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混合性谱系激酶-1(MLK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特点,探讨MLK1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的376个分析中检索MLK1的分布,在20个涉及胃癌的分析中研究MLK1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异性表达;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中,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875例胃癌患者组织中的MLK1的mRNA
【机 构】
:
绍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12000,绍兴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312000,绍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12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混合性谱系激酶-1(MLK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特点,探讨MLK1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析其与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在Oncomine数据库中的376个分析中检索MLK1的分布,在20个涉及胃癌的分析中研究MLK1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差异性表达;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中,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875例胃癌患者组织中的MLK1的mRNA水平对胃癌患者多种生存的影响;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7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新鲜标本,并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LK1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患者基本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在Oncomine数据库中,胃癌组织的MLK1的表达水平是胃正常组织中的3.104倍(t=4.709,P<0.05);胃癌组织中MLK1表达较高的胃癌患者的总生存(OS)、疾病进展后生存(PPS)、首次进展后生存(FP)显著低于MLK1低表达胃癌人群[风险比(HR)=1.89(1.58~2.27)、1.8(1.43~2.28)、1.85(1.49~2.31),P<0.05];MLK1表达较高患者中,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较低(χ2=4.208,P<0.05),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χ2=6.299,P<0.05),局部浸润也较深(χ2=9.25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LK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癌组织MLK1高表达患者的生存较差,MLK1与胃癌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深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4~5岁曾患热性惊厥(FS)儿童的认知功能,并评估复杂的、反复发作的和早发型/晚发型FS的严重程度。方法该研究包含了73例来自瑞典哥德堡儿童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4岁儿童群体,均曾患FS。评估他们的总体认知能力、视觉记忆和注意力,并与20例来自同一医疗中心年龄相仿的无FS儿童进行比较。结果73例儿童中有2例曾诊断为智力障碍(ID)(1例轻度,1例中度),另2例儿童的测试结果符合轻度ID。早
儿童慢性腹泻会影响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儿童生长迟缓和发育不良,诸多原因可导致慢性腹泻的发生,寻找病因是治疗的前提。最新研究将儿童慢性腹泻分为获得性腹泻和先天性腹泻病(congenital diarrheal disorders,CDDs)。CDDs根据其病理生理的特征可以分为肠上皮营养物质或电解质转运障碍、肠上皮细胞酶缺陷和代谢紊乱、肠上皮细胞分化和极化缺陷、肠道内分泌细胞缺陷和肠道免疫应答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是一种新兴的治疗药物,通过序列特异地与疾病相关靶基因信使RNA结合,改变或减少靶基因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ASO药物具有特异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罕见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炎症类疾病、感染性疾病及代谢类疾病等的治疗领域。基于ASO的序列和化学修饰的改进,近年来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过敏性疾病是常见的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过敏性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治疗的药物部分需要长期应用,所以寻找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尤为重要。褐藻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植物褐藻中的以间苯三酚为结构单元的植物多酚,具有抗凝血、抗病毒、抗氧化、抗过敏、抗癌、消炎和抗肥胖等多种生理活性。该文针对海藻提取物褐藻多酚的抗过敏机制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外泌体环状RNA circCD2AP在胃癌患者血清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就诊的已确诊患有胃癌,且未接受过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及50名健康者在该院体检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提取胃癌患者及健康者被提取两组人的血清外泌体总RNA,反转录后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22-3p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靶向关系,分析其对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人正常成骨细胞株NHOst、骨肉瘤细胞株U20S(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细胞株中miR-22-3p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22-3p与eIF4E结合情况。建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miR-
目的探讨单髁置换(UKA)和胫骨高位截骨(HTO)应用Tomofix内固定治疗单间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关节科收治的确诊为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年龄随机平均分为UKA组30例与内侧撑开胫骨高位截骨Tomofix内固定治疗组30例,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对比其病例特点、术前及术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前及术后
目的观察靶向干扰Twist基因对肝细胞性肝癌Smad3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wist通过Smad3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癌中EMT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各30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Twis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888-3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表达及对细胞恶性表型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4月白求恩医院行手术切除治疗的68例ESCC和癌旁组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ESCC和癌旁组织以及细胞中miR-888-3p表达,将抗miR-NC、抗miR-888-3p转入细胞,分别记为抑制miR-NC组、抑制miR-888-3p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22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21的表达水平。在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建立miR-221沉默细胞株(miR-221沉默组)和对照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