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市场调查分析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许多实体书店都在努力转型,虽然有些艰难,但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有些实体书店已经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对青岛市明阅岛24小时书店进行了运营市场调查,依据调查问卷结果,探究消费者对24小时书店运营市场的反应,进而为24小时书店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意见。
  【关 键 词】实体书店;24小时书店;运营;调查
  【作者单位】王士卿,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许桐菁,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6.009
  作为新生事物,24小时书店的诞生和发展之路备受关注。尽管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的冲击很大,但仍有新的24小时书店相继开业。为了探寻24小时书店发展运营策略,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笔者对青岛市明阅岛24小时书店进行了市场调查分析。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13道题,包括9道单项选择题,3道多项选择题,1道填空题。其中,封闭式问题9道,半封闭式问题3道,开放式问题1道。问卷由两大部分构成,包括基本资料部分和消费行为部分。基本资料部分是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为问卷的第1—4题。消费行为部分由三个块面构成,第一个块面是关于消费者对明阅岛了解程度和体验感受的调查,为问卷的第5—8题,包括是否知道明阅岛、对明阅岛24小时书店的定位是否清晰等。第二个块面是对明阅岛运营服务方面的调查,这一块面又分成两小部分。一是对消费者主观意愿等内部影响因素的调查,为问卷的第9、10题,包括“以下哪几项会成为吸引您光临明阅岛24小时书店的原因?”和“您希望明阅岛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二是关于消费者对明阅岛的发展态势的调查,为问卷的第11、12题,包括“24小时书店是实体书店的一种新的形态,您认为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和“您对24小时书店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什么?”第三个块面是一道开放题目,为问卷的第13题,是对明阅岛24小时书店不足的意见征求,即“您对青岛市明阅岛24小时书店有什么建议?”
  二、数据归纳
  问卷通过第三方平台问卷星在网上发放,共收回837份问卷,有效率100%。其中,从性别来看,参与调查的男性数量为347人,占比41.46%,女性数量为490人,占比58.54%;从年龄来看,20岁以下消费者占比4.88%,21—30岁占比46.34%,31—40岁占比21.95%,41—50岁占比26.83%。其中,21—30岁占比最多,处在这一年龄段的消费者大多有独立的想法和经济实力,他们是24小时书店的目标受众。为了探寻样本容量的特点,我们首先引入“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本次样本中,21—40岁的样本容量男性达到了82.35%,女性达到了58.33%,所占比例都超过一半,均达到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设计初衷。尤其是在男性比例中,21—30歲的占比竟高达58.82%,远远超过女性同年龄段37.5%的占比。基于逆向思维,笔者又从年龄层面对性别比例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11—20岁和41—50岁这两个组别中,女性占了大半比例,其余两个年龄段的性别比例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本次样本主体上反映的是21—40岁的成年人以及一小部分20岁以下的女生和41—50岁的女性的想法和意见。
  以“年龄”数据为自变量,消费者的职业构成如图3所示。主体构成部分为事业单位职工,其次为企业员工。其中,学生的占比较小,为26.32%,而且完全集中在21—30岁年龄段。
  如图4所示,抽取“文化程度”和“职业”两个变量分析可知,本次调查消费者的学历面貌较全面,样本涉及范围相对良好完整。
  如图5所示,我们抽取了“学历”和“去过24小时书店的次数”这两组变量进行对比。去过8次以上的仅有研究生组,但是该组去过3—8次的人数为零。由此可知,研究生学历的消费者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未光顾或者是体验后不再光顾,另外一种则是持续光顾(人数占比达到20%)。其次是初高中生组,数据显示本组中有67%的人从未去过24小时书店,这部分是24小时书店后期营销的蓝海。最后,小学组的数据十分有特点,所有人都去过3—8次。可以初步推断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或学校引导小学生光顾,目的是培养和熏陶孩子的精神文化素养。
