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教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7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对文本没有全面、正确的解读,又怎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呢?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吃透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一、研读教材
  有人说过:“备课,教师无疑应首先钻研教材,在钻研教材中挖掘和丰富文本的内蕴和教学元素。”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对文本进行深入地解读,把教材读“厚”!并且要进行多元解读,分别从普通读者、学生、教师三个角度去读教材。最后,要从文章里跳出来,考虑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绝对不能用参考书代替自己的研读。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教师只有这样深入地研读文本,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抓住文眼,突出体裁特点
  文眼,指文章的关键处。刘熙载《艺概·文概》中指出:“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没有它文章思想便会黯然失色。”陆机《文赋》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眼”正是这种片言居要的警策之句。
  学习《江南春》这首古诗时,教师先读题目抓文眼——“江南”和“春”,再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每找到一处,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最吻合。每一次画、说、评,学生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双慧眼”去欣赏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就成为必然。
  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不少教师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设计上,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如果教学目标都没正确把握好,设计再精彩的课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样的课堂只能是高耗低效。
  课堂上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为教學目标服务。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等功能,教学目标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主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永远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一两个就可以了。核心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那么其他的附属目标,会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落实。教学目标的定位准确了,才能使新课程理念得以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四、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无论是继承还是创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应以文本为先,以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思想感情为先,要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需要。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信念和提高其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人文作用。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内涵,都包含着许多的真、善、美,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文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体现了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具有典范性。只有在教学中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谈得上实现了有效的统一,也才谈得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语文课堂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正确引导,正是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的需要,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任务之一。叶澜教授曾经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是未来的公民,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应尽的各种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马营庄大柴棚学校)
其他文献
最近,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生物实验录像课比赛,面对这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经过反复推敲,我最终选做的课题是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此实验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节中的实验部分。我选择这堂课的理由如下:  一、理解此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对认识和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实验不仅
摘要: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就是说,要努力引导学生品读自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关键词:品读;感悟;思辨  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我们的阅读教学日益凸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重视学生自我感悟后的独特体验,努力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
摘 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发现幼儿的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识较弱,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要发挥教师的领导力,从而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教师的领导力  一、选题的缘由  1.领导力  领导力通常指的是领导者或领导团体所特有的权力、人格魅力、专业素养等对群体行为产生引领作用,实现群体共同的目标。  课程中的领导力是指引、开发、研究和评价课程,领导团体实现课程目标和
当今世界,强调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已形成一种潮流。在幼儿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注重为幼儿提供操作实验的环节,旨在通过“动手做”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感知科学现象。而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是“被动实验操作”还是“自主学习发现”成为活动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现下普遍存在盲目与被动的操作将科学探索等同于演绎验证过程,缺失孩子自主探索,等同于演绎推想过程,束缚孩子的自主思维。  如何在科学探索活动
摘要:从全面内涵和综合意义上来讲,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项体能性运动,还是强化一个人心理性格和品质意志的锻炼活动。然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尚未得到根本消除,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理念贯彻不够全面、教学内容相对狭隘、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教学评价偏离科学化等现象。上述情况应当引起学校及其体育教学者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现状解析  在学校教育中,要想消除长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的定性及对语用的要求,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上指明了方向,同时各版教材以文化主题为单元组合成本,必然要求我们以整合的方式进行单元阅读教学。这样能使教学更具有学科味,课堂更具有效率值,学生更具有幸福感。  关键词:新课程;语用标准;单元整合;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摘 要:在幼儿园课程中,创设与幼儿生活相关的内容和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体验,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个别化学习;生活情境;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生活世界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更有效。由此我以个别化学习活动为载体,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将生活情境置于其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个别化学习内容与环境,让幼儿在生
问:前两天,儿子朝一个醉酒者丢石头,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我要是不丢,小雷他们会觉得我是胆小鬼。”孩子的爸爸打圆场说:“儿子是想让同学认为他也是一个勇敢的人。对吧?”儿子回答说:“是啊!”请问,孩子爸爸的态度对吗?  汤柠  答:勇敢要用来做正确的事,而非做和大家一样的事。  比如,我女儿就因为同学买了彩色跳绳,死活不愿用自己的黑色跳绳。我问她:“你的黑色跳绳质量很好,为什么不用?”她说:“
教师们都希望自己的讲解学生一听就懂、示范一看就明、纠错一试便灵,要想做到这一点,利用围绕技能教学的创新小游戏,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在跳高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制动”不易理解,教师可通过演示急驶的自行车突然刹车,车子就会朝上蹦跳起来的小游戏来说明。弯道跑时应该在左脚掌外侧、右脚掌内侧的部位着地,这个技术细节的示范学生是看不见的,此时,教师可事先在自己的鞋底有关部位涂上红油漆,坐在地上脚一翘,学生便可
关键词: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展示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7-0014-02  “落实立德树人 践行核心素养——2018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研讨会”于2018年6月1-4日在河南新乡召开。本次活动由“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主办,新乡市教育局协办,河南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