生可能是发言的好手,也可能是思维的高手、探究的强手、实践的能手,而不仅仅只是学习的尖子、成绩的优秀者、课堂的佼佼者。
  总之,世界因不同而多彩,学生因个性而美丽。教育评价看似是一个平常而普遍的教育环节,其实它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憧憬的生命。我们不能让教育评价成为新课改的薄弱环节,而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育评价,要让新课改的阳光照耀到教育评价,使教师的评价体现以人为本,以便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能力。
  我们应抛开呆板和单一,采用多个评价标准,这样,才会评价出更大的信心、更多的精彩。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它以国际现代教育思朝的影响为前提,以国内美术自身的发展为背景。为使美术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完善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参照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学美术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而制定出新的美术课堂标准,以促进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我认为在美术学科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素养的培养。    一、审美素养的培养    
摘要: 合作学习是目前国际上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模式越来越被广大的教师所利用。本文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研究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而是由许多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
摘要: “问题探讨模式”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学生默默地聆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将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激励和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历史与社会》教学 问题探讨模式    《历史与社
一书的作者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各学科“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已成为当下很通识的教育理念.
该文探讨了用聚环氧乙烷(PEO)作感湿膜的湿敏元件的性能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其感湿机理作了一定的分析。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培养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强调:“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
以金优桂99、W6154S/特青、香S/GER-1等杂交组合为材料,从分蘖节位、茎秆粗细、穗粒结构等方面探讨“控蘖法”对杂交水稻的增产原因。 The yield-increasing causes of “tillering method”
用葡萄糖与聚乙二醇-200、400、600在酸催化下反应合成了三种聚乙二醇葡萄糖苷。用HPLC技术分析了粗产物的组成,并考察了诸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20℃,催化剂用量0.1~0.3℅,醇糖比1:1,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