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035年的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海河流域水安全是“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着眼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发展需求,分析了现阶段海河流域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数据模拟预测了2035年海河流域水安全发展趋势;据此提出了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的总体构思:对照“十四五”时期的治水目标,落实“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治水方针,突出水资源承载力在水安全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强化水生态保护措施来提高海河流域的水安全保障能力。从科技角度出发,提出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新策略,保障饮用水安全并提升水治理能力,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格局并保障水生态健康,建立水灾害预测与应对机制;着重发展水资源系统调配与高效利用、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综合治理、流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水灾害防控与应急等能力,高质量建成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体系。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常态。但随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和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环境中不断被检出,新污染物正逐步受到广泛的关注,壬基酚作为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也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系统地概括了我国水体中壬基酚的环境行为和暴露水平,并基于风险商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对壬基酚可能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壬基酚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正>2019年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2022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全球每年有大量塑料排入环境,并在大自然中不断破碎与降解形成微塑料,由于其颗粒微小且吸附性能强,致使其毒害效应更加突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已把微塑料列入全球性新污染物。
期刊
【目的】磷的形态影响着其施入土壤后的移动分布。研究滴灌施肥中不同水溶性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和利用,为滴灌玉米生产中的磷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新疆石河子市实验站开展滴灌玉米田间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共设磷酸脲(UP)、磷酸二氢钾(MKP)、聚磷酸铵(APP)、磷酸二铵(DAP)、磷酸一铵(MAP)、不施磷肥(CK)
红色家书是革命先辈们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党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英勇奋斗的历史见证。红色家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革命理想、淡泊明志的优秀品质、正己修身的远大志向、砥砺奋斗的拼搏精神、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高度自觉的律己意识。红色家书是我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初心使命、在新征程走好赶考之路的鲜活教材。
腹腔肿瘤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常伴有肿瘤细胞残留、组织创伤等问题,进而引发肿瘤复发、组织粘连以及创面愈合问题。临床上通常在术后辅以全身化疗或放疗来清除残余的肿瘤细胞,但疗效低且伴随着严重的全身副作用,对于腹腔粘连一般使用物理屏障来减少粘连的产生。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水凝胶可用于肿瘤术后局部化疗,水凝胶可以将药物直接锚定在目标位置,避免全身化疗毒副作用,但其不能实现精准可控的药物释
水中亚硝酸根(NO2-)能在紫外光(UV)激发下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氮氧活性物质(RNs),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然而该反应过程中的共存因子影响、氧化组分相关关系及副产物毒理学等方面研究比较有限.基于此,本文采用UV/NO2-体系对典型新污染物(ECs)进行降解,并研究体系反应机制和新污染物环境归趋.实验结果表明,UV/NO2-体系对双酚类、磺胺类、非甾体类、氟喹诺酮类和染料等14种新污染物都
德国明斯特大学天主教道德神学教授布鲁诺·舒勒,是相称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最重要的伦理学贡献,是以天主教的视角分析了义务论和目的论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善的目的与恶的手段的关系、直接行为和间接行为之区分的重大道德意义,以及对双重效果原则的重新思考。舒勒的相称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天主教伦理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环境中多环芳烃衍生物(SPAHs)来源广泛,具有“三致”效应,毒性与PAHs母体相当甚至高于母体,是一类具有较高风险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大气和表层水体等环境介质中,光化学降解是其重要的消减方式。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发现SPAHs在来源、分布、行为和风险研究方面与传统污染物PAHs相比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总结新污染物SPAHs的环境分布特征与光化学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3类SPAHs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我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先后经历了污染控制、环境质量标、环境风险管控等发展阶段,已形成一套具有我国国情特色的成熟标准体系框架. 为探究过去30余年相关标准的发展与演变特征,以200余项国家、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文件作为研究对象,绘制标准体系发展历史图谱,对比分析国内外标准制定现状,重点分析得出现阶段标准制定的领域热点,提出了适合我国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体系的完善方案和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目前
我国对常规污染物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以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为主要来源的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仍然较为严峻。当前我国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中缺乏对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的要求,对于现有化学物质的环境风险管控还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未来环境法典中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立法应当坚持风险预防原则,但风险预防原则并不以追求“零风险”为目标。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立法总体上应当遵循“风险筛查→风险评估→风险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