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众所接触的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多。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基于此,笔者在文中针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新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成效。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123-1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微课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产物,如今在数学课堂中应用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学生也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精美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与课后练习任务,让课堂内外成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转变了传统教学结构,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颠倒”,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新形势下,微课在翻转课堂中的有效运用,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按照一定规律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时间较短,时长一般为5到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注重突出主题内容,将知识的重难点精炼、直接地展现给学生。
  翻转课堂,指的是将课堂的上课时间重新调整,教师把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的新型教学模式。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形式之一,微课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观看微课视频,并且可以与教师及时进行交流。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运用实践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逐渐渗透进课堂教学中来。作为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数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且具有抽象、难以理解等特点,但是教师在微课中利用视频图片进行知识讲解就会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更加让教学接地气。
  1.数学概念教学
  在任何教学实践中,概念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理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理论,才能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和学习思维,达到学习的目的。然而部分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对此,在课堂中利用微课的视频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就会容易很多,从而实现高效学习。例如部分学生很难分清有理数的概念,教材中对其只有一句概念的描述——“凡是能写成q/p(p,q为正整数且p≠0)形式的数就是有理数。”然而许多学生对其概念的内涵依旧表示难以理解,笔者对此制作了关于有理数分类的微课视频,通过几个卡通数字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有理数的概念,把复杂的概念结构化理解。再比如平移和旋轉的概念,部分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也不易理解这两个概念,认为平移和旋转是相近的,均是图形的变动。而笔者对此制作了PPT,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通过简单的动画表现出来,学生们可以快速理解平移指的是“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而旋转指的是“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能够让学生快速理解两个概念,并且能够将概念应用于后续学习中。
  2.典型例题教学
  数学是一个将知识融汇贯通的学科,其有许多知识点是相关联的,故而解题思路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解题思路也就形成了典型例题。对于典型例题的教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例如针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的典型例题来说,“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的绝对值是3,问ab的距离是多少?”有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后,果断地写出“4”这个答案,但是实际上他们没有注意到点b是绝对值,代表2个数。而视频教学可以很好地利用数轴来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并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再比如,在对学生进行三角形知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一些学生无法理解部分关于三角形的例题,如“在△ABC中,AB与AC相等,AD是BC中的线段,BE与AB相平行,那么请证明AE=EC。”对此,笔者依旧会先制作出微课视频,然后课堂中对学生开展动态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生有着清晰、全面的解题思路,从而能够证明出“AE=EC”。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针对知识内容来对例题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们对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着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如果在后续学习与解题过程中,遇到类似的题目,学生可以回顾与复习视频中的内容,从而让问题得以解决。这种动态教学的视频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与记忆能力。
  3.课后复习巩固
  在课后,教师要将课堂中的问题动态生成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将知识以结构图、专题页等多种形式分享。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宏观地将复习框架展现在PPT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接受能力、掌握知识的多少,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巩固与整理,并联想课堂内容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与学习。最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对其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如利用微课来展示部分知识点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查漏补缺,从而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综上所示,微课作为一种把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整体化的方式呈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与翻转课堂结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出学生数学的发散思维。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与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淑玲.用好微课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7(89).
  [2]戴有俊.初中数学教学转化学困生的措施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14(12).
  [3]贾慧兵.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效[J].学周刊,2017(03).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管教师预先的教学设计是多么巧妙、细致周到,课堂中的偶发因素总是会突破教师设置的原有框架。本文阐述了课堂生成的目标性、适用性、平等性、主体性四项原则,并针对不同的教学效果将课堂生成分为积极的与消极的生成性资源,从而归纳出不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 要:伴随全球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全面迎来了“微时代”。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以高效应用,然而根据当下微课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来看,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本文对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微课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1
摘要:初中生对于古文的接触较少,并且古文中的语言运用和我们当前的语言习惯存在着一些差别。这些都导致初中生在学习古文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说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修辞、欣赏文章的写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等。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借助文言文朗诵能够很好地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行
摘要: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有很多,其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最为关键。而读写结合,则更是长期语文教学实践所积淀出来的精华,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本文从读写结合中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展开探讨,就通过阅读积累素材、通过阅读学会仿写、通过阅读学会写作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初中英语听说课堂上词汇教学的有效教学设计,即以主题模式为导向,为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景认识、情感体验以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开展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主题模式;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039-2  主题模式是“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对语言学习材料内容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当天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这段话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最光荣”是我们孩童时代就耳熟能详的句子,它主要是鼓励、赞美劳动
摘要: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借助于情境教学会更好地彰显语文学科的价值和魅力,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素质教育的盛行,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有人说:“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便是次品,身体素质不合格便是残品,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便是危险品”,从侧面印证了德育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在等待教师进行描绘出美丽的风景,那么在这幅图中德育必定有一席之地。因此本文以“德育在小学课堂中的渗透探析”为题,以文明用语不可少,正确使用显礼貌;关爱他人常奉献,尊敬
摘要:在物理教学改革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物理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进而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0-086-1  在学校中教师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所有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身为教师,
摘要:小组合作学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小组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的方式,使所有成员都能达到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体能训练活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实验等方法进行探析,以图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中年级;分组合作学练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7-098-2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