  图6重点分析了去过24小时书店消费者的职业分布情况。其中,去过8次以上的都是研究生学历者,这一数据表明24小时书店更易获得高学历者的青睐。在从没去过和去过1—3次的人群中,事业单位的人员占据了绝大部分,分别为42.11%和37.5%;而在去过3—8次的样本中,主要人群转变为自由职业者。
  图7的数据表明,没有人会因为工作而选择去24小时书店。对其他数据进行分组汇总后得知,57.14%阅读者的停留时间在1小时以内,在淘汰约15%的人后,剩下的人基本上都能保持2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24小时书店写作业和学习的人最少的也坚持了2小时;愿意选择书店作为休息场所的人群单次休息时间均超过2小时。
  由图8可知,去学习和写作业的人,100%会买自己喜欢的书,24小时书店应主要关注这两个部分人群的阅读喜好。其次,64.29%的看书人群也是书店的潜在消费者,要提高这部分人的购书转化率。
  由图9可知,24小时书店的吸引力主要在于书店拥有安静舒适的环境。停留时间为一天以上的消费者均选择了“安静舒适的环境”作为其停留原因。在另外两部分主力人群中(1小时以内和2—5小时),均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占比分别为70%和77.78%。因此,24小时书店都应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由图10可知,小学组除了对高质量图书有兴趣,还很在意服务态度和图书文化活动;初高中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图书优惠和提供餐饮服务上。这也印证了绝大部分小学生基本是家长带着去的,小学生对优惠不感兴趣;而初高中组则不然,一般是自行前往,希望能够买到优惠的图书,也希望能够在书店享用餐食。高学历的消费者则更在意书店能否提供多种类且品质高的图书。   三、对24小时书店发展的建议
  1.提升品牌理念
  不管是单向街书店还是读易洞书店,在一定程度上,它们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培养人们对品牌的认同。未来24小时书店想要创新发展,就要建立品牌,以品牌号召力带动图书销售。
  2.转换盈利运营模式
  当前,有些24小时书店要盈利,只能靠圖书销售之外的餐饮销售等。若24小时书店强制读者消费,就会让其产生抵触感和距离感。青岛市明阅岛24小时书店负责人刘文川先生说过,社会公益很重要,但是书店也需要生存。书店要求员工,如果遇到老人和小孩,尽可能不干涉其消费。当然,书店的盈利也绝非只靠餐饮,2016年5月,以“诗意重构”为主题转型升级后,明阅岛项目组通过独立运营、减员增效、转型创新,实现了扭亏为盈,同时荣获“2016年青岛市最具特色咖啡店”“2016年青岛书城创新团队”。通过异业联盟等形式,明阅岛24小时书店与康城女院、青岛新东方学校等企业互联互通,通过举办高质量的活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3.降低经营成本
  24小时书店不仅要面对电子图书的价格竞争,还要支付高昂的房租和员工工资,在政策上支持24小时实体书店的发展尤为重要。第一,设立专项基金。2013年以来,全国许多省市相继出台实体书店专项扶持基金,在此基础上,设立全国性的出版业基金,并长期运行以便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第二,实行限价销售。世界各国对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的相关政策均表明,虽然政府干预图书售价有悖于市场经济,但把控价格的合理区间,适当干预图书的定价,无疑会有助于整个图书行业的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第三,在税收政策上予以扶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3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期待这项政策长期坚持下去。
  5.提高消费者黏性
  根据调查数据,在支持和看好明阅岛24小时书店的人群中,63.64%的人相信这是一种便民的公共阅读体系,60.61%的人认为这是一种满足文化情怀的方式,所以针对这部分群体,24小时书店要大力推广阅读换取积分活动,举办各类讲座推动情怀服务,提升他们对24小时书店的情感依赖。
  此外,到访人群中,100%的原因都是喜欢24小时书店安静舒适的环境,24小时书店如何让消费者感到舒适自在,并能够停留,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夜晚,对环境、服务内容、员工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这是24小时书店运营需要注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聂震宁. 24小时书店的人文思考与期待[J]. 编辑之友,2016(4).
