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命题改革的形势、走向与应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等方面工作,曾任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中心主任、高考办主任。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高考语文命题理论与实践》《高考改革与考试管理研究》《湖北考试史》(上、下编)、《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1912-1949)》《考试的实践与探索》等。
   杨怡(武汉市第十四中学语文教师):胡老师好!很荣幸您能接受我的访谈。您曾长期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对高考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形势有深入的了解。所以接到杂志社的访谈任务,我就想到了很多困惑的问题想跟您请教。比如2019年1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它会对今后高考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和使用这个“体系”?还有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6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見》,规定“高考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没有考试大纲的指引,对于考试内容浩如烟海的语文学科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改变呢?在当下这种政策框架下,语文高考会有怎样的走向?等等,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困惑。
   胡向东:你思考的问题还真是不少呵。我们本来就处在一个“问题解决”的时代,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具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是推动问题解决的前提。高考就是我们这个改革时代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你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妨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时空里进行观察,从高考改革的当下形势分析入手,先来点“宏大叙事”,再重点谈谈语文高考面对的改革任务、改革走向,以及我们教学的必要应对。
   一、高考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
   杨怡:您多次在讲座中提到,“自我国恢复高考后,高考改革持续不断。现在是恢复高考以来改革最系统、最全面的时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能谈谈为什么说高考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吗?在您看来,高考改革怎样才能“涉水成功”“平稳过渡”呢?
   胡向东:好的。从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算起,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筹划和推行了10年。这个被称为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已然走过了调研讨论、筹划布置的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也由此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
   为什么说这次高考改革进入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原因大致可归于如下四点:第一,过去三十多年的高考改革多是线性的、单项的、碎片式的,今年改命题管理模式而明年推行平行志愿,一项一项推进,而这次改革却是系统的、复合型的,涉及考试模式、计划分配和录取机制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全面总攻”总是要比“单项突破”难得多;第二,过去高考改革一直是在单一纸笔测试的基础上进行,新高考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统考成绩作为主要(唯一)依据进行选拔的做法,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推行多样化考试和多元录取,触动的是国人心中的“统考情结”“多一分压死一排人”等分数崇拜,废外在规则易,破心中信仰难;第三,过去四十年的高考改革是限于高考的,这次却中考高考一起推进,硕士和博士招生同步改革,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各个领域全部投入,改的是整个考试招生制度体系;第四,过去四十年的高考改革大多是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的,这次改革却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性、增强高校自主权、全面加强综合素质评价,使高考改革的领域扩大到社会很多方面,触碰的是大教育系统乃至社会系统,学校、家长、社会各界都参与进来,影响面和涉及面更为广泛。
   作为恢复高考40年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必然是一项长期的和艰苦的工程,会有一定的反复,会出现“走两步退一步”的现象。这一点从前后三批进入高考改革省份各自的措施,以及最近浙江针对新一轮考生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措施调整就可以略见一斑。比如多次考试,只有浙江是选考科目和外语是真正的两次考试,上海只实行外语两考;到了第二批试点省市,选考科目都没有两次考试,外语的两次考试有的省市则减为仅听力实行,山东更进一步,将听力的两次考试放在同一个单位时间内连续举行。这些措施使“多次考试”这一改革措施基本上走了回来。再如选考规则和措施也在不断调整,浙江是“七选三”,沪、京、津、鲁、海四省市是“六选三”,到了湖北等八省市则改为“3 1 2”。上个月浙江省出台6条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措施,语、数、外三科使用全国卷,风格清新秀丽的浙江语文卷即将消失;缩短了外语和选考科目的成绩有效期,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录取分段也由三段改为两段。这些措施,当然是根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的改进,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考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新高考”的接受度。这说明我们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目标的高考改革,最终面对的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传统选拔思维,而这种认识已植入到了社会大众心理意识的深处,打破“唯分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到,也不是仅仅在考试招生领域进行改革所能实现。因此我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全社会调整对高校选拔、中学评价方式的认识,深刻认识到高考改革面临的复杂形势,做长期攻坚的准备,才能成功“涉水闯滩”。具体的措施建议,我曾专门写文章讨论过,这里不扯太远,回归语文高考问题。
