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p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动力源。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教师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探索多种有效的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教育学家布鲁纳所提出的教学原则,第一是动机原则,学习动机是确定学习方向、推动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标,以及保持、强化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其他外在动力、动机的内化[1]。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关学习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对学习效果起最终目的的是学习者本人,因为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习者本人的事情。即使在同一起点和同一教学条件下,学习者的最终与阶段学习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主要是学习兴趣造成的结果[2]。学生的兴趣有的是自发的,有的是学习中培养的,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行动,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源或原动力,能决定学习强度和维持学习的力度。学习兴趣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成为积极探索知识奥妙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倾向,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这一最活跃的因素活动起来,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不竭的动力源,学生的创新学习才有原创性,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生物化学是农林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较为抽象、复杂和深奥,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该课程多怀有恐惧、厌烦的心理,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应探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多种有效的措施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
  1.教师要有幽默感。
  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充满感召力,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经久难忘。相反,枯燥呆板的教学方式最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导致学生上课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要想以生动活泼、幽默的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教师必须有幽默感[3]。首先,教师要转变观点,提高认识,深刻意识到幽默感对教学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个性不开朗的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当然,这种改变不仅对教学有益,对个人生活也是很有益的。其次,教师平时应积累一些幽默的素材,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趣的实例、笑话、故事、谜语、比喻等,以备课堂使用。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大笑一次,那么他算不上称职的教师。幽默风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为师生的教学工作增加趣味。
  2.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实际,采用一些课程内容相关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进行讲解,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避免纯理论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当讲解到三大物质的营养作用时,考虑到学生对身材高矮很有兴趣,我引用了日本川烟博士的长高食谱。讲解到维生素D的作用:维生素D能促进动物对钙、磷的吸收,促进动物骨骼的发育时,我就联系到哈尔滨制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的广告词:“盖中盖”含有骨骼对钙质吸收的促进剂。而这种促进剂就是维生素D类。并指出:巧妙地运用某些生化知识于实际生产,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恰当地运用某些生化知识于个人生活,可以改变个人的体形和体质。这使学生喜欢并进一步重视对本课程的学习。此外,密切联系当前最新科技成就,展示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景,可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课堂教学要有启发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讲授书本知识之前,应提出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要带有思维性和启发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中,在他们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在讲授水和无机盐的代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剧烈运动后不宜喝大量白开水?人在严重脱水时为什么要注射生理盐水?在讲授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联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和尚吃素,为什么会有许多胖和尚?
  4.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可以将图形、音像、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融为一体,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动态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4]。生物化学中有许多内容是很抽象的,难以用语言与挂图表达。而多媒体采用三维动画对物质代谢过程模拟,可将其转变为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教学直观、生动、灵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避免枯燥,激起并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的设计应突出重点和难点,以及无法实际观察到的教学内容,比如: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
  5.采用“换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部分章节的教学。
  对于部分难度小或者与生活实际联系近的章节,教师可采用“换位”教学方式。由于学生厌倦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换位教学方式对他们而言是新生事物[5],并能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学习兴趣极大提高。比如在讲解“维生素与矿物质代谢”部分内容时,我采用换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讲解,每3—5名学生组成备课小组,共同查找资料、相互商讨,针对某个章节的部分内容写出讲稿,然后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所授课的内容进行点评,即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6.常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赫洛克(Hurlock.E.B)的实验说明:对于学生来说赞扬能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而批评指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观察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优缺点,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当看到他们有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当然,评价必须公正、客观,否则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良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合理运用,我在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态度由恐惧、厌烦转变为喜爱,课堂上积极认真,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类作业。在“换位”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备课、讲解与听取教师的点评,使认识过程分层次逐步深化,对相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远高于听教师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深入透彻,融合贯通,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随着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不断提高。特别是换位教学模式的开展,更有效引导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了能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或者加深对某些自己特别感兴趣知识的理解,拓宽相关知识面,学生常主动地到图书馆借阅专业图书、期刊,并和同学及教师探讨相关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逐渐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3.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性格变得更开朗,教师对教学理论的认识与教学技巧不断提高。通过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掌握了先进教学手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成为愉快的心理体验过程,师生关系融洽,教学进入良性循环。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对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学生就会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积极地、自主地学习,可显著地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娄延常.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复旦教育论坛,2002,(2):68-71.
  [3]东凤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效果[J].2004,(2):64-65.
  [4]莫小卫.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2004,(2):51-52.
  [5]杜雪艳.换位教学与素质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4.1:47-48.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作者研制的两个并联机器人,压电陶瓷驱动六自由度超精密并联微动机器人和六自由度共水平面输入精密并联微动机器人,它们可分别进行小范围的超精密和大范围的精密的操
会议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验证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
针对目前水力膨胀式套管外封隔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研制出φ140mm压胀式套管外封隔器。该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坐封成功率高,能可靠封堵固井后环空高压油、气、水混窜,防止固井后管外
《燃烧与灭火》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学生有着丰富的常识,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并以此为阶梯,回顾灭火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灭火的原理和
摘 要: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特点、模式,以及实施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特点 模式 案例    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学习的主要模式是“讲解—接受”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见解
会议
精细化工许多产品或原料都属于难分离、热敏性物系,且对其纯度、颜色、香气等都有严格要求。当前,波纹填料真空精馏塔装置适应这些需要,已在为工业分离提纯的主要方法,该文阐述了
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试剂有不少是易燃的、强氧化性试剂,还有些相互接触就发生剧烈反应而起火或爆炸的试剂。在实验操作时,师生往往要用明火加热或使用电器设备,如果实验时粗心大意或不熟悉试剂的性质和有关的安全知识,就会造成事故。我在中学化学实验室工作多年,觉得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非常重要。这里我就化学实验室火灾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谈谈一些看法。  一、原因  当可燃物达到着火点遇到助燃物就着火燃烧,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