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教学内容深度研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初文人为了应对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秦王朝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塑造,并心照不宣地塑造出相似的形象。这种塑造与汉初社会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在汉初文人群体的塑造活动中,贾谊的塑造最为成功,影响最为广泛,这与贾谊成功的塑造手法息息相关。随着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发现,汉初文人群体包括贾谊所塑造的秦帝国形象存在不实,但流传广泛、令人信服,也有其合理性。
  一、贾谊散文对秦帝国形象的塑造
  贾谊散文中涉及到秦帝国形象的篇目总共有《过秦上》《过秦下》《数宁》《属远》《时变》《俗激》《保傅》《礼察》八篇,其中七篇收录于贾谊《新书》之中。《礼察》一篇未被《新书》收录,但被收录于班固《汉书·贾谊传》中,也为可信。
  此八篇中,对秦帝国形象塑造最为成功与深刻的为《过秦》两篇,其中《过秦上》也因其文风独具特点而被奉为千古名篇。
  贾谊散文中所塑造出的秦帝国形象总共有三:
  一是奋斗中的意气风发。奋斗中的意气风发,主要体现在《过秦上》之中。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该段写出秦国的军事强大以及在当时的政策先进和战略得当。可以看出作者对秦帝国早期奋斗过程中政策以及所建功业的肯定,同时能体现作者对于秦帝国形成时期制度的肯定以及对“武治”的排斥。
  二是治国中的仁礼不施。贾谊散文中写到秦国治国苛政的篇目较多,几乎上述八篇文章都有提及。试看《过秦上》文段: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这段文字写出秦帝国建立之时严苛的社会管控。
  《过秦下》中写道:“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先王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并在最后一段总结道:“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数宁》篇中也表达天下需要仁君而秦始皇不施仁政的观点:“自禹以下五百岁而汤起,自汤以下五百余年而武王起。故圣王之起,大以五百为纪。自武王已下过五百岁矣,圣王不起,何怪矣。及秦始皇帝似是而卒非也,终于无状。”
  《属远》写出施仁礼能使天下长久,而秦帝国短命的原因正是不能施行仁礼:“远方人安其居,市民皆有欢乐其土,此天下之所能长久也。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
  《保傅》一篇将殷、周享国之久与秦因无道短命进行比较:“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之君有道而长也,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礼察》一篇则将汤武“广大其德”与秦进行比较:“秦王之欲尊宗庙而安子孙,与汤武同,然而汤武广大其德行,六七百岁而弗失,秦王治天下,十余岁则大败。此亡它故矣,汤武之定取舍审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审矣。”
  三是失国时的罪有应得。作者在《过秦》两篇中均将秦国塑造为咎由自取的形象。《过秦上》之中写道:“然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段文字写出秦帝国因不施仁义,最终导致必然的灭亡。
  《过秦下》中:“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尤未有倾危之患也。”指出秦王因没有继承先贤思想,继承历史经验,最终导致秦帝国走向倾覆。
  《俗激》一篇表达了秦帝国不施礼治而走向亡国的观点:“秦灭四维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上下乱僭而无差,父子六亲殃戮而失其宜,奸人并起,万民离畔,凡十三岁而社稷为墟。”
  《时变》一篇开篇直接写出了“秦国失理,天下大败”的事实。
  贾谊通过上述文段,呈献出军事强大、器宇轩昂,却不仁不礼、贪得无厌、压制天下,最终顺理成章亡家灭国的秦帝国的一生。
  二、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手法及形象流传
  (一)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手法
  分析完贾谊此八篇文章中塑造出的秦帝国形象,我们不难发现贾谊文章中虽然写了秦帝国的建国伟业,肯定了秦帝国初期的措施,但是留给我们印象最多的还是秦帝国的苛政严刑。对于秦帝国的形象塑造,贾谊大致运用以下三种手法来实现:充分的对比、语言的夸张与辞赋化、選材的精当。
  1.充分的对比。
  从上述八篇文章来看,贾谊采取了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两个维度。