   杨怡:具体到语文高考,它在改革中受到什么影响?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
   胡向东:语文在本轮改革中成为三门高考科目之一,而且在科目改革设计中被推到了“C位”。首先,“新高考”模式将“加持”语文地位。本轮高考改革,关键词是“两依据,一参考”,即高考录取依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计入高考成绩的科目有三门: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他科目物理、化学等,各100分)。数学不再分文理,外语可两次考试(将来还会与等级考试对接)。如此以来,数学不分文理,势必会降低难度(实际上也已开始降低了),因为原本分为文、理两种的数学,在难度上差异较大,要照顾到约占2/5的“文科生”(应为偏文科的学生,为便于理解,姑且仍用这一名称),理应降低难度,方可使成绩趋于正态;外语多次考试,相较而言也将降低学生的心理难度。而语文,则会进一步提高考查面的广度和深度,其区分能力将大大提高,其在高考科目中的权重也由此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前司长王文湛在媒体上表示:“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外语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也会增进语文权重。随着新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为语文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迫切要求语文课程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的积累、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发挥作用。这实际上充分考虑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特性,进一步将语文素养视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高考,因此成为热点中的焦点和焦点中的难点。
   杨怡:高考改革的推进之难,我们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也有体会。目前的改革似乎重点在推进考试内容的改革,这是不是也可算作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标志呢?
   胡向东:是的。多个政策性文件都在强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考什么始终是高考改革的根本问题所在,是贯穿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始终的重要改革。对考生和教师来说,最敏感的问题永远是考试内容的变化。尤其是在招生计划和录取机制改革基本定型之后,考试内容这一高考改革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改进的部分浮出水面,正在加快速度推进。一是建立高考评价体系,已于2019年12月发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二是重点把握高考的核心功能,科学设计和选择考试内容;三是建设现代教育考试国家题库;四是从管理机制上来说,新高考构建“全国高考统考 地方学考选考”的科目命题机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将负责全国统考科目的命题,各省负责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如此形成分层、分科命题的格局,对各地命题能力建设既是考验也是一种促进。所有这一切,总体目标是使我们国家的考试更具科学性、公平性和公信力。
   二、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四个走向
   杨怡:那么具体到学科,您认为语文高考内容改革有什么样的走向或者说动向呢?
   胡向东:語文高考的考试内容改革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或者说是呈现出四大走向:第一,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涵化;第二,传承理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三,增量提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第四,增进语用,突出情境设置考查创新能力。这四个方面,有的已突出表现出来,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的属于慢慢地改、悄然地改,如“增量提速”。
   第一个走向:立德树人,加强核心价值观涵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母语考试的语文高考,以其“润物无声”的独特方式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的,是其天然的优势。这个走向强调的是语文要全面完成学科应该承担的德育任务。语文学科德育,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阅读材料、写作引导等测评考生的德育认知,间接体现考生的道德水平或者所受德育的水平。如精选命题素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正向思考,发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价值引领作用。二是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含于考试要求甚至考试规则中,用隐含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隐性德育。如灵活运用祖国语言,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等,客观上能够促进考生优秀品格的养成。
   杨怡:胡老师我打断一下,记得您以前跟我们上课时讲过您的观点:用纸笔考试的方法是难以考察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我们现在强调在高考中“以文育人”,一次考试能够带来多大的道德水平提升?会不会带来负面效果?
