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上第六单元“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体会人物对话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感受父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巴迪
  父母对他的诗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
  深刻的句子。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表
  扬和批评,把事情做好了——表扬,做错了——批评,可是今天我们课文中的主人公做了一件事却同时受到了表扬和批评。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齐读课题。
  2. 仔细看课题,你发现这
  篇课文的题目与之前所学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有引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要引用课文中妈妈和爸爸的不同的评价)“极了”“透了”表示程度很深;“和”不能去掉,因为前后是并列、同时存在的。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由浅入深的学习进程,由他们自己发现题目与众不同的特点,做一个会思考的人。】
  二、明确学习目标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课题,那爸爸妈妈的评价里有什么更深的含义呢?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学习目标,让大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前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大体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如此特别的标题、明确的目标,文章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迅速浏览课文,边读边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学生说得啰唆。评
  价:你很勇敢,概括得很详细,但是可以说得更简洁一些,只说主要内容即可,一些修饰性的词语可以去掉,无关的事情也可以去掉。
  谁能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评价:你预习得很充分,概括得很简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锻炼了学生对课文的归纳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通过预习知晓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不同的爱。】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巴迪回到他七八岁时吧。
  (一)母亲的评价
  1.默读课文,找出母亲读了巴迪的诗有什么表现,把句子用“ ”画出来。
  2.谁能来说一说母亲有哪
  些表现?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并随机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母亲是怎样评价巴迪的
  诗的?
  (学生读有关母亲评价的
  句子)
  4.请这一大组的同学一起
  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母亲的激动、自豪。
  5.这一系列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出了母亲一种怎样的情感? (板书:鼓励)
  6.让我们想象着母亲的心
  情,一起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巴迪。 (小组展示读。其间,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机智评价,如:母亲发自内心的赞叹;我听出了妈妈的高兴;我听出了妈妈的激动;我听出了妈妈的惊喜、自豪等。)
  7.如果你就是此时的巴迪,受到母亲这样高的评价,你感觉怎样?(激动、骄傲、感觉良好、迫不及待等)(板书:得意
  扬扬)
  【设计意图:反复朗读,在
  朗读中揣摩“我”得到母亲赞扬后的激动心情,引导学生思考、表达,把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灵魂,在读中练好人物对话。】
  8.指名读第2~4自然段,
  体会作者等待父亲的心情,找出关键词。
  9.朗读,哪些关键词能读出巴迪怎样的心情?
  (二)父亲的评价
  1.过渡:慈爱的母亲,一遍又一遍地鼓励我,肯定了我的成绩,我得意极了!那么,父亲又是怎样评价这首诗的呢?小组合作学习,用上刚刚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的方法,去体会父亲的心情。找到有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2.父亲是什么态度?(板
  书:严厉)
  从他的语言——“糟糕透了”,他的动作——“扔”,联系下文——“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中可以体会出。
  过渡:你能读出父亲的严
  厉吗?能体会着父亲的心情来警告一下巴迪吗?
  3.听了父亲这样警告性的
  (严厉的)评价,巴迪的内心有何感受?
  (疑惑、不解、难过、痛哭)
  (板书:丧失信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父亲的态度,尝试着理解父爱的特点。】
  4.同一首诗得到了父亲和
  母亲不同的评价,请同桌分别尝试扮演父亲、母亲的角色,读一读。(同桌展示)
  5.听到父亲对诗的评价,
  “我”有什么举动?
