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警营文化内涵解读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警营文化是公安机关在保障国家利益、服务社会大众、提供安全环境、管理民警队伍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职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风规范和管理方法等非物质因素的总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育警、文化强警,从而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是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警营文化;文化育警;文化强警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而及其深刻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关于“文化”的界定数以百计。著名学者王冀生认为,“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知识、艺术、道德和制度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其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信仰——人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一切文化的本质。”[1]基于“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的基本观点,本文认为,警营文化是警察职业发展过程中,在警察群体中形成的,带有警察独特风格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综合体现。
  一、警营精神文化是整个警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个哲学概念,它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唯物主义通常将“精神”一词与“意识”等同,指人的内心世界现象,包括思维、意志、情感等有意识的方面,也包括其他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方面。警营精神文化,是指公安机关在保障国家利益、服务杜会大众、管理民警队伍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警察职业特点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精神风貌、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的总和,是具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公安民警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民警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民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警营文化即警察文化,它的提出和定位,从根本上说是警察队伍走向人文管理的深化。它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教育人为基本原则,主张通过必要的组织、规章制度等手段對人实行硬性的管理外,同时更要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方法对人进行软性管理,以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民警共同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主体意识、形象意识,增强警察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从哲学上讲,它是一种对警察个体发展的终极关怀,既是由警营文化的本质所决定,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
  二、警营物质文化意蕴在公安机关存在的物质形态之中
  “警营物质文化”和“公安机关物质存在”并非一回事,它们是既有深刻联系又有质的区别的两个概念。“公安机关物质存在”值得是“公安机关的物质形态”,“警营物质文化”指的是意蕴在“公安机关的物质形态”之中的文化内涵,二者必须严格区分开来。例如公安机关物质形态还是比较丰富的,体现了不同时代和时期国家的不同制度、科技水平等,例如我们办案机构所设审讯室每一次变革、我们的警务装备每一次发展等,都体现了公安机关物质形态背后所意蕴的警营物质文化——更加注重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等文化内涵。
  三、警营制度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政治价值观
  如果说警营精神文化是警营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话,那么警营制度文化则是警营精神文化的体现和保障。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四句话十六字要求,既是公安机关制度的根基,又是公安机关制度的灵魂。对于公安机关制度而言,同样面临着“制度形式”和“制度文化”的联系和区别。在公安机关,为了促使公安机关能够正常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等职责,必须要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予以保证,例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训练、严格纪律等等。
  四、警营环境文化的实质是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
  警营文化是一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水乳交融的文化,是一个有深厚底蕴和传统的文化,是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每一位民警都能如鱼得水,顺其自然地生活和成长,自然而然地被熏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荣的文化和创新的成果也就会自然涌现,而不需要刻意地被提倡。基于“警营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态”的基本观点,这种高品位的警营文化生态环境,自然美是基本,人文美和科学美是核心和重点。坚持警营文化生态环境高品位的关键是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警营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努力把公安机关真正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窗口和纽带,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当好人民群众的“保护神”。
  结语
  开展警营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提高公安机关软实力。公安机关软实力主要体现在警察执法公信力、警察形象的感召力、警察文化的影响力、警察制度的吸引力等。从现状来看,上述几方面的实力建设方面,我们公安机关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公安机关如何消解和避免“塔西佗陷阱”等。[1]因此公安机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下大力气开展警营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我们的“软实力”,建设活力、人文、和谐、幸福的警营生态,打造党和政府认可、人民群众满意的过硬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王以铸、崔妙因:《塔西佗历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本论文系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代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LLYJJSST078)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的推动之下,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这对于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完立足于现实,以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就结合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简要分析如何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工作。  关键字: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对策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推动现代化进步,能够有效的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并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可以说
期刊
摘要:矿山地面建筑施工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人员、设备、物料、制度和环境五个方面,各因素的叠加影响最终形成了严重的工程事故,必须对各安全隐患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隐患的形成机理及应对举措,通过完善的地面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来确保施工安全,以保障矿山地面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矿山地面建筑;安全隐患;举措;分析  引言:矿山地面建筑施工较常规建筑施工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其地处矿区范围内,地基稳定性差使得地面
期刊
摘要:十九世纪以来,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开始萌芽并发展壮大,以男性为主导的艺术界开始流行对传统题材和形象的再发现,以此在新语境下进行反女性崛起的叙事,而在其中,亚马逊女性形象处于凝视与被凝视的摇摆之中。本文以德国象征主义艺术家弗兰兹·冯·斯塔克的《负伤的亚马逊》为例,分析亚马逊女性形象在当时语境中的意义,以此阐释艺术史中长期处于被凝视境地的女性的反凝视以及对男性中心主义的反抗。  关键词:亚马逊;弗兰
期刊
摘要:随着现在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了现代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象征,同时也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问题意识是创新和创造的重要基础,是创新人才的思维动力,所以, 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未来自身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的下降,从而影响了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关系,通过对剪纸艺术形式和内涵的分析,探索出剪纸艺术融合运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可行性,希望通过这一途径使中国剪纸艺术更加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生生不息,对重兴民间艺术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剪纸艺术;现代标志设计;创新;继承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影响,使现代标志的设计风格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相互融合的趋势,人们也
期刊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工程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扩大。为确保建筑行业顺利发展,必须有机结合科学的管理手段,借鉴成熟的实践经验,合理制定项目规划,从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进行探讨,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按照合理的程序规范管理,提升BIM技术的核心竞争力,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工程隐患,确保在工期要求内按时完成工程项目,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建
期刊
摘要:战时重庆的娱乐场所主要包括戏剧院、电影院、歌舞场、说书场等等,餐饮店有中西餐菜饭馆、包席馆、咖啡店、冰店等等。本文通过梳理战时重庆人民的娱乐及餐饮概况一方面来探析重庆战时娱乐、餐饮繁荣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试着分析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  关键词:抗日战争;重庆;娱乐;餐饮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然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的反抗精神更是值得让大家铭记。在艰难的奋斗中,人民也还在继续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期刊
摘要: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凉山彝族传统的婚礼习俗和丧葬习俗,总结礼仪文化特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论述,期望对这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瑰宝进行保护。  关键词:凉山彝族;婚礼习俗;丧葬习俗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又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彝族因其人数众多,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拥有自身语言,文字,历
期刊
摘要:郧山书院是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的前身,修建于郧阳府城东北角。在明代统治者重视书院建设的大背景下,郧山书院诞生并在众多名士的关心支持下向前发展。本文依据文献考证了郧阳巡抚的历史沿革,探讨了于湛与郧山书院的关系,梳理了郧山书院的历史沿革。旨在追溯郧山书院悠久的传统,继承和弘扬其优良的办学治学传统。  关键词:明代;郧阳;郧山书院;教育  《明史·选举志》载:“迄明,天下府、州、县、卫所,皆建儒
期刊
ABSTRACT:UCP600 is an significant document formula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UCP600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norm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