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只是教孩子名词吗?形容词,或许更有用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很多妈妈一样,我很乐于带孩子指认东西,告诉她:这是企鹅,这是瀑布,这是小河,这是路灯……活像一个导游,带领着初到这个世界观光的游客。小游客也很能“举一反三”,认识了海带之后,看见地上散落一地的彩带条,就兴奋地喊:“妈妈,好多海带在地上!”认识了瀑布后,看见河里排水管排出的污水,那也是瀑布;认识了小桥之后,所有的拱形物体都成了桥。名词越认越多,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连做梦都说着梦话:“这个是什么呢?”
  但最近我渐渐发现,咱们也可以教孩子一些抽象词语,虽然不那么好理解,但却能实际地帮助到孩子的生活。
  表达感受的词语
  前几天心心特别闹腾,总是要抱抱,哭哭啼啼的。正被她纠缠得心烦意乱之时,她皱着眉头跟我说:“妈妈,宝宝好难受!”难受?怎么了?我这才意识到她是不是生病了。


  我找来体温计,给她一量,果然有些低烧。她又说:“宝宝肚子好疼!”我猜想有可能是积食了吧,因为那几天实在是吃了太多。确诊她生病了之后,我一下子耐心起来,知道她不舒服,几乎有求必应。
  看,一个表达感受的词帮助了她。不到2岁的她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我平时经常向她描述这些感受。
  记得有次,她特别喜欢隔壁哥哥家的套娃,临走时,执拗地要带着套娃一起走:“宝宝拿回家!拿回家!”我蹲下来说:“宝宝很喜欢这个套娃呀?”她很坚定地回答:“宝宝很喜欢!”我又说:“妈妈知道你很想拿回家,但是这是哥哥的,拿走了,哥哥就要伤心了。”她不理,我又重复,最终她极不情愿地把套娃留下,但在放下的一瞬间大哭起来。我安慰她:“宝宝难过了,伤心了,因为喜欢套娃,但是不能拿回家。”我抱着她往回走,继续描述她的情绪,表示我的理解,渐渐地她的哭声小了,突然她指着前面的小石狮子自己岔开了话题:“这个是什么呢?”
  通过这样的对话,孩子慢慢地就能明白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是生气了还是伤心了,是开心还是骄傲。当她对自己的情绪有所理解,她也就学会体谅别人的情绪。
  一些能解决问题的特殊词语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里,提到让孩子掌握一些特殊词语,比如:合适/不合适,相同/不同,为什么/因为,如果/那么,同时/先后……熟悉了这些词,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思考解决问题。
  前段时间,我就给心心灌输了“同时/先后”这组词,我们玩手偶游戏:小姐姐和闹人小青蛙的故事。小青蛙缠着看书的姐姐陪她玩游戏,姐姐问:“我能同时看书又陪你玩吗?”小青蛙想了想低下头:“好像不行耶。”姐姐告诉小青蛙:“等姐姐先看完书,一会就陪你玩。”如此又继续表演了几组,虽然故事情节很弱,心心还是似懂非懂。
  马上实践机会就来了,中午吃饭时,她要求正在吃饭的我抱她去玩,我会问她:“妈妈能同时吃饭又带你玩吗?”她好像想起了小青蛙,小声地说:“不行……”但安静了一小会,又觉得不对劲,回来找我,我想可能这种逻辑更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对心心还是过早了一些,于是我开始尝试运用美德语言。
  美德语言
  美德语言,就是把孩子的行为定义成各种各样的美德,用美德来促使他们做得更好,我首先教会心心的是“耐心”。
  孩子都是很急躁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等待,要什么的时候就得马上满足。心心也一样。她吃好饭就立马要我去陪玩,弄得我经常只能匆匆几口完事。
  于是我决定“教育”她一下,那天她又因为这件事急躁地大哭大闹时,我过去抱着她问:“心心,你知道什么叫耐心吗?”她没心思听,但因为已得到我的关注,情绪缓了下来,我继续说:“耐心就是妈妈在吃饭的时候,你能等妈妈一会儿,妈妈也会尽量快点吃好来陪你玩的。”好了,名词解释已植入。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会上演好几遍,所以并不缺少强调的机会。很快,下午去游乐场玩,看见别人骑了她喜欢的小木马,心心又急了:“宝宝要玩!宝宝要玩!”我蹲下来凑到心心耳边说:“心心,你需要多一点的耐心,等待一下,姐姐玩好了就能轮到你。”
  如此几次跟她重复“耐心”这个词,心心有概念了。
  之后的一个晚上,洗完澡后的心心吵吵着要喝奶睡觉,我和她商量:“妈妈能不能下楼洗漱一下,一会儿再给心心喝奶呢,这样咱们就能一起睡觉了。”她想了想,同意了。离开房间我又提醒她:“心心需要多一点的耐心哦,妈妈马上就回来。”这次心心等了我将近五分钟,很安静,回到房间时,我肯定她:“刚刚你等妈妈这么久,这种行为就叫做耐心!”通过这样的鼓励,把她这些好的行为固定下来。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重复,在和心心的睡前“特殊时光”中我也会回顾,今天哪件事情心心表现出了很多的耐心,哪件事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当然,我也会向心心反思今天的自己是否有耐心。
  没过几天,这个词就被心心记得很牢了。有天和隔壁哥哥玩,哥哥要抢心心正在玩的玩具时,心心立马教育他:“哥哥,要耐心!”而在生活中,再遇到她着急的时候,“耐心”似乎成了我们的暗号,虽不是每次都有效,但的确让沟通更加简单畅快。
  最近,我又开始用美德语言来鼓励心心的很多行为:敢坐小火车的心心是勇敢的,妈妈睡觉时不吵闹的心心是体贴的,把好吃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心心是慷慨的……相信这些美德的“词语”会逐渐内化成孩子的品质,一路伴随她成长。
  虽然这些词有些抽象,但多重复、多描述,孩子慢慢就能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不仅有利于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孩子尽早形成自己的思维。