   胡向东:你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也是考试研究领域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我仍然认为用一次性考试特别是纸笔测试,是难以考查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这是从无数事实、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汉代实行察举,魏晋推行“九品中正制”,都希望通过考核(广义的考试)观察推举选拔人才,但却因种种原因逐渐走上“门弟取人”“以名取人”的歧途,最终得到的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结果。左雄改制后,开始“以文取人”,科举定制后,更是逐步走上了用对道德思维的测评替代实际品德的考量之路,唐代还有“行卷”“温卷”,考官除了考场作文之外还考量个人道德、才情与声名;但从宋代严格科举管理开始,“以儒家经典为内容,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应试者开始做“道德文章”,“寓德于文,以文为定”,考官则通过评阅答卷反映出的道德水平,推断考生的道德水准。这个转化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人类用纸笔测试来测评道德水平的无力与无奈。你记得吗,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中那个考官就公开宣称:“况我奉命在此衡文,并非在此衡人。”所以我说,如何用考试的方法对人的道德情况、人的综合素养进行评定,还是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里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
   需要明确的是,语文高考强调立德树人,包括作文要求考生体现正确的价值理念,与科举要求考生写“道德文章”是有着本质不同的。高考语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整体化的考试设计、精心挑选的考试素材以及设问导向,引导包括德育在内的高中教学和学生道德养成。近几年全国卷的阅读材料选取,往往文质兼美,篇幅不长故事也小,但往往蕴含着爱心与温情。如2017-2019年全国Ⅰ卷先后选用《天嚣》《赵一曼女士》《理水》,其中那些坚持梦想不忘初心、坚忍不拔一路前行的励志故事,无不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向引导。这些指向明确的主观性努力,在客观上起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然,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开拓创新,通过解放思想和发展考试技术,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效能。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在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建立上,我用了“涵化”一词。涵化有教化之意,指的是人在一生中通过学习而获得在其文化中的适应能力的过程。我认为哲学家汝信对其概括更为明确到位,他认为涵化是前代人吸引、诱导并迫使后代人采用传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语文学科新高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一个“涵化”的过程,就是要通过“规定动作”,用过硬的命题措施和巧妙的命题技术,引导考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家国情怀、社会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涵育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第二个走向,是“传承理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语文高考是规模最大的母语考试,需要以语言文字凝聚文化自信,勇敢地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捍卫母语的责任。而以优秀古诗文为代表的语言材料和文化知识,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内在的运用规律,又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一方面,语文高考可能会逐步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考查比重和范围。去过台湾或者与台湾学界交流较多的人都有共同感受,在台湾文言和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使用,较大陆更为有效。台湾的学测语文卷满分108分,但古诗文部分占到了54分,足足有50%。而全国卷古诗文阅读默写部分只占总分的24%左右(35分)。现在2017年版新课标中将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到72篇,统编版教材也增加了相应选文比重,这些变化都将最终体现在高考语文试卷的改变上。在考查内容范围方面,也将逐步扩大。不仅考查古代诗文的阅读、理解、背诵、赏析,而且考查古代哲学思想、文学流派、诗文理论、历史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在考查方式方面,语文高考将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贯通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你看2017年北京卷第三大题,以题组形式呈现(第15-18题),要求鉴赏王维的《晓行巴峡》,第15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第18题用默写方式考查考生积累,属常规命题方法。重点在第16和第17题,比较巧妙,代表了某种发展方向。第16题考查写作方法,但大大扩充了考查范围,题面是这样的: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这样考查考生的古诗文素养,展现了足够的开放度,但目标又十分集中。4个选项源自4首唐宋诗,又多是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曾选用的,或是各种测试题、练习题中的常客,考生不陌生,但考的并不是大家熟悉的理解,而是写作手法,请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诗歌的共同写作手法,将积累与融通合而为一。
   第17题在传承与积累、理解与运用方面更进一步: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初中)
   玉露凋伤枫林树,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高中)
   这道题有三点值得“说叨”,或者说此题有“一石三鸟”之效。一是明确了比较的方法进行鉴赏,较之我们常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的设问方法,明显指向更为明确,给了考生一个明确的着力点,使其有了“抓手”,通过抓住“意象”“情感”等诗歌鉴赏关键之处,让学生回到了真正的鉴赏;二是从命题角度看十分严谨,给出了比较的诗句,明示了比较的角度,对考生的指示十分明确,更可贵的是充分考虑了评卷面临的困难,使制订细则和具体评阅都有据可依;三是用来比较的《水经注》和《秋兴八首》分别来自初高中教材,勾连了高中与初中、课内与课外,既考查考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古诗文的鉴赏方法,也体现出对文化经典考查的连续性。
