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当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七中学 137400)
  【摘要】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基本目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试图从重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增强师生亲和力,巧设情景和平台,优化课堂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等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创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尝试,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重构; 营造; 设置; 实践
  引言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偏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轻视了学生的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种理念的错位很容易出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的“教师世界”替代充满差异的“学生世界”这一现象。其授课的方式、方法往往会导致“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境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为改变传统语文课教学这种僵化、沉闷的被动局面,迎合社会发展需要,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1 重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取向。据此,现代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担当“教书”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要完成“育人”的使命,使学生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学习,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教学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些学科知识。要意识到教育是文明创新,而不是文明传承。增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方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摒弃“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位、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学生学习,应授之以渔,而不应授之以鱼。澳大利亚一个曾教了30年物理的中学教师在回顾自已的教学生涯时作了这样的概括:“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已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各个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语文教师也应从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可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要由“师道尊严”观,向平等、民主教学观转变,让学生真正感悟、体会到他们与老师的关系是“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的朋友关系。我根据中学语文课教学必须渗透德育功能的要求,不时地撰写一些文章,在班级的墙报专栏或学习园地里张贴,用以感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受到熏陶。例如,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我的学生情》的文章,叙述了学生平时爱老师和表扬了学生进步的一些具体事例,抒发自己对学生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学生们看后很受感动,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老师那么关爱我们,我们又怎能不爱戴她呢?我想,自己没有什么值得她感激,只有各方面都努力去做好,才能报答她的恩情呀!”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每次作文,有不少学生不仅是写一篇而是多写几篇,并且都写得很认真。另外,在墙报、学习园地的展稿或作文批改,抑或是在有声教育对学生不再起作用的时候,我常通过给学生写各种“寄语”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殷切期盼和称赞学生的进步、成长给自己带来的无限喜悦等,这对学生往往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对于一些做了不良行为的学生,他们对老师动辄就向家长告状、班会公开批评等有声教育很反感,而用这种“寄语”的无声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师生间的互爱成为: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润物无声尽是情感。
  2 营造良好氛围
  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圍是创新潜能开发的基本保证,而创设和谐、宽松、民主、平等氛围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创设这样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赏心悦目,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呢?
  首先,教师应注意尊重、信任每位学生,宽容和善待那些在答题中有错误的学生。对学生失误的地方,不应挖苦、讽刺,而应加以和善、巧妙的引导,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其次,给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提高和成功,使他们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成功快感,产生“我能行”的信心,激起“我要超越”的热情。我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这种机会的最有效方式是师生对话活动,即:基于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前提,通过言谈和倾听的师生互动来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
  再次,尽可能地创设多一些平等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在辩论中求真知;让学生们通过互帮、互助的手段和方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共同提高。在互动中,不求人人正确,只求人人参与,使优秀者锦上添花,落后者迎头赶上,大家都能在宽松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而这种机会最令人认可和推崇的要数能激发生生互动的同桌讨论或小组共同学习了。如学了《敬业与乐业》之后,我设计了这道题目:自行设计调查方式或方法,对身边的同学、老师或亲人进行一次访谈,看看他们对自己的学业(职业)的态度和感受如何,然后把你自己的调查结果和认识收获写下来,并在小组间互相分享。
  (1)他们的学业(职业)感受:
  (2)我们的认识收获。
  3 设置个性化教学的平台
  3.1 教师有个性特色的表演。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舞台上的总导演。教学板书不论在过去、今天或者将来都是必不可少的。作文教学也可以根据含蕴在某些训练要求中的内在要素,精心挖掘、整理、提炼、归纳出一些直观、形象或结语性的表述,展示到黑板上。譬如:   (1)报道稿=短小精悍的记叙文
  (2)看图作文=事物+联想
  (3)游记=静态+动态+意象+抒情
  (4)主要内容<复述<原文
  (5)人物特点=外貌+行动+语言+心理
  (6)读书笔记=内容要点+联系实际+学后感受
  (体会式) (略写) (详写) (略写)
  当然,教学板书虽然只是教学操作文本处理中的一个策略而己,但有时候科学合理、标新立异、直观明了的独特设计也是一节成功课的重要因素。在所有的操作策略中,教师最基本的应当是使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这就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根据随时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口头、体态语言,并根据自己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综合把握,随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指导手段和措施。
  只要我们坚持“为学生学习而设计”,“为学生发展而教学”,就不难处理好教学设计与课堂操作的关系,我们就会对课堂中新“生成”的问题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励,我们的课堂就更能充满蓬勃的生机、智慧的欢乐与创造的惬意。要实现这个愿望,离不开我们语文老师经常反思,不断深入地探索和创新。
  3.2 让学生在合作中完美自我。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里的住校生成绩比不住校生要优秀,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住校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也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美的我。可见,交流和合作能相互补充,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相互进步。我们的语文课教学不是极力消灭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而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和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互相展现自己的见解和魅力。比如我在上《海燕》一课讲解到“愁”和“烟”所牵连的情感关系时,抛出以下话题让学生讨论:(1)你对“愁”和“烟”有何印象?(导出:“魂牵梦绕”等)(2)“愁”和“烟”这一特点与什么事物相类似?(导出:“剪不断,理还乱”等)(3)作者身居物质丰厚、生活殷实的海外还愁什么?(总结出:思念祖国的强烈感情!)