其他文献
毛头突然发现,他最爱的变形金刚缺损了一个角,当他确认没办法修好的时候,伤心地哭了起来。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奶奶的声音就传过来:“你自己弄坏的,谁也不怪啊!有什么好哭的,一个男孩子,别总哭哭啼啼的!”  毛头本来哭得还比较克制,听到这些话之后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大喊:“奶奶好狠心啊,我哭一下也不行嘛?”我把毛头搂在怀里安慰了好一阵,他才平静下来,但依然气呼呼的,半天没理奶奶。  这样的事已经
期刊
因为工作的缘故,小编认识了Jerry妈妈。但每次见面,都是先不谈工作,聊上半天孩子过把瘾。每次聊,她都是波澜不惊,似乎孩子的任何事都不曾惊扰她内心的宁静。这种状态,是像小编这种咋咋呼呼、动不动就惊慌焦虑、孩子一有点事天就要塌了的人所不敢奢望的。我说要跟她取取经,她连忙摆手:我没什么经验,孩子不优秀,成绩中不溜,没当过班干部……可她养孩子的那份淡定多么令人着迷啊!她说这简单,只做妈妈就好,不要把手伸
期刊
山东3岁半的小诺被幼儿园老师遗忘在车内,直到下午才发现,孩子不幸热死在车内。  陕西一名5岁儿童被祖父母忘在车内,不幸死亡。  可以预见,这样的悲剧随着汽车的普及将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以来,类似事件在全国已至少发生12起,至少有5名孩子死亡。  这样的悲剧当然不会只发生在中国。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远远高于中国,所以美国的很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根据官方统计,每年美
期刊
“我家宝宝6个月了,最近怎么老扔东西啊,是在发脾气吗?我该怎么办呢?”  “宝宝1岁了,很喜欢扔东西,吃饭的时候扔食物,玩的时候扔玩具,快给我支支招吧!”  “主要是捡宝宝扔的东西捡得腰要断掉了!”  扔东西,这件让宝妈们烦恼的事情,到底该怎么办呢?  扔东西是件好事  宝宝的这个行为是一个发育良好的信号。我家年糕从3个月起,就会将手张开又握起,我在他手心放一个小物体,他就会立刻握住,这说明他对手
期刊
埃里克,九岁,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爸爸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糟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  但是,这一次,埃里克的父亲没有这么说,心里想:儿子对错过了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这种失望,我可以帮助他的,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埃里克说:“你看上去很失望。” 
期刊
如果公交车上只有年轻人,那车厢里是顶无趣的——年轻点的都低着头刷手机呢。当然,从来没有年轻人专列,中年人通常要聊天,甭管是电话还是随便逮个乘客聊几句,实在不行,看别人怀里的婴儿就问这问那像“查户口”。年老的,忙活着揉搓耳垂、手指等各个穴位,不放弃一分钟的养生时间。  打破沉闷的只有小学生。中学生都有心事了,撅着小胡须,一言不发,默默看着窗外他们的同学骑着电动车你追我赶。  小学生上车都不说话,都是
期刊
每个小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在这个小世界里,会发生很多很多磕磕绊绊的事情。  比如,小朋友们为了抢玩具,打起了架;自己的宝贝太内向,被别的小朋友排挤!孩子总喜欢随大流,跟着别人玩,一点“领导”能力都没有;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这些事情都会让父母莫名地焦虑,不知所措。  我們常常忘了,孩子天生就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当孩子遭遇到社交困难,父母需要小心判断什么是合理必要的帮助
期刊
我和老公都在小县城上班,挣得不多,除去各种费用所剩无几,养孩子,觉得有压力。不过,有压力咱就有动力,噼里啪啦把小算盘打起来!  我感谢曾经受到的教育和自己前30年的修炼,让我没有什么攀比之心,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也践行着自己“不攀比”的理念。  关于穿,女儿璨璨长到现在,大多数衣服都是“捡”的。我弟弟、朋友、同事家的孩子穿小的衣服,只要给,统统收下,所以四年来很少给璨璨买衣服,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
期刊
30多年前的民工潮,人们离开家乡,是为了挣钱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30年来,在家乡留守的孩子孤独地成长,忍受着各种寂寞和泪水;30年后,各地妇联组织扶持的居家创业项目,召唤着在外漂泊的母亲,回到家乡,孩子们的人生,因为她们的回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土地,千年万年沉寂在这里,一语不发。不管人们离开还是归来,它不悲不喜,只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送上永远的祝福。  上篇:留守儿童幼儿园园长的梦想和眼泪 
期刊
孩子在委屈什么?你“看”到了吗  “我不会的!”小核桃挂着眼泪,急得满脸通红,含糊不清地对姥姥说这句话时,我的确愣了一下。  上午我们去逛了一个市集,其中一个展馆是韩寒的ONE设计的,送了两个氦气球,比小核桃的脑袋还要大好几圈。他拽着气球,欢喜的脸上在发光。  我跟在后面,觉得一切美好得不像话,这时候如果气球带着小核桃轻轻飘起来,我也没办法慌张,祝福他和云彩玩得愉快。  回家后,氦气有点儿漏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