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的移情视角看催泪式新闻的接受本质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zh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移情本质是主体与他者互换位置并思考他者心境后产生情感共鸣的行为,而催泪式新闻之所以被受众所爱,是因为它合理地利用移情,让接受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激发他们做出善的合理行为。通过对催泪式新闻文本的研究,笔者发现移情的背后是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为此,笔者引进波特方格模式来阐述媒体的自我完善。
  【关 键 词】移情;催泪式新闻;新闻伦理
  【作者单位】毛冰霜,江西服装学院;吴琴,江西服装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度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YS16201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7.025
  每到开学前夕,以“贫困学子上学难”为主题的催泪式新闻呈井喷式发展。许多部门、团体及个人等在接收此类新闻后便倾尽所能地开展资助行为,而激发此行为的动因是移情。但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新闻竞争愈加激烈,媒体为迎合受众需要,对一些诸如贫困学子上学难社会现象的报道会违背新闻伦理,套用移情的光环,拿悲怆博取同情,以换取眼球经济。为此,笔者借鉴哈佛大学拉尔夫·波特的波特方格模式,为媒体的新闻伦理建设提供策略。
  一、移情的本质:换位思考
  移情作为人固有的一种情感能力,是主体通过与他者换位思考,想象自己处于他者的处境及体会他者情感、欲念及行为等的能力。 “移情”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的,指主体在审美客体时把情感渗透进去。而正式提出“移情”概念的是德国美学家里普斯,他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移情的作用才能理解他人,并对其做出系列反应。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1]。换言之,人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感知物的存在,然后通过内部知觉理解自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在移情作用下体会他者的自我。随后,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将“移情”引入心理学,认为它是主体通过换位思考感受进入其他物体内部的过程,强调反应——投射和对他者情感的知觉[1]。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论述人性时也涉及此概念,他认为自然赋予人际三种关系:类似关系、接近关系及因果关系,它们的存在使得人在观察他者的情绪时,会根据以往经验产生联想,从而体会他者情感,进而引起情感共鸣。此外,“移情”一词在我国出现尚晚,但类似应用早已存在[2]。比如,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人之道。
  移情早已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且中外皆有,均强调换位思考的本质,以缩小主体与被换者间的心理距离,让主体从观察现象到体会、分享现象中内隐的情感,从而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最后付诸实际行动。
  二、催泪式新闻接受的移情性
  催泪式新闻能使人的感受产生一种不自觉的互换,并促使这种感受具有感染性和带动性。它在题材选择、报道立场、价值取向及报道方式等方面尽显平民化特色,与民生新闻的民生内容、平民视角、民本取向和民众话语 [3]本质是相符的。因此,文章把催泪式新闻划分为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表现形式,主要以民本思想作为基点,采取平民化报道视角及人文化叙事方式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计、生存和生活等[4]。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催泪式新闻的接受本质,文章选取有关贫困学子因家庭贫困而上学难的民生话题。比如,2017年8月26日刊登在《齐鲁晚报》的《女大学生欲30万“卖”自己救弟,可为其打工一辈子》,2017年9月1日《呼和浩特日报》的《12岁女孩捡知了壳,赚钱救病父》,2017年8月13日《钱江晚报》的《姜文君:乐观女孩暑期打工攒学费》等。其次,这类新闻的报道立场是平民视角。比如,《齐鲁晚报》站在与李晓晓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上关注她的言行举止。一名举牌的瘦弱女孩李晓晓在山东省儿童医院附近的经五纬六路路口吸引了众多市民注意。李晓晓即将是齐鲁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但为了筹钱救患有白血病的年幼弟弟,她在街头举牌‘卖身’筹钱。《齐鲁晚报》用平视的目光采访她及其家人,以此反映其家庭困境。再次,催泪式新闻在价值取向上体现以民为本的意识。如前所述,《齐鲁晚报》对李晓晓及家人的采访没有停留在反映他们的生活困境层面,而是采取公布其电话及她父亲银行卡的方式,以解决其面临的困难。最后,催泪式新闻的报道方式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比如,《呼和浩特日报》采用符合受众接受心理及能力的方式,即图文并茂地叙述樊春瑛捡知了壳的场景,并解释每天只能赚5元左右,使受众在接受中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此外,催泪式新闻在报道方式上还应让受众发声。比如,《齐鲁晚报》以“已有几位热心市民现场捐款了几百元” 的声音呼吁社会其他组织、团体等对李晓晓及家人提供资助。