  这些讨论的问题中,第(1)个问题让学生从感观实际出发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了解。第(2)个问题需要学生对已有的感性认知材料进行比较,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第(3)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容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为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提升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整个合作讨论中你说我说,气氛相当活跃,思维也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来实现自己人生观的超越。其中,第(1)、第(2)问体现了生活观,第(3)问体现了生成观。学生经常性、反复性地得到了这样的锻炼,审美化世界观的形成就不再只是停留在臆想的阶段了。当然,为使合作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应注意:不要在学生还没有得到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时过早介入,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我发现的机会;也不要介入过晚,以免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倦绪消极之中。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学生从教训中增长知识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及时、充分的点拨,以免学生够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招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3.3 让学生在质疑中展示成就。有教育家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教师的设疑、释疑,引发自主的质疑。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症结和顽疾在于以“教师世界”代替了“学生世界”。学生学而无惑,不会质疑时,他们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也曾有学者这样说过:“课堂上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之后,让他们相互质疑,可以锻炼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事物、问题的不同理解和评析。如在讲《愚公移山》时,教师肯定了愚公的积极性后,提出除了“移山”以外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不少学生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等的看法。这样可以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触类旁通,逐步学习运用多种途径来解决相关疑难问题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力。
  再如教学《驿路梨花》时,教师可先创设“房子的主人是谁?”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以下的质疑和探讨:(1)这是什么人的房子?(2)老人不是主人,哪谁是主人呢?(3)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间小屋?这时学生参与学习的情绪格外高涨,经过他们逐步深入的思考,达成了共识:房子的建造者和照料者都是主人。他们的接力活动纵情地讴歌了永续不断的雷锋精神!
  为了使质疑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这个方面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否则质疑会成为空话。第二要提供一定的现实背景材料,这样容易引起学生质疑。第三引导学生使之所提的问题力求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而不是钻牛角尖。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评价与筛选,把一些好的见解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扩大和展开,以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第四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从中我们要宽恕学生有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为“错误有时候也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创新潜能的开发是新课改应关注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因为质疑是求智之道,是创新之基。没有质疑,学生就难以取得进步,更难以有所创新。
  4 注重实践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新课改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其意图是把学生引向“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主动参与者”,引向在开放情境中的探索,引向从动口、动脑、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生成本领。但目前高中录取的依据依然是重在看学生的中考成绩,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为应对学生的中考作答,强调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为了图方便、省时间、弃麻烦而忽略了许许多多本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开眼、动口、动脑、动手——实践的成分。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才有可能会深深地意识到学习的价值与责任,才有可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枯燥无味(不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的,法律要我履行的义务,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无穷的活动。如果我们能注重实践,即把教师的指导与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语文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会指日可待。
  基于实践的深远意义,我们教师要注意开辟第二课堂。如在教学《风筝》时,我除了引领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兄弟情谊外,还倡导学生找来小木棒、彩纸、纱线等材料,让他们来一次风筝比赛,启发他们思考风筝怎样才美丽?怎样才能飞得高、飞得远?等等。期间,可以提倡他们查阅资料或者请教师长。几番活跃之后,我又找机会带他们到室外去放飞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教学,学生在理解、領会课文知识的同时,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又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可以带学生走走大自然,聆听、领略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课文的意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如在组织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活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班会:(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立一个主题。(2)围绕你所确立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请你发表:“我从安徒生的 童话故事中感受到 ”的简短演讲。此外,还可以利用撰写小论文,出版手抄报,拟订倡议书等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授者变成引导者,要善于从中发现、承认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尽可能做到依个体特征来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和探究性。今天我们倡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以及他们的每一个方面都按同一要求和模式均衡发展,而是要根据素质迥然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创造性激励。在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我们教师要机智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逐步养成创新性学习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本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扬弃理念,与时俱进,让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能顺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每个学生的天赋、潜能、个性都得到自主、全面、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小学 133000)  【摘要】当前教育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还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及教师对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能力培养关注不够等问题,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新数学教育观下,研究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就急具有现实意义。在新形势和新理念下,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如何将作业发挥其最大的有效性,都将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作业;
期刊
(广西陆川县乌石镇第二初级中学 5377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创新,教育教学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的不断翻新、课程标准的变化、教育理念的变化等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思考。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21世纪的综合型人才,各科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注重学科的整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作为
期刊
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
期刊
(湖南省衡东县霞流中学 421400)  这段时间在国培班听了很多专家们充满着“茶的芬芳”、“禅的悠远”的课,我很受启发与鼓舞。课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的课堂没有这种“茶香”、“禅趣”呢?到底怎样一种课堂才是有效呢?对于像我这样长期扎根在农村中学一线的普通教师,怎样把日常的每节课(我暂且把它称为“家常课”)也拨弄得意趣盎然呢?下面,我结合最近跟国培的专家们所学的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我在农村中学多年
期刊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南源学校 344000)  对于数学的学习,学得好的同学会感到非常地容易,反之没入门的同学则提起数学就会感到头疼。听到很多家长的抱怨,“家教请了,辅导班也上了,效果就是不明显,孩子平时说起来什么都会,一考试就考砸。”“孩子平时很用功,不停的学,但学习成绩总是原地踏步。”“孩子严重偏科,对个別科目有畏难情绪。”等等。那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本人认为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要有持
期刊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在汉语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如学《画风》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刮风时
期刊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伍塞中学 657000)  1 情景导入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为此,语文教师就成了学生们节目的主持人,自然学生也就成了自己真实的观众。  创设意境是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灵丹妙药。意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开头的激兴导入就让学生置身于课文内容的氛围之中。例如:我在教《春》时,在“
期刊
(甘肃省瓜州县西湖乡四工小学 736100)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所谓解决问题就是再没现成的解决方法时找到一解决的途径,就是从困难中找到出路,就是寻求一条绕过障碍的路,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作有条理的分析和预测,不再是固定的题型,而是灵活富有挑
期刊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
期刊
(湖北省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441100)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就实践教学的体系结构和构建原则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 实践教学; 构建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任务、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