  横向对比是秦帝国自身发展不同阶段之间的对比。《过秦上》之中:“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一段写到秦帝国奋斗时期的政策先进,军事强大,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有了兼并天下的能力,但是在结尾之处笔锋一转,用大段文字写到秦帝国逐渐失去民心,严苛的社会管控使政权变成一个随时引爆的炸弹,最终“一夫作难而七庙堕”强大的秦帝国却死于“一夫”。   纵向对比则是将秦帝国的短命与历史朝代的长久相对比,突出秦帝国的不仁不德。《过秦下》:“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尤未有倾危之患也。”一段中写到秦帝国没有继承殷周的治国方式,将秦短命与殷周的享国进行间接对比,并最终将灭亡的原因归结到秦的治国过失之中。《保傅》篇:“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之君有道而长也,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一段中更是将殷周与秦进行了直接的对比,最终突出了秦的“无道之暴”。
  通过秦帝国短时间内从奋斗到灭亡的两极对比,以及将秦帝国短命与殷周长久的对比,由此突出给读者一个苛政不仁、霸业荒废的形象。
  2.语言的夸张与辞赋化。
  贾谊的夸张手法是十分灵活多变的,既有夸张地放大,也有夸张地缩小。先通过:“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中的“席卷”“包举”“囊括”三词夸张地放大秦国国力,写出秦国奋斗时期强大到得天下都轻而易举,描绘出秦帝国吞并六国的勇猛。同时也通过“隳名城”的“隳”“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的“亿丈”“临不测之渊”的“不测”夸张地放大秦帝国建国后文化管控之严甚至到了屠城的地步,大兴土木之重甚至到了城高亿丈的程度。
  最终“一夫作难而七庙堕”中的“一夫”则将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农民起义夸张地缩小到一人,以强秦的灭亡之易带给读者“万里长堤毁于蚁穴”的震撼之感。
  贾谊正是通过这夸张的描写将秦帝国奋斗与建国时的形象抬高到一定高度,以求与后文之中的同样夸张的失国进行更加强烈的对比。
  同时,贾谊作为汉初文学家,其辞赋承袭屈原,且风格独特,语言雄奇壮丽。文章辞赋化的语言特色在《过秦》两篇中的体现最为明显,通过“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杀豪杰”这样的对偶与“秦灭四维不张,故君臣乖而相攘”这样的押韵使文章气势恢宏,行云流水,由此抒发出作者“过秦”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容易深入人心,带有充沛的情感。
  3.结构的精巧与选材的精当。
  贾谊为了表现秦帝国的不仁,在塑造秦帝国形象时,选材上下了很大功夫,多选用负面材料,对正面材料进行删改。在《过秦上》之中描写秦帝国创业期意气风发的篇幅较少,仅仅只有一段,后面都是在论述秦之过,带给读者秦帝国弊大于利的直观感受。同时在论述商鞅变法这一重大事件时,作者单单只列出了“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外连横”四点,关于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这一大大提升秦军战斗力的措施却未提及,且《新书》之中没有明确表述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等对中华文化形成做出巨大贡献的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为了塑造自己需要的秦帝国形象在文章结构安排上的别出心裁与选材精当。《新书》全书之中在写秦帝国建国政策时,则是少写秦帝国的功业,多写秦帝国的过失。从上述八篇的内容上来看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由此材料上的不对等和之前提到的对比,作者力图最大程度凸显写作意图,给人们留下对秦帝国的固化印象。
  (二)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流传
  关于贾谊塑造出的秦帝国形象的流传,可以从史家接受和文人描述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是对正史中秦帝国形象的影响。贾谊作为汉初知识分子,距秦国尚为不远,后世史书多从贾谊文章中寻觅材料。正如上文所说,其文章内容多为后世引用,《汉书》《史记》《春秋繁露》《资治通鉴》等涉及秦汉史学写作的部分多有贾谊《新书》中的内容与思想出现。
  《史记》之中《秦始皇本纪》《陈涉世家》对贾谊的文段与思想多有引用参考,同时《屈原贾生列传》中也对贾谊的文段进行转述。班固《汉书》中更是引用《新书》前五卷史论文的许多内容,且《食货志》《礼乐志》也大量引用贾谊政论文的内容。
  《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为难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则与贾谊“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一句异曲同工,都写到了秦帝国大兴土木。《史记·陈涉世家》最后用:“吾闻贾生称之曰:孝公既没,惠文王、武王、昭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对陈涉吴广起义做出总结,也是化用贾谊的观点评论这次起义。
