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控制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e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两天的听课,我愈来愈觉得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课堂控制能力?它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的引导、约束和调整,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统一。
  在这里,强制性的因素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尊重感和敬畏感,这对纪律和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尤为重要,也是我们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这种课堂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1.启发学生注意的自觉性
  根据小学生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仍在起作用的特点,教师上课时对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他们注意的自觉性。尤其是一上课就要唤起学生注意,提出本课的学习任务,同时在教学每一部分教材内容时,也要向学生讲清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以后继续学习和对实际生活的作用。
  2.克服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弱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教材特点,运用灵活的讲课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运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保持学生良好的注意
  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
  二、一般课堂问题的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处理问题行为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一般有以下几个方法:
  1.暗示控制
  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时,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暗示、提醒,警告学生,从而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控制的目的。
  2.提问同桌
  当学生不专心听讲时,教师一般可通过提问该生的同桌或近邻来提醒和警告他,这样可以避免因突然直接提问该生可能引起的小麻烦。如,因毫无准备而显得惊慌失措,答非所问,进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哄笑等。
  3.运用幽默
  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
  4.创设情境
  當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讲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5.正面教育
  如果以上方式都不奏效,教师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就要正面进行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不良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坚持晓之以理,尊重学生,要避免言辞尖刻,婆婆妈妈。
  6.对个别问题行为学生的处理
  一定要坚持教育与表扬相结合,鼓励与行为替换相结合,教育与批评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的变化
  教学方法的变化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及时变换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
  四、对突发状况的反应
  应付扰乱教学状况的办法无非就是三种,即冷处理、温处理和热处理。冷处理即教师面对偶发事件处之泰然、见怪不怪,不批评指责。温处理即教师对于板书写错字之类的事应态度温和地及时承认失误,并自然过渡到原教学活动的程序。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趁热打铁,加上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果断制止,然后尽快转入正题。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和屡教不改行为的学生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精心准备教学资料和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应具备应有的课堂控制能力。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乐市第六中学)
  `
其他文献
摘 要:时代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职业类学校也为社会输送着大量职业类人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对中职类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中职学校的高效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观点。  关键词:管理;中职学生;高效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学校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一方,向学生传授必要
摘 要:就“导—学—思—用”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反思;问题解决  在素质教育强力推进的今天,各学科课时数大幅减少,教师如何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爱之深,责之切。在顺境里的教育,如赞赏、尊重、鼓励、说服教育会让学生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但对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辨是非蛮横无理的学生来说,让他会觉得学校或教师软弱无能,无视规章制度,不能有效纠正其过错,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纵容继续犯错。相反,在逆境里的教育,如惩罚、训斥、呵责,会让学生自我反省,勇于担当,经受磨砺锤击,更为耐挫。
《绿色蝈蝈》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18课,节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运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特别是其中对叫声的描写,更是精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文中,作者是这样描写蝈蝈的叫声的:“……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
摘 要:将阅读教学落脚于提升学生素质,是践行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符合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学生身心发展、人才培养的必然体现。  关键词:阅读教学;落脚点;素质教育;动因  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推
一、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  1.把好教师入门关,优化队伍结构  (1)扩展招聘范围,只有选择的范围广泛,才有可能精心挑选,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2)招聘工作程序化。作为一个成熟的幼儿园,在教师招聘上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流程,教师招聘工作科学严谨,有条不紊。(3)考核标准要严格。要强调德才兼备、唯贤是举,赛马不相马,尤其把“喜不喜欢孩子,爱不爱教育,有没有魅力”作为首要标准。  2.在教师的配置上,应强
摘 要:创新发展是一个永远的课题,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创新的意义。创新推动发展,发展便是进步。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因此素质教育提上日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成了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观察力;想象力;创新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然而,现在学生的阅读量偏少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之一,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的:“课外阅读对语文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可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学会阅读,热爱阅读,让阅读点亮孩子精彩的人
班主任工作繁杂,学生的学习、卫生、纪律、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要管,一旦某一方面出了问题,领导批评家长找,时间长了,难免会有疲倦感。回想我这些年以来的班主任工作历程,有过快乐、欣慰,甚至欣喜,但也有过困惑、徘徊,甚至厌倦。现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思考与实践。  一、从内心深处热爱班主任工作  当教师“苦”,当班主任更“苦”,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苦”中有乐,乐中有趣,比起科任教师,我们是起得早些,回
摘 要:下乡支教担任了数学教研组长,发现该校数学教研活动虽然能正常开展,但存在活动形式单一、研究深度不够、学生常被作为研究的道具、教师活动热情不高等弊端,于是针对教研现状及教师的意愿,大胆改革教研活动形式,采用了可按“暂停键”的研讨课、个人专场显身手、对话高手零距离、搭档合作更深入等教研活动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效果。  关键词:教研活动形式;暂停形式;个人专场;对话高手;搭档合作  教研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