  新闻的选择标准主要有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及新闻法则[5]。其中,由于新闻面对的是社会大众,因此,记者选择新闻事实时应考虑它是否包含能够引起社会各层人士共同兴趣的新闻价值,即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及趣味性等。以“贫困学子上学难”为主题的催泪式新闻能够以平民化特色在每年开学前夕风靡,主要是新闻文本在真实、新鲜的基础上,还具有接近性、趣味性等价值,尤其是内容、视角、取向和话语等的三贴近和文本的可讀性使受众解读新闻文本时不是抵抗式,而是妥协式或偏好式。从人格心理学角度讲,这便是对弱者保护、同情和帮助的人性。但媒体会为了达到受众完全偏好式的解读文本效果,利用移情过度煽情处理新闻事实,让受众沉浸在主人公的悲情中,忽视新闻的真实性。比如,《长江日报》曾报道一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女大学生刘维因家境贫寒,而被迫连续两年在学校食堂捡别人吃剩馒头的故事,之后该新闻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关负责人证实为假新闻。但受众似乎没有因为它是假新闻而将此类报道拒之门外,其原因在于移情是人们固有的一种情感本能。
  三、移情背后:伦理的缺失
  贫困学子上学难的新闻一经媒体报道后,他们的遭遇会得到人们的同情及资助。但反观新闻文本,我们会发现媒体因受市场影响片面追求眼球经济而背弃新闻伦理,在报道中加入煽情、弱视和侵权等成分。比如,《女大学生欲30万“卖”自己救弟,可为其打工一辈子》这条新闻在叙事上为达到博取同情的传播效果而过度煽情,甚至侵权。比如,李晓晓作为准大学生,本属社会弱势群体,而且家庭情况特殊,应是弱势中的弱势,但是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一再渲染李晓晓举牌“卖身”的无奈,同时在运用图片叙事中,媒体也没有对敏感部分做马赛克处理,侵犯当事人及其家人相关权利。这种报道手法并非个案,似乎已形成一种报道常态。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真实与新鲜。但随着新兴媒体的发展,新闻竞争加剧,媒体经常陷入为抢占独家新闻而放弃新闻真实性,或为了确保新闻真实,导致新闻成旧闻的两难中,可媒介市场化已成事实,于是为追逐眼球经济,媒体不惜背弃新闻伦理。对此,笔者借鉴哈佛大学拉尔夫·波特在20世纪中期提出的波特方格模式,选取同类题材的催泪式新闻报道,促使催泪式新闻在真实和新鲜方面进步的同时,专业性也得到更大的提升。
  波特方格包括按逆时针顺序进行的四个步骤,一是理解案例中的事实,二是概述决定的价值观,三是运用相关哲学原则,四是表明忠诚[6]。其中,特别要注意理解该模式中的理解案例中的事实和运用相关哲学原则两个方面的内容。
  1.理解案例中的事实
  新闻中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需要通过多种素材加以表现。以《钱江晚报》对大学生姜文君的新闻报道为例,从新闻文本得知,媒体虽然掌握了相关信息,比如,姜文君的学业情况、家庭环境等,但在对信息进行取舍中,并没有全面反映新闻事实,比如,姜文君在赚学费前,是否知道“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媒体对姜文君自强不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宣传虽然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但是不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因此,针对这类报道,媒体应采访姜文君录取院校是否针对贫困学子有学费减免、补助等政策,给予事件相关方平等的话语表达权,减少煽情成分,杜绝预设立场。
  2.哲学原则的应用
  关于媒体如何合理传播信息以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问题,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思想、康德的“绝对命令”原则等为此提供了借鉴价值。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指在适当时机对适当人和事物采取适当态度及方式去处理。而康德的“绝对命令”原则则要求主体在行动前考虑自身行为原则对多数人适用与否,而不是仅利己。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要求享有什么特权,比如,为了达到获取新闻的目的而撒谎或者侵犯受访者的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钟仕伦. 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J]. 天府新论,2010,5(15):145-148.