  《汉书·食货志上》之中:“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饟,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尤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与贾谊塑造出的骄奢淫逸的秦始皇形象不谋而合。《汉书·礼乐志》中谈及礼乐发展到秦朝时写到“遭秦灭学,遂以乱亡”也体现了贾谊以秦为反例宣扬礼治仁政的观点。
  在此要格外说明成书于宋的《资治通鉴》对贾谊的思想也有着继承。其中:“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一法度、衡、仗尺。徙天下豪杰于咸阳十二万户。”一段与贾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思想继承关系明显,都凸显秦帝国严苛的管控。“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则从《史记》之中原文转述了贾谊的思想。由此可见,汉初文人群体共同塑造的秦始皇形象,尤其是贾谊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史书写作提供了一个参考的范本。
  其二是对文人描述秦帝国形象时的影响。
  汉初秦帝国形象塑成之后对文人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宋朝杨亿的《始皇》中写道:“儒坑未冷骊山火,三月青烟绕翠岑。”继承了焚书坑儒的残暴形象。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怀古》中“役民数十万,长城起边疆”一句与《古风》其三中“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一句沿用了秦帝國大兴土木的形象与建设阿房宫的奢靡形象。宋王安石《秦始皇》中“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一句也用到了秦帝国践踏文化苛政严刑的形象。直到1935年,绥之在《秦始皇的功罪》一文中评价秦始皇道:“说起秦始皇,这是谁也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同时,谁也知道他是个凶暴残酷的皇帝。在中国的帝王时代,专制自然不必说,而秦始皇的穷奢极欲,在咸阳仿造六国宫室,又在渭南建造了一所壮丽雄伟的阿房宫,横征暴敛征调民工百万,更是无可讳言。”也体现出了秦帝国形象的流传。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秦既焚烧诗书,坑诸生于咸阳,诸生乃旺旺伏匿民间,或委身于敌以舒愤怨。”一段的写作之中也能看出思想的继承。由此可知,汉初文人群体,尤其是文章传世最多的贾谊塑造的秦始皇形象对后世文人的表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失真与合理
  (一)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失真
  随着近两年秦始皇陵及阿房宫遗址的考古进展,关于秦帝国的许多真相开始浮出水面,被世人所知。我们会发现,结合这些史料来思考,秦帝国的形象似乎有了新的转变。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一号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带有铭文的兵器,兵器的铭文上有吕不韦的名字,并且从这些兵器的铭文上看,其铸造时间可以断定在秦王政三年到十九年不等。这些兵器对兵马俑坑建成年代断定有很大价值。
  “带有铭文的兵器出土于兵马俑坑底部,在坑内兵马俑的身旁,考古发掘工作没有发现底层被扰乱或打破的迹象。”并且,兵马俑应该是在俑坑建成后被放置进去进行填埋的,所以从铭文上看,俑坑的建成年代就可以进行断定。兵器上的铭文,最晚的是十九年,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兵马俑中的最后一批兵器的铸造时间在公元前228年,所以,俑坑动工年代自然不会晚于公元前228年,汉初文人群体所论述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大量调集天下工匠显然存在差池。
  将兵马俑坑的营建时间进行确定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与史书记载相差甚远。上述文中提到贾谊宣扬秦始皇的奢靡之时所用实例中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生活奢靡,为了一己之利大修陵寝,耗费天下财力人力。这当然是不成立的。从铭文上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前已经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开始修建秦始皇陵,甚至在统一之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主体工程。同时,阿房宫的考古发现更加证实史书中存在“制造”的情况。阿房宫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建成。
  阿房宫考古队领队李毓芳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无论怎样焚毁,都应有秦咸阳宫遗址那样的,一米多厚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的理由是: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不见呢?
