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疗效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9-02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等护理疗效。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较对照组79%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护理不仅可以全面的观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护理
  高血压是心血管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危害大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收缩压和舒张压可以独立性预测心血管事件,可准确反映血压变化情况,因此,血压测量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1]。动态血压监测是指应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在24h内,定时的测量患者血压值的方法,这种血压监测可以全面的反映患者24h的血压变化情况,无创性,且较偶测血压而言可以获得更多、更详实的血压指标参数和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已成为高血压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2]。本研究以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4例,女性76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62.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将200例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0>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护理具体操作如下:监测开始前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准确评估患者的臂围,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袖带。此外,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检查动态血压监测仪中的电池是否可用并将监测仪中原有数据清除,在电脑上创建患者病例,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血压测量时间。协助患者配戴监测仪,首先进行两上臂血压的测量,若收缩压差< 10mmHg,选用非优势手进行血压测量,若收缩压差≥10 mmHg则选用血压较高侧手臂进行监测。袖带戴在裸露的上臂上,固定松紧适中,压力管沿上臂外向上伸出,并确保其位置对上臂运动无影响。连接压力管到监测仪上,将监测仪挂在腰间。测量期间,患者不可擅自随意移动袖带,避免袖带松动、滑脱,患者要注意保护检测仪,切忌受压、受潮、碰撞,避免接触有磁性物品[3]。
  1.3 动态血压监测的正常参考值[4]
  3讨论
  动态血压监测是指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定时测量并记录患者24 h 内的血压变化的方法。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全面、客观、真实的反映患者一天内血压变化情况,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不仅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的诊断依据,而且也可以帮助医生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药物治疗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而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为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患者护理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使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更为有效的护理,最终达到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减少血管意外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5]。
  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较对照组79%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动态血压监测护理不仅可以全面的观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秀英. 动态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6-2017.
  [2]黄玲,蒋晓芳. 动态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46.
  [3]杨颖.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5):442-443.
  [4]张连祥.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6):510-512.
  [5]陈燕丽. 动态血压监测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循证护理的客观依据[J]. 医学信息,2010,23(3): 77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3-02  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生率为颅内肿瘤的10-15%,主要位于鞍区,垂体腺瘤发病年龄以成人为多,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它具有损伤小,不用剃头,易被病人接受,术后病人恢复快的优点,现将我科近几年收治的28例垂体瘤临床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7-02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癌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大肠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40例,术前有并存症者71例(82.6%),术后发生并发症36例(41.9%),死亡3例(3.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焦虑或恐惧缓解,能平静面对疾病和现实;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2-01  【摘要】总结90例负压吸引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病人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做好出院指导。  【关键词】负压吸引 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 护理  负压吸引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与传统经皮肾镜钬激光取石术相比较有许多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3-01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的护理方法与影响。方法:对腹泻为消化系统常见症状,对临床100例腹泻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0例,痊愈20例,显效78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98%。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及时得到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未发生脱水。使患者排便次数减少,逐渐恢复正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6-01  【摘要】尿潴留是肛肠病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多发生于手术后当天,尿潴留的发生不但可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伤口出血,导尿还可引起尿道不适与损伤,为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痛苦及尿潴留的发生,我们对肛肠病术后并发尿潴留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护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4-02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热病员护理的探讨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经过密切观察病员体温变化,给予正确的物理降温,饮食护理,提供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结果:对高热病员进行正确的物理降温及生活护理,让病员能更快更好的康复。  【关键词】 体温过高 物理降温 护理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1-01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与经验。方法:对30例肺叶切除患者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30例肺癌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熟练的手术配合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肺癌;手术室护理配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13-01  【摘要】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经体检选定的市区60~79岁的130名老年人按是否参加太极拳锻炼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太极拳组(S组),观察比较各组间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45-02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胰岛素泵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根据PDCA循环管理制定操作规范,实施并进行全程监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059-01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性膀胱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对21例化学性膀胱炎采用抗感染、解痉和止血治疗等治疗手段,并进行精心的常规护理和对症护理,观察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与护理,21例化学性膀胱炎总体有效率为76.2%,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用抗感染、解痉和止血等治疗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