  (三)成年后感受父母之爱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后的巴迪能理解父母之爱吗?小组合作学习第15、16自然段,想一想“我”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展示,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
  2.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巴迪的人生航船驶向了何方呢?(有了很多的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3.成名以后的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人生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4.同学们,那么当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连连发表而且好评如潮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生读)。
  5.当他的作品受到读者
  批评甚至遭到拒绝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明白——(生读)。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6.孩子们,让我们怀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恩,从心底里铭记——(再读)。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他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7. 在这两种爱的哺育下,
  巴迪不断地走向了——(生:成功)。
  8.正如他文章中所写到的: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引发问题的思考,体验文中“两种极端的出发点都是爱”,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张扬个性,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同時,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理解了生活中“精彩极了”是爱,“糟糕透了”仍然还是爱。】
  五、升华情感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各自不同的爱。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们也要尝试着运用这几种方法去描写,这样才能更好地走进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具体,有血有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正视生活中的“表扬”和“批评”,让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顺利!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高新区丰奥嘉园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风格”,泛指气度、作风、特点。有名家这样评述:“风格,这是艺术家所能企求的最高境界。”(歌德)“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艺术如此,教学亦如此。风格,是教师个人成熟的标志。事实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不少教师获得了一节课的成功、一时的成功,却走不持久,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风格具有独特性,没有两个风格完全一样的教师。彰显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的风格,达到个性化的境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经常发现在习作教学中,学生不敢开口,难以下笔,羞于表达或者是表达不准确。根据课标的要求,口语交际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有活力说话的氛围,让学生有兴趣说,有话可说,说得有效。在低段的写作教学中,口语交际是主要切入点。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生活,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才能使他们大大方方地与同学、老师交流,进而
一、揭示课题——抓住神话形象  师:同学们,现在请看黑板,老师写一个字,你们读一个字。(板书:普罗米修斯)  生:普—罗—米—修—斯。  师:读得很清晰。这是西方一个神的名字,要说得连贯一些,谁来?  生:普罗米修斯。  师:这篇课文就是以普罗米修斯这个名字为题,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板书:神话)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检查一下生字。  (师课件出示)  领袖 吩咐 饶恕  押到 狠心 肝脏  挽
我所任教的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是一所拥有一至三年级低中学段的城区小学。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表现欲高,但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启示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生命更加精彩!因此,我依托学情,探索“以赏识为核心,培养行为习惯、合作能力、自主管理”的育人路径展开班级管理,致力于实现“由小小的我到大大的班,阳光自信每个人”的育人目标。 
一、发现三首诗的共同之处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谁来读一读?  (三位学生分别读三首诗,很通顺,没有错误。)  师:谁能把三首诗都读下来,而且不错一个字?  (一生正确流利地读)  师:刚才我们把这三首诗读了几遍,相信大家对每一首诗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请大家认真思考,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这三首诗每一首都是四行,每行七个字,都是七言律诗。  师:律诗有着严格的平仄限制,
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给学生一篇一篇地讲读课文。语文教师在备课时钻研教材,然后将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自以为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有可能考试的内容)编写成教学设计,语文课的主要活动就是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分析讲读课文,其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去感悟教师备课时的感悟。用这样的方法教语文,不仅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也没有兴趣。这么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一直在研究如何讲读课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
图与文都是人们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媒介,自古以来,两者密不可分。中国古代,人们常常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学作品看作是上乘,所以才會出现以画作诗、以诗作画的现象。而如今,统编本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图与文的紧密联系。  在统编本教材中,插图是重要的助读系统,也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插图的数量更多,画面与色彩充满儿童味、中国味、语文味,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很依赖多媒
在信息多元的今天,“晒”成为一个时尚、新鲜的词,“晒”也成为一种便捷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有晒幸福的,有晒旅行的,也有晒企业文化的,等等。而我们工作坊的老师们晒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晒的是教师的职业幸福。一、师父领路走出第一步  工作坊成立之初,作为坊主的李斌校长给我们立了个规矩:每月一晒。将每个月读的书单和撰写的教育文章在工作坊群里面晒出来。  这个规矩一出来,大家面面相觑。对于大多数一线教师来说,
师: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有谁可以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吗?  生:子牛,老师肯定要点你名。待会儿就看你出丑喽!  生:别,别,这个我真不行。  师:子牛,你能模仿什么声音?给大家表演一下。  ……  一位教师,两名学生;一间教室,一台电脑,两个录音话筒,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广播剧录音活动。在这个安静的环境里,一名学生正对着话筒说着台词,一遍又一遍,声情并茂,另一名学生正在一旁对剧本进行修改,教师则在全神贯注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小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呢?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育贤小学依靠课程研究与开发,为学生的童年涂抹最靓丽的底色。  诵读识字,打开阅读大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低年级,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让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因此,我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