  并且,史书中也存在着一些证明贾谊“塑造”了秦帝国形象的端倪。《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之下。”《史记·叔孙通列传》中写道:“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征,待招博士。”《史记·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这三段证明秦帝国时期存在专门的文学官职“博士”至少七十余人。同时《资治通鉴》中:“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与司马迁《史记》中:“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一段用相同的表述写到焚书,只焚民间的书,但是,朝中设有七十多个博士官对应战国时百家,保留百家思想。由此可见,焚书仅仅是对天下文献进行的统一,是加强统治的方式之一,并非残暴无常的毁灭文化。
  对于这一点,很多学者进行过反思。“焚书坑儒决非革命行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秦始皇、李斯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巩固政治统一,而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意见分歧,使巩固统一的不少法令措施不能顺利贯彻,面对着这种情况,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权力执掌者,秦始皇只可能用专制的办法去解决分歧,就是说秦王朝在文化上搞专制主义,是势所必至的事”。这段文字写作于中国阶级思想浓厚的七十年代末,其中通过阶级史观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做了分析。“秦始皇这些设施,无论是收兵器,移富豪,修宫室,俢驰道,都和咸阳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咸阳有了这些,才可以加强它首都的地位”。这段文字是史学家顾颉刚所书,其中客观的从建都方面分析了秦帝国治国初年之所以实行严苛措施。甚至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将焚书视作是统一文字的一个步骤。
  (二)贾谊塑造秦帝国形象的合理
  从上文来看,贾谊所塑造的秦帝国形象确有不实,但是,贾谊的塑造能够流传千年,除了其塑造手法成功之外,也有着适合当时社会的合理性所在。贾谊在政论文中进行塑造活动,且贾谊政论文十分关注当世现实,其塑造的秦帝国形象均是在为当朝统治者提供建议而服务。贾谊在自己的著述之中,如当时众多的学者、文人一样,通过对秦始皇刚愎自用、不行王道、不信忠臣、残暴无常、破坏礼法、奴役天下形象的塑造,抨击秦帝国统治过程中苛政严刑,民不聊生,大兴土木,奢靡贪婪的行为,表达自己想要通过礼法实行仁政的治国理念,以及通过政治清明达到国家政治发展的经济理念。
  贾谊的理念在当时来看是适合社会发展的,并且也在汉朝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了实施,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将仁与礼的观念贯彻天下。其“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措施也在汉武帝的“推恩令”中得以实现。由此,宣传理念是所假借的秦帝国形象也随着政策的正确而成为定论。这种不完全属实的形象自然也随着社会的需要变得合理。
  在目前材料越来越丰富的条件下,我们会发现贾谊塑造出的秦帝国形象存在不实,虽然历史上诸多学者进行过反思,但是贾谊塑造的秦帝国形象仍流传千年,这体现出贾谊进行形象塑造时所用手法的成功,以及其文章带给历朝历代文人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1]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1956.
  [2]司马迁撰.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索引.裴驷集解.史记[M].中华书局,1959.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中华书局,1962.
  [4]晁错撰.法家著作选读编辑组编.晁错著作选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伏尔泰著.吴模信等译.路易十四时代[M].商务印书馆,1982.
  [6]陆贾撰.王利器校注.陆贾新语校注[M].中华书局,1986.
  [7]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姚鼐.惜抱轩文集[M].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
  [9]王兴国.贾谊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中华书局,2000.
  [11]汪耀明.贾谊和西汉文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M].中华书局,2005.
  [13]彼得·伯克著.郝名玮译.制造路易十四[M].商务印书馆,2007.
  [1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岳麓书社,2013.
  [15]辛德勇.制造汉武帝[M].三联书店,2015.
  [16]绥之.秦始皇的功罪[J].礼拜六,1935.595.
  [17]顾颉刚.论秦始皇[J].人物杂志,1946.2.
  [18]蔡尚思.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问题”[J].学术通讯,1978.12.
  [19]刘占成.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建成年代述考[J].文博,2011.1.
  [20]何光华.贾谊《新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此文获第十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大赛论文项一等奖。]
其他文献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读书习惯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的。教师自己不阅读,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教师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很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读书,将引入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教师读书的现状及反思  (一)从教师自身读书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比别的群
散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研习文本到挖掘深意,对散文的学习是一个步步深化、不断攀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情感世界、价值观的开拓和形成,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地完成散文教学过程,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这一特点是重要突破口。  一、形散  (一)散文自身特点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中提到“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童
纵观近五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作文,从题型上来看,都属于材料作文,而且材料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观点性、思辨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给材料的基础上,既没有现成的题目,也没有规定的话题,但是写什么必须自己从材料中去发现、提取、演绎等。与命题作文相比,其审题和立意的难度有所加大,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对于思辨性材料作文,其一般都会呈现出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间,进行哲思阐述与由衷慨叹,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向,要热情地讴歌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  一、生命在有限与无限之间  生命时间观是中国文
阅读教学组织有追求答案的倾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被动,且不乏“抄”来的答案或结论。学生表达机械,言语停留于已有水平,言语经验没有改善。高中新课标倡导“自主”“主动”的语言实践,本文以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为例,针对阅读教学中学生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表达,探索学生主动表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实现有效“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建构现状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十八岁出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学习任务群”再一次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和教学探讨的热点。“学习任务群”“教什么”和“怎么教”,困扰着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也吸引着较多的研究力量。其实,在理清“教什么”和“怎么教”之前,有必要弄明白“为什么教”的问题。因为,“为什么教”(学习目标)是“教什么”(学习内容)和“怎么教”(学习方式)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等方面工作,曾任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中心主任、高考办主任。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高考语文命题理论与实践》《高考改革与考试管理研究》《湖北考试史》(上、下编)、《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1912-1949)》《考试的实践与探索》等。   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