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全面内涵和综合意义上来讲,体育教学不仅是一项体能性运动,还是强化一个人心理性格和品质意志的锻炼活动。然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尚未得到根本消除,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理念贯彻不够全面、教学内容相对狭隘、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教学评价偏离科学化等现象。上述情况应当引起学校及其体育教学者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高中体育;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现状解析
在学校教育中,要想消除长久积习的传统教育影响,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奏效成功的。也正是如此,应当更加激起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昂扬斗志。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认真反思、深入思考、有效促进等方式,逐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体系,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成功的借鉴。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在解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粗浅阐述一些不成熟的抛砖引玉之论。
一、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状况的解读与分析
笔者从较长一段时期的观察和调研中总结,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健全,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许多高中教师甚至体育教师认为,除了热衷于体育活动和准备报考体育专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来应对高考是不容置疑的“顶头大事”,再加上学业负担沉重的缘故,体育课程的“教”与“学”就自然摆在退而求其次的二等位置上。
2.教学内容不健全,不能适应学生成长需要
从普遍现象看来,高中体育课程只注重体能和技能方面的教学训练,而严重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卫生保健常识以及心理辅导内容等方面的教学,即使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也只是偶尔为之,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实在是不健全的“偏食”现象。
3.教学手段不健全,有失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许多学校的高中体育教学把改革发展作为一种口号来高声疾呼,实际中依然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学生模仿”的传统落后模式,实在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也难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不健全,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呈现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突出,而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的学习评价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依然是“一把刀或一根绳子”。这样的评价机制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极端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和全面素质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如此不良现象呢?笔者进行简要分析,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首先,教学体制的改革需要一个长期适应、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过程,多年形成的积弊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颠覆那完全是不现实的。其次,由于当今社会属于“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以及学生自己无法接受体育活动的超强体力消耗,不免产生“恨屋及乌”效应。此外,一些体育教师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客观存在着不思进取、消极无为的因素。因此,“体育教学低迷”现象不可避免。
二、打造高中“阳光体育教学”的对策和做法
1.坚决实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作为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有力缔造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全面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观念,要本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意识,把教育教学活动当作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良心工程”来认真打造。有了这样的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才能具备“勇于进取、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把阳光体育教学付诸实际行动。
2.努力优化“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人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如此,在相同教学制度下还是有章可循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不违背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不必做教材的“忠实者”,而是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要加大校本教材的综合开发力度,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适应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2)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中,要始终摆iF"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中能够激发学习情感,深化课程情感,发展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能力和增强实践创新精神。(3)在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的教学训练中,要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两条腿同时走路”,增强体育课程的教学魅力。(4)积极开展“以赛激趣促学”的各类体育活动,有效放大课程教育教学效应。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定范围内的各类体育活动赛事,以有效营造教学氛围,促进体育课程教学。
3.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考评
教学对象是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发展变化的学生群体,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差异性。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发展学生、促进学生”为根本原则,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学习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1)采取分层分级的考评方式。就是依据学生实际能力,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层面和层级,并分别确定相应的标准作出考核和评价。(2)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就是把考评项目的成绩与日常学习态度以及努力程度进行综合考评,尽量让考评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3)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对于各种考评结果要建立起动态化发展标准,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地给予“升级或降级”,以有效增强科学考评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高中体育;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现状解析
在学校教育中,要想消除长久积习的传统教育影响,并非在短时间内就能奏效成功的。也正是如此,应当更加激起体育教学工作者的昂扬斗志。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体育教师,应该通过认真反思、深入思考、有效促进等方式,逐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体系,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成功的借鉴。本文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在解析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粗浅阐述一些不成熟的抛砖引玉之论。
一、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状况的解读与分析
笔者从较长一段时期的观察和调研中总结,在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理念不健全,未能做到与时俱进
许多高中教师甚至体育教师认为,除了热衷于体育活动和准备报考体育专业院校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来应对高考是不容置疑的“顶头大事”,再加上学业负担沉重的缘故,体育课程的“教”与“学”就自然摆在退而求其次的二等位置上。
2.教学内容不健全,不能适应学生成长需要
从普遍现象看来,高中体育课程只注重体能和技能方面的教学训练,而严重缺乏体育理论知识、卫生保健常识以及心理辅导内容等方面的教学,即使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也只是偶尔为之,对学生的成长而言,实在是不健全的“偏食”现象。
3.教学手段不健全,有失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目前,许多学校的高中体育教学把改革发展作为一种口号来高声疾呼,实际中依然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练习—学生模仿”的传统落后模式,实在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也难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不健全,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
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呈现的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突出,而高中体育教学中实行的学习评价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依然是“一把刀或一根绳子”。这样的评价机制严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极端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和全面素质发展。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如此不良现象呢?笔者进行简要分析,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首先,教学体制的改革需要一个长期适应、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过程,多年形成的积弊要想在短时间内彻底颠覆那完全是不现实的。其次,由于当今社会属于“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以及学生自己无法接受体育活动的超强体力消耗,不免产生“恨屋及乌”效应。此外,一些体育教师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客观存在着不思进取、消极无为的因素。因此,“体育教学低迷”现象不可避免。
二、打造高中“阳光体育教学”的对策和做法
1.坚决实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传承者,作为社会核心生产力的有力缔造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全面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观念,要本着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意识,把教育教学活动当作培养社会建设人才的“良心工程”来认真打造。有了这样的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才能具备“勇于进取、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把阳光体育教学付诸实际行动。
2.努力优化“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人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如此,在相同教学制度下还是有章可循的。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不违背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不必做教材的“忠实者”,而是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要加大校本教材的综合开发力度,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适应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2)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中,要始终摆iF"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之中能够激发学习情感,深化课程情感,发展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素养能力和增强实践创新精神。(3)在对学生进行体能和技能的教学训练中,要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常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两条腿同时走路”,增强体育课程的教学魅力。(4)积极开展“以赛激趣促学”的各类体育活动,有效放大课程教育教学效应。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定范围内的各类体育活动赛事,以有效营造教学氛围,促进体育课程教学。
3.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科学考评
教学对象是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发展变化的学生群体,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差异性。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发展学生、促进学生”为根本原则,实行以激励为主的学习评价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1)采取分层分级的考评方式。就是依据学生实际能力,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层面和层级,并分别确定相应的标准作出考核和评价。(2)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就是把考评项目的成绩与日常学习态度以及努力程度进行综合考评,尽量让考评结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3)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对于各种考评结果要建立起动态化发展标准,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地给予“升级或降级”,以有效增强科学考评的客观性和实在性。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