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对联韵味长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撰写了大量富含哲理、情意殷切、生动感人的家训妙联,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为做人处世和治家的格言。
  清代学者王士禛家中悬挂着祖传的家训联:
  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晚清作家、书法家何子贞集《争坐位帖》字联: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书。
  以上两副家训联告诉人们:一个好的家庭,除了勤以耕作,惠以为人,还需要读书求学,更新知识。
  清代另一学者孙寄圃,曾给儿孙撰写一联,要他们坚守廉洁、清贫,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其联云:
  甘守清贫,力行克己;
  厌观流俗,奋勉修身。
  近代学者王湘绮先生学问渊博、品格高尚,他为家人写有一副语浅意深的联语:
  戳破窗纸容易补;
  败坏道德最难修。
  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手书一家训联,曰:
  应视国事如家事;
  能尽人心即佛心。
  人莫不想自己的家兴旺兴盛,能扩充此心,即是天下之大公。能尽人心,必能于世有补,则与湛然光明的佛心相差无几,这对家对国都有利。
  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侄儿要去抗日前线,冯将军十分激动,为鼓励他奋勇杀敌,亲笔书写一联,嘱侄儿带在身边:
  孝子贤孙须先救国;
  志士仁人最重保民。
  冯将军为儿子冯洪国也写有一联:
  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做好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子无正规学历,背着父亲向一位校长索要了一张毕业文凭。陶先生知道后,马上叫儿子将毕业文凭退回,并手书一联:
  宁为真白丁;
  不做假秀才。
  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撰写了一副对联教育孩子:
  创业难,守业亦难,明知物力维艰,事事莫争虚体面;
  居家易,治家不易,欲自我身作则,行行当立好楷模。
  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
  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
  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
  后来,老舍解释说:“我愿看见他们干劲冲天,可也希望他们会劳逸结合,注意康健;同时希望他们把勤俭持家作为光荣传统。”一位父亲对女儿女婿的关爱和期望尽在联中,读后令人感动。
   (编辑仕居)
其他文献
問題虽然是发生在师大同学的实习課中,但对于中学老师們来說,也不无研究的意义。因此,写出来和中学的老师們商榷,并希予以指正。一、关于設x(或y)代表什么数的問題 有些实习
历史教学主要的要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评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揭示历史的规律性,给予学生以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思想教育。依据这个精神,每一堂课的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