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作用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bati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急需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去。而高职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四有青年的重要阵地,责任重大。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党中央步伐,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思政教育职业技能素质和谐社会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讲究术业有专攻,企业都希望能够招收到专业技能拔高的人才。因此,为了高毕业率和高就业率,某些高校逐步加重了对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养,相对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比重。这是极其危险的,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要知道,学生首先作为人,要有健康的政治思想才能在与他人友好相处,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
  二、高职学生现状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正是对这个五光十色的社会充满好奇与向往的年纪。而社会状况纷杂,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亦有纸醉金迷的一方。青少年们缺乏社会磨练,思想较为单纯,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青少年受到了不良风气的腐蚀,没能树立正确的三观,那对国家的危害是隐性的、不定时的、巨大的。
  三、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作用
  1.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完善自身人格,抵制外在诱惑。
  思想是人的内核。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内核,即便职业技能再娴熟,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高校大力开展思政教育,在课上课下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与启发,能够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健康的思想意识与法律意识,洁身自好,不轻易为外界诱惑所动摇,并且自觉地抵制界不良诱惑,譬如享乐主义,拜金思维。积极向上的思想能够让学生积极地与他人交往,能够换位思考,理解和帮助他人。并且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准备。
  2.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提升职业技能
  高校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对未来充满迷惑的时期。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每天上课浑浑噩噩,更像是完成任务,并非出自自愿。而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多方面手段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比如开展社会实践,以问卷调查和走访企业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让学生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行业,还缺少什么能力。未来的就业方向明确了,青少年们对技能的学习热情便会高涨,他们会自觉地锻炼自己,从而提升职业技能,为自己目标奋斗。
  3.能够为国家提供一大批素质过硬的有志青年。
  中国之大,全民致力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正是国家政治经济蒸蒸日上之时,急需新鲜血液的补给与扩充。而新鲜血液是否健康,就在于高职思政教育把控地是否严格。高职思政教育应当凭借自己的专业性和影响力,为国家培养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使他们富有责任感,并拥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使他们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流砥柱
  四、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方向
  现在高职思政教育面临的现状比较严峻,不仅是其比重较之职业技能教育下降许多,而且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内容没有紧跟时代的变化,显得枯燥乏味,不能因材施教,不适用于新时代的高校生。因此,高职思政教育想要有所发展,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创新。
  1.课上教育与课下实践相结合。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职思政教师要改变“教师一人讲,学生两耳听”的刻板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当与社会上的各大企业合作,让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走进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明确企业的理念与规章,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定事半功倍。
  2.创新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以往教师以传统的“一人、一板、一笔”完成了授课的基本形式。这样的方式过于看老套,已经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社会多媒体信息发达,多媒体教学设备日更月异,新时代的思政教师也应该紧随时代步伐,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教学,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地学习,不待老师讲。并且结合多媒体手段网罗世界新闻,让学生充分地与社会接轨,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要事,不做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空壳。而是愿意承担责任,理解他人、包容他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做出努力的四有青年。
  3.思政教师要及时转换思维,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思政教师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不能固步自封,拿老一套的理论知识来应对学生。而应该随时保持学习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換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探究不同学生的苦恼与困惑,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学会利用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在手机上构建信息化网络,随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当得知学生有了难以排解的困惑时,及时地进行开导与启发,让教育不再局限于一方课堂,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
  五、结语
  高职思政教育是培养“四有”青年的重要阵地,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要知道人才人才,“人”排在“才”之前,要成才,先为人。健康的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与人为善的包容心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条件。而高职思政教育正是帮助学生获得并巩固这些条件,让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并且能够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乔木.高职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222
  [2]姜岳威.让校园成为充满智慧和情感的的人性乐园[J].吉林教育,2016(9)
  [3]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职业技术教育[J].2017,11
  作者简介;徐阿丽,女,1979.6,长沙,政工师,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继续教育与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本科,思想政治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促使“SPOC”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文章构建 SPOC+ PBL的统计学混合式学习模式。 该模式以问题为导向,以微课为載体,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及小组协作探究学习,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精准定位学生学习盲点及障碍点,课堂学生展示分析问题,教师点评并协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并导出其理论前沿,课后再通过在线平台师生进一步学习拓展知
期刊
摘要:作为曾经欧洲共同体国家里大学毕业生最多的国家,英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本文将通过对于中英高等教育方法的比较,探讨两国高等教育间的差异,并针对其中差异探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需要借鉴及学习英国高校的方面。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为中国高等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中英高等教育;教育方法;比较研究  由于历史文化及国情的不同,英国的高等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在方式、方法、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军事院校改革大潮,切实提高武警院校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培养新一代创新发展型武警人才,本文基于武警院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根据大学物理新大纲的要求,提出在新大纲形势下热学部分的教学方法宜采用讲授法与探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武警院校;大学物理;热学;教学方法  目前,军事院校调整改革已处于完善阶段,为适应新的形势,大学物理这一门基础课也有了新的统一的要求。本文根据大学物
期刊
摘要:针对电工教学课堂讲授的不足,本文依据CDIO教育理念对电工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拓展,在学生课前和课后作业中增加针对课本知识点的MATLAB计算机仿真环节,注重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CDIO;MATLAB仿真;教学改革  1、前言  《电工技术》课程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实训中心电工教研室开设的,是一
期刊
摘要:“克己复礼”在孔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对“克己复礼”不同阶段的意义的分析解读,指出新时期“克己复礼”的内涵意义,进而分析新时期它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克己复礼;高校德育;价值意义  一、“克己复礼”的内涵分析  (一)“克己复礼”从周朝到五四运动前期,注重“克己”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般译为“克制或约束自己,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恢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浪潮影响下,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为高校资助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使高校资助工作不断发展创新。本文分析了传统高校资助工作模式的弊端,“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和优势,并提出了资助工作信息平台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资助;平台建设;模式创新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指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工具,是中国经濟提质增效升级
期刊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但人才培养模式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突出本专业特色。本文从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入手,阐述了吉林工商学院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财政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一、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制度和管理内容及管理方法等。其专业特色在于,培养的学生既
期刊
摘要: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队伍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是教师管理学生,获取更多学生动态,了解学生需求的重要抓手,也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学生干部现状的了解,存在的不足,进而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形成严密的选拔机制,提升学生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关键词: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面貌不仅反映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也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面貌,一支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顯得特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建筑制图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制图教学模式改革。将大数据分析植入建筑制图教学;探索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帮扶机制;  融慕课于教学环节,提升建筑制图教学质量。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建筑制
期刊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门系统性的、艺术性的工作。现代的学生管理工作绝不能满足于旧有的做好学生保姆的工作层面,而是应该全方位的引导、服务学生,以学生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使学生的管理工作完全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学生管理;责任体制;全面发展;专业素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