  [2]王震. 新媒体环境下实体书店的品牌构建与营销研究——以单向街书店为例[J]. 出版广角,2017(6).
  [3]车凯龙. 24小时书店的创新经营模式探究[J]. 情报探索,2016(7).
  [4]李北辰,胡钰. 独立书店的突围三联书店24小时不打烊[J]. 决策探索(上半月),2014(5).
其他文献
【摘 要】 《幻乐之城》是国内首档沉浸式音乐表演类综艺节目,其独创唱演结合的制作模式,让节目嘉宾与幻乐导演组成拍档,对音乐进行创意设计和剧情式呈现,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获得全新的视听体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 键 词】沉浸式;音乐表演类节目;创新策略  【作者单位】孔春恒,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圖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基于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采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论文数据,绘制时间与空间知识图谱及内容知识图谱,以揭示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发现,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从时间上看,研究在1983 年开始集中涌现,1992年开始呈现波浪式发展样态;从内容上看,研究热点有“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著作权”等。基于研究结果,文
期刊
【摘 要】 微信、微博等平台已经走进高校,融入了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宣传中。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学生在平时也习惯使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来进行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基于此,各高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融入双微平台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管理的成效。  【关 键 词】“互联网+”;双微平台;信息传播  【作者单位】葛芳玉,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
期刊
【摘 要】 传播场域的生态环境,存在他塑与自塑博弈的客观现实。语料是话语形塑的基本颗粒,因此基于统计学的热词处理就具有了学术意义。文章选取2013—2017年“汉语盘点”发布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归纳年度流行语的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等。年度热词的变化反映了近年中国媒体的人权形象自塑存在若干问题,媒体的语义联想、心理、话语方式等存在一定的短板,要化解我国的人权话语
期刊
【摘 要】 《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运用话语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从生产流程、话语体系和传播效果评估三个层次对国际全媒体新闻演进的脉络、规律、趋势进行梳理,并以此反观中国新闻传播中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在新的传播秩序下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时代化和国际化。  【关 键 词】国际传播;全媒体;传播秩序;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叶霞,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
期刊
【摘 要】 移情本质是主体与他者互换位置并思考他者心境后产生情感共鸣的行为,而催泪式新闻之所以被受众所爱,是因为它合理地利用移情,让接受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做出善的合理行为。通过对催泪式新闻文本的研究,笔者发现移情的背后是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为此,笔者引进波特方格模式来阐述媒体的自我完善。  【关 键 词】移情;催泪式新闻;新闻伦理  【作者单位】毛冰霜,江西服装学院;吴琴,江西服装学院。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综艺市场的成熟,大批综艺节目被搬上荧屏,呈现繁荣景象。湖南卫视原创声音大秀《声临其境》以声音这一垂直细分元素为题材,探索纯原创细分文化综艺节目的大众化传播路径,为新时代文化综艺提供全新的成功模式。  【关 键 词】原创细分;文化综艺;大众化;传播;《声临其境》  【作者单位】姚璇,郑州财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
期刊
【摘 要】 2017年,我国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动漫产业成为拉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增长的重要引擎。文章对我国漫画出版、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等动漫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并对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  【关 键 词】漫画出版;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画  【作者单位】牛兴侦,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宋迪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
期刊
【摘 要】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对社群、知识服务和内容多重开发等业界热点进行理论化解析,以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为指归对当下情况进行反思,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产业发展亦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社群效应;知识服务;衍生开发  【作者单位】吴凯炎,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高桂芳,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
期刊
【摘 要】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动漫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动漫出版作为整个动漫产业链中的一环,不仅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更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对我国网络时代下动漫出版的发展特点和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动漫出版;网络漫画出版;二次元文化;动漫IP  【作者单位】李坤阳,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