  [2][英]大卫·休谟. 人性论[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2.
  [3]王丽娜.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实现突围再提升[J]. 中国记者,2011,7(1):75-76.
  [4]李冰洋. 民生至上理念下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J]. 记者摇篮,2015,6(5):18-19.
  [5]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1.
  [6]吴志文. 波特方格与伦理抉择模式[J]. 韶关学院学报,2009,7(15):81-85.
其他文献
【摘 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民论坛杂志社立足思想传播规律,发挥技术优势,注重模式创新,打造了传播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强的马克思主义APP,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究了全新模式。马克思主义APP在技术优势推动下,立足杂志社主办方的理论优势,展示了权威理论和全面内容,构建了基于Android和IOS系统,且传播形式新颖的先进平台。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APP;精品内容;媒体技术;融合发展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介绍英文原创外向型期刊《汉语世界》在过去十年中所采取的五种国际合作方式,分析不同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特点,并结合每个阶段的国际化成果,探讨中国出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如何进行方式方法创新。  【关 键 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汉语世界》  【作者单位】储丹丹,商务印书馆《汉语世界》杂志社。  【中图分类号】G239.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清博指数文化类微信公众号月榜单为样本框,选取排名靠前的五家有声阅读类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五家有声阅读类微信公众号定位、推送内容、与受众互动等方面的分析,指出该类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合使用场景实现内容和编辑方式的多元化、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提供更优质的有声内容,以及开展线下和线上活动加强与用户交流三方面的建议。  【关 键 词】有声阅读;微信公众平台;全民阅读
期刊
【关 鍵 词】县级融媒体中心;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单位】王春林,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2019A021);广西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XB01700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
期刊
【摘 要】 《哲学通论》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哲学本质的学术性专著。该书以西方哲学史为理论背景,意在帮助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和提高理论境界,从而实现人们对于哲学本身的觉解。该著作主要阐述了哲学的独特思维方式,依托的生活基础,面对的主要问题,发生的派别与冲突,经历的历史演进以及崇高的修养与不朽的创造,突出了其批判性和反思性的特质。《哲学通论》这一著作对于我们学习
期刊
【摘 要】 《幻乐之城》是国内首档沉浸式音乐表演类综艺节目,其独创唱演结合的制作模式,让节目嘉宾与幻乐导演组成拍档,对音乐进行创意设计和剧情式呈现,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让受众获得全新的视听体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关 键 词】沉浸式;音乐表演类节目;创新策略  【作者单位】孔春恒,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圖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基于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采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与期刊编辑出版相关的论文数据,绘制时间与空间知识图谱及内容知识图谱,以揭示期刊编辑出版领域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发现,期刊编辑出版研究呈现如下特点:从时间上看,研究在1983 年开始集中涌现,1992年开始呈现波浪式发展样态;从内容上看,研究热点有“期刊编辑出版”“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著作权”等。基于研究结果,文
期刊
【摘 要】 微信、微博等平台已经走进高校,融入了学生工作的开展和宣传中。与此同时,很多高校学生在平时也习惯使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来进行交流沟通和信息获取。基于此,各高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融入双微平台管理机制,提高高校管理的成效。  【关 键 词】“互联网+”;双微平台;信息传播  【作者单位】葛芳玉,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
期刊
【摘 要】 传播场域的生态环境,存在他塑与自塑博弈的客观现实。语料是话语形塑的基本颗粒,因此基于统计学的热词处理就具有了学术意义。文章选取2013—2017年“汉语盘点”发布的“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等方法归纳年度流行语的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等。年度热词的变化反映了近年中国媒体的人权形象自塑存在若干问题,媒体的语义联想、心理、话语方式等存在一定的短板,要化解我国的人权话语
期刊
【摘 要】 《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运用话语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从生产流程、话语体系和传播效果评估三个层次对国际全媒体新闻演进的脉络、规律、趋势进行梳理,并以此反观中国新闻传播中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在新的传播秩序下推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与学术研究的本土化、时代化和国际化。  【关 键 词】国际传播;全媒体;传播秩序;话语体系  【作者单位】叶霞,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