   我们说高考语文的区分度将逐步增加,就体现在试卷中的各个角落,主观题通过明确考查内容和方式而实现评卷客观化,提高评卷精确度;内容选择上打通K12各个学段,在更大范围内考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累与融通,让考生在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度和精神特质。
   第三个走向:增量提速,增强批判性阅读和思维能力。我们进入的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日新月异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就是具备较高的思维品质,语文高考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灵活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化成效的考查;要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查中,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些变化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考语文整卷的文字量正在增大,选材范围更加广泛。在确保公平性和难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试题材料的涉及面会变得极广,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话题、不同体裁、不同组织形式的文本都可能进入试卷,几乎与我们现实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可入题。同时,阅读理解设题的目标不会只停留于要求考生理解文本的表层语义信息,而是要求能够探究文本的内涵,文本背后的隐性信息,能够结合学生的个体背景知识,在试题设定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对文本信息做出合理推论,甚至是运用文本信息去解决、探究一些思辨性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不断扩大学习的视野,重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讀速度,具备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特别是要能够依据文本类型、长度以及文本的复杂或者熟悉程度,灵活而准确地调动阅读的策略与技能,创造性、批判性地进行阅读。
   另一方面,高考语文将会进一步强化思维方法品质的考查。除了出现了直接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新题型,如近几年出现过的“材料填充题”“思维导图题”等之外,还在许多试题中突显对信息加工、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这两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直观而饶有趣味,但更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其含义清晰而又有较大的开放性,导向明确而又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考生进行主动思考。它体现了对考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水平的考查,引导考生培养探究意识,提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这道试题的导向性和它发出的信号,理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和思考。这种作文要求的并不是简单地依据材料信息进行生发议论,而是给出真实、开放的情境,并依托情境为考生提出富有意义的问题。具体说,命题者希望通过情境化的开放试题给予考生足够的空间展示自身的思维过程,当然,这种展示的机会应当是均等的——各种水平的考生都能够呈现自己的思考结果。通过观察考生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来了解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发展情况。而考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则成为问题的主宰者,他根据给定的情境,体验特定情境中的语言实践活动的真实感,并基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每位考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路径自是各不相同,对思维过程的阐述也会呈现出较大差异,并且所经历的环节与顺序更是千差万别。而这些差异正是区分不同思维品质考生的重要依据。    明确了思维考查试题的基本逻辑,我们就会明确,它是一个调动语文积累和已有语言实践经验,进行思辨和表达的实践过程。这个言语活动并非是语言知识的简单复述与输出,而是针对富有价值的问题,经过思辨形成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与个人观点。这样的试题会在语文高考中出现的越来越多。
   第四个走向:增进语用,突出情境设置考查创新能力。
   这里说的增进语用,并不只局限于加强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运用试题,而是贯穿于评价全程的理念与措施。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语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达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北师大的王宁老师也总在强调:语文教学不论如何改革,语文教材不论改换多少篇目,有一个根本的目的是不能取消的,那就是必须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我想高考语文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正是基于这种理性的认识。而在语文高考中设置合理情境,依托情境为学生提供富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感受到语言实践活动的真实感,在“高仿真”的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发展状况。这种情境化设计能够在有效突出语文课程实践性特征的同时,有效强化学生语言实践运用的意识,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场所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并不局限于课堂,并不仅限于课本。这才是高考评价体系“核心价值”之“引导教学”的真意所在。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题开展情境化设计的情况看,题型改革明显把情境化设计作为考查语文知识、能力,反映学生语文素养,体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更是明确将“情境化”作为载体来实现相关的命题理念。试卷中题型变化也从自发性的外化呈现,逐渐提升为理念遵循和自觉实践,说明语文教育理论界在这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共识:语文高考将更为强调在情境中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探索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总体来说,语文试题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杨怡:为有效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其“说明”。能请您谈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高考评价体系”,又应该如何去落实“高考评价体系”吗?
