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心理预期的探讨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才,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不少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资助工作方面,但是贫困生仍然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尝试从需求理论分析问题,从心里预期角度解决问题,达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贫困生 需求理论 心理预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138-01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和社会的进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资助学生存在的问题却不少,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从事务的表象去入手,没有深刻地分析这些表象背后的内在含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其本质是由于贫困生作为人的最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尝试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不同需求层次上的不良心理表现,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心理预期。
  一、高校贫困生不同需求层次上存在的不良心理表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各种需求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基础层次、高级层次、最高层次。不同层次需求的贫困生,存在着不同的不良心理表现。
  基础层次:仅仅满足于受到资助,解决物质困难,对于受资助后的个人发展没有明确想法,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受资助学生,把贫穷当做一种资本,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不思进取,想各种方法占取各种资助,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高级层次,不仅仅满足于受到资助,更渴望得到平等的交往和尊重。由于教育资源、经济背景和童年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贫困生在社交才能、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与家庭经济较好的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学习、活动、就业等多个方面缺乏安全感。同时,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自尊”表现得极为强烈,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拼命地希望通过考取奖学金、获得更好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他们渴望获得资助,但又担心自己“弱势形象”被暴露,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善意,在强烈的虚荣心下,甚至拒绝接受资助。
  最高层次,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终极目标,具体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且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独立处事能力提高,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对于这类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缺乏的是提高自我和锻炼自我的平台,以及由于经济劣势,导致在未来升学乃至国外深造的犹豫不决。
  二、构建高校贫困生良好心理预期
  心理预期是指在行为发生前对行为过程和结果的预测和期望,并“先于一切的观察经验”,是人们对未来情况的一种心理预测或估计。它实际上是人们对末来在心理上的一种假设,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现有状况的实际感受与期望值比较,二是对未来的预期。预期是依据现有的情况来对未来做出心理估计,现实状况是心理预期的基础。
  因此,贫困生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现实状况,还要引导他们对未来形成积极的心理预期。当然光靠学生自我形成这种预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一定的外部机制来控制和管理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预期。
  (一)引导贫困生认清现状,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对于第一类学生,需要将他们的需求从最基础的生存需求向更高层次引导,让他们形成增强社交、争取尊重、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预期。鼓励他们将社会赠与与回报社会有机结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于第二类学生,需要加强思想认知教育,需要引导他们全面地、辩证、客观看待问题,改变他们强烈而敏感的防御性思维,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集体荣誉感,鼓励他们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对于第三类学生,鼓励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勇敢克服困难,向自我追求出发。
  (二)设立合理的外部机制,控制和管理学生心理预期
  对于第一类学生,必须通过受资助名额与公益服务、综合测评成绩、学生荣誉等挂钩,改变以往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促使他们追求更高需求,对于少数不理想的贫困生甚至可以采取停止一定时间资助的方式来促进其进步。对于第二类学生,学校应当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提升他们的自信,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积极与他人交流,使他们明白,贫困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同时需要加强对贫困生的交流和沟通,实实在在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此外应该为他们提供活动、竞赛、实践等多个平台,能够充分发掘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对于第三类学生,应该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条件,作为他们坚强的后盾,使他们更加坚强。
  【参考文献】
  [1]杜杰,胥书霞.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探讨高校贫困生对策[J].中国市场,2014(34):181-183.
  [2]邢利伟.需要层次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05):13-15.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已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社会改革的深水区。在此变革发展的时期,为顺应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亦成为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迫使我们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个体素质和能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观念自觉形成道德约束,促进其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社会产生认同感、使命感,为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做出贡献。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全发展的人。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体会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和健
音乐产生的情绪与声音以不同的调式或音阶的组合有关,音乐有治疗疾病的作用,用音乐或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治疗忧郁、愤怒、生气等具有一定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语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难度较大、语言应用匮乏等,同时,教学者面临着新课改发出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现状,教师们开始
诊所式教学模式契合了法学专业的实践性特质,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大力提倡。劳动法具有公益性,我国劳动法律人才严重短缺,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激励老师在劳动法教学中引入诊所式教学,有
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迅速更新,虚拟性行为成为一种新的性行为方式。本文从虚拟性行为的基本问题入手,对虚拟性行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进行界定,认为法律规制虚拟性行为存在侵害的
我国民诉法78条规定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事实认定的根据,当事人可要求返还鉴定费用。基于鉴定人不出庭作证行为性质,在民诉中,出庭作证的行为是鉴定人公法
羁押率过高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饱受诟病的顽疾,在新的刑事诉讼法语境下,国家强调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然而在执行的实然层面上却仍然不能够差强人意。羁押必要性审查是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而由于农村学生相对于城里的学生更加内敛,再加上政治课比较枯燥的特点,导致课堂气氛
十六载光阴荏苒,十六载春华秋实。屹立在黄浦江畔东方明珠脚下的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经过十六年的辛勤耕耘俨然发展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而构成这道绚丽风景的就是中心内部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