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广州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的空间关系及其变迁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城市交通拥挤现象日渐突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单一交通供给已经很难满足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交通需求管理成为解决交通拥挤问题的又一出路。因居民居住与就业地空间分离而产生的日常通勤是构成高峰小时交通需求的主要原因。以广州市为例,采用追溯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1996-2007年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与变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发现,体制转型对居民居住与就业地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街区,居民的居住地与就业地相对稳定;市场化改革后新建或改建的街区,居民搬家和换工作的频度较高。在1996-2007年期间,居民居住地与就业地距离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以商品房小区最为明显,价格、环境与岗位属性是影响居民搬家和变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与短距离通勤无法兼得的情况下,很多居民选择以长距离通勤为代价换取更好的居住与就业条件。其次,保障性住房政策下形成的典型街区内部居民分化明显,形成原住户、转售后的商品房住户、转租房住户等三类为主导的住户结构,前两者存在较明显的居住与就业空间不匹配现象。此外,区位和个人属性也影响着居民居住与就业地的选择两者的空间距离。在区位方面,城市中心区的就业吸引力仍较突出,靠近中心区的住户居住与就业距离较短,且呈近距离重新择居或择业;由于居住外迁和产业外迁而分别引发的长距离向心型和外向型通勤共同存在,尤其是前者;在个人属性方面,中等收入水平的阶层是搬家和变换工作相对频繁的阶层。宏观层面上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的不匹配、城市空间拓展、单一功能外迁下的用地结构、社会经济转型与政策性福利以及阶层分化背景下引发的个性化选择等是影响居民居住地与就业地空间关系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基于2007年在中国6个大城市开展的大规模家庭户调查,采用FGT指数法和逻辑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程度和决定因素。研究发现,老城衰败邻里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6月-2008年6月在本院行胫骨平台C型骨折治疗的23例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
<正>产学研结合是立足于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一种办学模式,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
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刘士聪*谷启楠关于《红楼梦》的文化,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辞典》《序》中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出自文人之手的传世之作,而“曹雪芹这个‘文人
<正> 当那一栋栋新建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当那林立的住宅楼群组成一个新的住宅小区,看到那住宅楼建筑新颖,排列整齐,道路平稳,楼间空地绿化优美的环境,怎能不使人心旷神怡?尤其
1966年,法国Emile Benveniste创立了陈述语言学,重视话语的研究,在陈述文本中寻找讲话者的标示词,探讨陈述行为的生产过程,重视讲话者的主体地位。陈述语言学经历了三代的发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是革兰氏阴性、严格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产生多种与致病性有关的毒性因子(virulence factors),是目前已确定引起
为探索红木家具表面现代上蜡工艺(漆托蜡和打水蜡)各工序主要作用,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熟练技工的操作经验,并对采用现代上蜡工艺各工序处理后的大果紫檀、阔叶黄檀、巴
近年来,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学者们在重视影响文学发展的时间因素的同时,开始对影响文学产生和发展的空间因素予以更多的重视。从人地关系出发,着眼于地理与文学之间关系的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农民工已成为城市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农民工比重的不断增加,对我国城市接纳能力和公共事务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农民工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