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以及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视角对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的介绍、对阅读过程中的不良阅读习惯的形成和不恰当的阅读方法的分析,将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起到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 语篇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基于衢州经济特征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动力机制构建的策略研究”(项目批号:92yy112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99-02
  一、引言
  阅读过程是一个引起阅读者生理和心理反应的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要求阅读者利用自己已有的阅读技巧和相关知识对所读材料中隐含的信息进行信息解码,并理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交流。读既是有形语言范畴,又是理解语言范畴。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目的语的语言环境下,阅读就成了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
  二、阅读及阅读教学相关理论综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oodman首先给阅读下了定义,他认为,阅读是一场心理游戏,是思想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他提出了心理语言学的阅读模式,即自上而下的模式(Top?鄄down Model)。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自身大脑中已有的词汇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提前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验证和修正,整个阅读过程可分为取样(sampling)、预测(predicting)、验证(testing)、肯定或修正(confirming or revising)四个阶段。阅读理解涉及到尽可能有效地从语篇中提取相关信息,把从书面信息中提取的信息和读者自己的已有知识结合起来,最终达到对语篇的理解。高效的读者具备好的语言技能,如对词汇和短语的自动识别能力,句子结构的理解能力,语篇结构的构建能力等。
  三、阻碍阅读理解的不良阅读习惯和方法
  阅读理解的效率不仅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学生的常识和阅读技巧、阅读材料难易程度等诸因素有关,还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策略有关。根据笔者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养成如下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1.见生词就查字典的行为定势
  遇到生单词就随手查词典的阅读习惯不仅会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导致对文章的曲解,进而影响到对整个语篇的理解,甚至会养成无工具书就无法阅读的行为定势。而且英语释义和汉语释义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等值的。事实上,词本身无意义,只有在特定语境词中才有真正的意义。
  2.过分重视语法等语言的形式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把泛读误解成精读,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刻意去抠语法,想弄懂每一个句子,在阅读理解中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也就是说,让学生正确理解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即语法学习是确保我们在语言学习中语言使用的更加规范和准确,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借助语法、语境等进行恰当地交际。
  3.心里译读的定势思维
  心里译读也是阅读中忌讳的,因为两种语言的交替使用会造成干扰和理解上的障碍,一旦遇到语言、历史、风俗文化差异,就不知所措。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 而且会陷入阅读的误区, 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词和概念之间并不一一对应,而且一种语言的使用规则涉及到使用这种语言的集团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观点等” (刘润清, 1999) 。
  4.出声指读的不正确阅读习惯
  在英语阅读中,很多学生会出现边指句子边出声读。有时即便不出声读,但他们的嘴巴不停地动。研究发现,默读的速度大约是出声阅读的两倍,快速无声的阅读更能使读者抓住作者的意图,理解文章的思想,而出声指读的不良阅读习惯反而会阻碍读者对文章脉络把握。(程红,2003)。
  5.回视阻碍阅读理解的速度和效率
  在阅读中,碰到词或句看不懂,回视已读词句是自然的。一般来说,出现回视现象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所读文章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2)文章艰涩,篇幅较长,生词较多,而且读者往往对所猜测的词义把握不准。(3)阅读中,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统摄全句、全段、全篇的要旨和大意。回视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会阻碍阅读质量,挫伤阅读兴趣和减弱阅读自信心。
  6.视幅小和不能按意群阅读
  视幅小是指,读者在阅读中不能按意群等语块单位阅读,而是逐词阅读,其表现形式为有声读(vocalization)和无声读(sub?鄄vocalization)。这种阅读方式将会导致,读者在阅读中注意力集中或分散到单个词或词组的词形和发音上,这样大大增加了在语言信息输入中对信息存储、整理、分析和加工的密度和强度,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耗时耗力的低效阅读。
  四、提高阅读理解效率的策略及解决方法
  1.从微观角度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首先,英语阅读教学必须从词汇教学开始,通过阅读字母组合来识别单词词义,理解标点符号,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阅读较长语篇,浏览要点,扫读相关内容,最后精读全文。
  ①通过前缀、后缀和词根等构词法帮助理解上下文的词义。如:前缀un-表示否定意思,如unnecessary不必要;后綴-er加在动词后变为名词,如worker等等。②利用下定义或解释猜词义。如:阅读一篇标题为“Ben’s Paddle”的文章,文中有这样一句话One of his earliest inventions was paddles for swimming.在这个句子中,paddle是个生词,但是,学生通过for swimming可以猜出paddle是游泳用的。③利用熟悉语境猜词义。如:One day they found a mirror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aw what they looked like.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能看到自己长相,由此猜出mirror是镜子的意思。④利用上下文词语意义的互相联系猜词义。如:The fishermen make their canoes from tree trunks. They go from island to island in these light narrow boats and collect turtles?蒺 eggs. 我们从上下文中可以得出:“canoes”是一种渔夫用树木做的、来回于岛屿之间的类似于小船的东西。   2.加强以语义为单位的阅读训练
  短语和句子是意思表达较为完整的语义单位,提高阅读能力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阅读短语和句子的能力(杭宝桐,2000)。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①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投影快速呈现的方式,培养学生识别词组或短语的能力;②按照意群来训练学生的横向阅读的能力;③利用课堂提问或多项选择的方式将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引导到关注词组或短语上来;
  3.从宏观角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
  词句的理解是阅读理解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我和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整个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才是阅读的目标所在。
  (1)读前预测,并通过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理解文章大意。读前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技能,读者的预测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将把读者的思维拉近到语篇的主题上,然后通过阅读来证实预测或拒绝预测。我们可以通过四种途径预测文章的主旨大意:①根据文章标题预测,依据文章标题,要求学习者预测文章中可能出现词汇,进而推断文章的大意;②根据文章的主题提出问题,要求学习者带着问题寻找答案;③利用与文章相关的图式知识引导学生预测并熟悉文章内容。
  (2)读中转换策略(Transition Device),为了减轻阅读负担,提高阅读理解效率。教师可以用语篇转换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阅读中把文字语篇形式轉换成其他形式(如:视觉形式)时,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依据这一阅读教学策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将把在语篇形式中的书面语言信息转换成简洁的视觉形式,如:表格、图片、地图、树形结构图、饼形图、柱形图、条形图等直观形象的形式,这种视觉化的形式能够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容易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意思。
  参考文献:
  [1]程红. 英语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克服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10.
  [2]杭宝桐. 中学英语教学法(修订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润清. 大学英语教学[M]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5]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