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个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在课堂里做练习,放学后有时还得参加“基础班”“补课班”或“智力班”等,无非也是完成各种练习。毕业班可能还要增加练习,参加课外的“提高班”,回家还要完成大量作业。一位五年级学生向我诉苦:“老师,我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每天作业都要做到很晚, 明天早上去到学校没交得作业就被老师罚。” 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993年课程教材改革正在推行,我认为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等手段外,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 、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死记硬背,但并不是说不记不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至用,又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第三,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 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应从培养“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认识问题,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 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四,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 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例如,10以内、20以内及后面的100以内(整数)加减法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我在这里提出,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并不排斥笔算,需要的是,要精选练习,不搞“题海战术”。教学中,要把学生的说及其它教学方法与笔算合理安排,达到最佳效果。那么,如何加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说的训练呢?我认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要达成共识。已成为习惯了的东西,再去改变它是相当困难的。过去在数学课上只要让学生回答“怎么列式”、“是多少”的结果就可以了,现在不仅要让学生说出结果,还要让学生有顺序地说,说完整,并且要让大家一起说,说好,这是不容易的。学校领导,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一定要多宣传,一起研究,与教师达成共识,才能动员大家去做好这件工作。实施中,可以先选择一个班或一个年级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开。
  第二,加强备课。不同教材,学生说的内容就不同,说什么?怎么说?在备课的时候,把这方面的内容也要备好,教师就能在课上训练学生说,说好,这项工作就落实了。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就要把“说的训练”,看作是一项教学任务,认真去完成。如果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决心大,持之以恒,定会在数学教学园地里,长出一棵新苗,并结出硕果。
其他文献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相信我们生物教师都面临一个很严峻的现实——课时紧张。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成了首要问题,怎样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改的重要方向。由此,探讨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性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
期刊
小学生学习成长的摇篮,语文课程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人类一生都需要运用的重要的交流工具。新课程改革弥补了之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漏,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淡化语文工具性,脱离文本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学习生活中和学生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改的指导精神,将
期刊
2014年的7月,我有幸成为一名党支部书记。常听有人说,党建工作比较“虚”,有时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多此一举的。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认识?这是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本学期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我努力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处理好“保先”与“保鲜”的关系;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 ;处理好“再创造”与“微创新”的关系。  一、努力处理好“保先”与“保鲜”的关系  党建工作不仅要在内容上“保先”,同
期刊
现代教育的基础需要不断创新。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在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业内之共识。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广阔的天地,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作文教学却不尽人意,存在种种妨碍创新精神发展的弊端:首先是以“立意高下”作为衡量作文优劣的标准,一定程度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其次,作文训练的主体失落。以学生为主体大家都接受,但是在作文训练中主体却不知不觉消失了。作文训练
期刊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期是游戏期”。游戏与幼儿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大家对幼教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领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思想与行为,转而追求一种新型的更自由更灵活的教学形式——区角活动。而区角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场所,是幼儿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他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
期刊
一、语文教材文本解读应遵循的原则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多元解读,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在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我课题组通过培训、实践和思考,认为文本解读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文本解读求“新”的原则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永远以第一次接触的态度去解读文本,每次尽力能有新见解、新体验、新感悟。  (二)文
期刊
北京实美职业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最根本的任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就业为先”的教育原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体系,构建了“赏识学生,从‘心’开始;立德树人,崇德强技”的德育理念,构建了“社会、学校、家庭、企业”四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凸现了“以人为本”的德育特色。以“推进阳光德育、育
期刊
物理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探索、总结物理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对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学习物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物理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  在引入物理概念之前,应先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展示,或通过电脑模拟等方法,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简
期刊
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把课本剧引入英语课堂开展综合学习,就在于课本剧这种艺术表现手段与英语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能有完美结合。  一、将课本剧引领到课堂中来,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第一,课本剧的创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本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它首先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舞台动作进行情节的展开和故事的讲述的,而且课本剧必须在舞
期刊
教书、教书,为书而教,学生也在为书而学,在这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老师教得辛苦,学生也是学得很辛苦。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学校里面,甚至有些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学习是什么,怎么学习,为什么学习,学习为了什么?”这些问题在他们眼里就显得很迷茫,他们也在这种迷茫的状态之下被迫地接受知识,而所有这些显然地抑制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到头来虽然他们学有所获,但却不能学以致用,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