   胡向东:好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个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指的是高考的核心价值,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官方解读中明确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定位——新时代深化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进行高考内容改革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它明确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点明了高考内容改革的几个重要着力点:将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有机结合统一在选人育人的根本任务上,增加试题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既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成的教育目标,也是考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必要基础,是高考考查内容的重点。简单地说,这个评价体系既是高考试题命制的“施工设计方案”,也是高考试题的使用说明书。
   这些年我走访过一些高中,发现有些一线教师忙于埋头教学和备考,还有一些教师认为那些重要文献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高中育人方式的意见等等,是教育局官员、校长们才应该关心和学习的,自己只关心教学和必备内容就行了。这种“低头拉车”较多、“抬头看路”很少的现象,正是我们的教学和备考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認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应有的重视。从考试内容上讲,它将是下一步制订“命题标准”的依据。其中的“四层”,是确定语文卷考查内容的依据,而作为考查内容的主体——语文关键能力,“体系”明确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三个方面的能力构成;表达能力则包括语言策略与技能、写作能力两个方面。这实际上明确了语文高考考查内容的主体是什么,并进行了能力考查点的分解,应该说对我们一线教师把握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实质与走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考查方式上看,“体系”对“四翼”的阐述,则明确了如何发挥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通用性的考查路径。而这些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都将以“情境”为载体来实现。说白了,它就是告诉你高考将会怎么考、考什么的,就是告诉你语文命题是遵循什么原则、以什么作为内容架构、按照什么方法去命制的。一线教师如果能够深入学习和理解“体系”,并将它有效地与教学和备考相结合,明确自己教学的重点和需要改进之处,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备考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杨怡:2017年,您在《中国考试》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高考改革的前沿论文《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考查原则与路径》。在这篇文章中,您提出,“高考语文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不是通过几道题目就能实现的,必须基于一体化的整体考试设计”。而有些研究者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题目进行单向度的关联,比如认为高考文学类阅读题更多涉及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考核,古诗文阅读题更多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考查。在您看来,这样理解核心素养在高考语文的考查是否全面?您提出的“一体化的整体考试设计”又该如何理解?    胡向东:2020年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课程标准虽然将学科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但也特别强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因此高考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也是综合性的,很难具体将某一试题与某一素养要求进行对应。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高考语文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不是通过一道大题几道小题就能实现的,也必须基于一体化的整体考试设计。首先,需要建立考查核心素养的整体意识,以“问题化”设计为导引,通过情境设计,把核心素养要求细化为具体的能力考查点,分布渗透到材料阅读、思维过程、文字表达之中,将它与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等结合起来考查。其次,在整体设计前提下有所侧重,就像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一样,以整体性考试设计为出发点,整合考试内容、考试情境设计,通过考试设计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意识,让考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思维能力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第三,提升试题考查能力。如高考语文中的阅读理解,其简答题往往多为复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这种试题利弊均有,其利在于命题工作难度小,其弊端则更明显:一是因标准模糊而不利于评卷,二是复述和概括只是一种比较低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一直用了这么多年?这与命题者选文原则有关,因为阅读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这使命题受到限制而只能在评价和复述等“正向”的试题范围内“打转转”。如果我们尝试选用一点瑕瑜互见的文章(文段)的话,那么命题考查的“场域”便会扩大,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纠正不正确的观点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评鉴水平,也可以通过改写原文来考查学生更高层次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关键是,它们都是从应用的角度将学生的能力考查具体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应对语文高考内容改革的建议
   杨怡:高考语文命题的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您对一线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备考有什么建议呢?
   胡向东: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一方面凸显语文学科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高考评价体系“一核”中“引导教学”的理念所指。一线的教学与备考,应该高度关注这些变化,更新理念,聚精会神地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我想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关注和研究高考变化。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考的根本任务。有人认为说起立德树人感觉比较“空”,其实一点也不空,高考评价体系已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融入考试的各个环节。具体在内容方面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考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高考的强大导向,促使基础教育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高考评价与基础教育教学一起形成德育合力,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从而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语文来说,会特别强调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着力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会注重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今融通,引导学生增加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会以科学选材、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核心和关键,将课程改革理念和高考改革理念对接,着力探索完善评价人才的方法,提高试题的区分度,并吸收中外优秀评价方法精华,设题情景化趋势更为明显,等等。对这些变化,我们的语文教师不仅要高度关注,还应加强分析和研究,关注新时期高考“引导教学”核心功能的发生发挥机制,增强以考促学的主动意识。无论我们对当下高考改革的认识是深还是浅,是快还是慢,是到位还是缺位,新時期高考改革的这些引导作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是一种趋于加强的存在。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这种引导作用,加强和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备课中落实相关内容和训练。
   二是强化关键能力的培育。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正逐渐步入高潮。它以核心素养为纲,强调培养学生必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特别是学科关键能力,在不同时代内涵是有所不同的。例如作为语文关键能力的阅读能力,因为信息时代的要求变了,它也就发生相应变化: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阅读也不会局限于单一种类,复杂文本、多类型文本的综合性阅读分析会成为教学与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学要在这一转变中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推进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在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才是制胜法宝。我们常说“语文生活的外延就是整个生活”,世界有多广阔,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整个世界都是语文课堂。要鼓励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在读、写、讨论、体会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语文学习体现出时代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备课的定位不仅应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在“素养”层面。力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达成。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提高学习和备考的效率。
   三是注重思维训练与提升。新课标在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概括中,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高考语文特别是作文考试,越来越重视理性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等“高端”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力度,着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观点、自主分析,通过缜密的推理解决问题。阅读和作文备考中,技巧训练是必要的,但仅靠技巧是不可能做好阅读试题、写好考场作文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设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出问题,验证其合理性,并通过检测、补充、讨论、修正,提升观点的水平,进行新的思维创造。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活动,这种学习才是有效的,才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此同时,在写作训练中,还要关注时代变迁,关注社会发展,关注身边生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加强问题意识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表达,真正写出有识见、有思想、有感情、有分量的好文章。
   四是加强教师教研共享式协作,有效配置教育资源。由于新高考改革将带来学生选科考试、走班教学,学生分科教学和分层教学的需要会大大增加,一些学校对语文课的分层教学也在进行探索。一方面,学校需要在不大量调整任课教师数量的前提下,高效地调配师资,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语文课程学习需求。同时,需要通过加强培训、合作教研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高考改革形势下,如何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教育教学变化,需要教师吃透改革精神,加强教学研究,抓出教学特色,体现出本校教师独特的专业价值,体现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管理层面,可以不具体管理教师专业研究的内容,但需要加强教师专业研究的组织协同,避免老师在专业研究上的重复,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研究成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推广运用。
   [本文系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我国中小学生写作能力评价及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DI135-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CCNUTE2020-02)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读书习惯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的。教师自己不阅读,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教师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很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读书,将引入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教师读书的现状及反思  (一)从教师自身读书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比别的群
散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研习文本到挖掘深意,对散文的学习是一个步步深化、不断攀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情感世界、价值观的开拓和形成,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地完成散文教学过程,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这一特点是重要突破口。  一、形散  (一)散文自身特点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中提到“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童
纵观近五年的上海市语文高考作文,从题型上来看,都属于材料作文,而且材料本身都具有一定的观点性、思辨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给材料的基础上,既没有现成的题目,也没有规定的话题,但是写什么必须自己从材料中去发现、提取、演绎等。与命题作文相比,其审题和立意的难度有所加大,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笔者通过比较研究后发现,对于思辨性材料作文,其一般都会呈现出
《永久的生命》是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5课《散文二篇》中的第1篇,作者是著名作家严文井,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生命时间观来对生命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沉思,把生命放在有限与无限之间、静止与运动之间、毁灭与永存之间,进行哲思阐述与由衷慨叹,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导向,要热情地讴歌永久的生命,赞美永久的生命,以提升人们的思想与精神境界。  一、生命在有限与无限之间  生命时间观是中国文
阅读教学组织有追求答案的倾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被动,且不乏“抄”来的答案或结论。学生表达机械,言语停留于已有水平,言语经验没有改善。高中新课标倡导“自主”“主动”的语言实践,本文以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为例,针对阅读教学中学生表达不足的问题,提出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表达,探索学生主动表达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实现有效“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建构现状  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十八岁出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语文课标2017年版”)的颁布实施,“学习任务群”再一次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和教学探讨的热点。“学习任务群”“教什么”和“怎么教”,困扰着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也吸引着较多的研究力量。其实,在理清“教什么”和“怎么教”之前,有必要弄明白“为什么教”的问题。因为,“为什么教”(学习目标)是“教什么”(学习内容)和“怎么教”(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