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改革策略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考改革的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应随之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能力发展的全新需求,促进现代英语教育的革新发展。对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可知,其中存在教学方式陈旧、汉语辅助教学严重等问题,这些均是教学改革的重视要点。以下分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问题,并探究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英语课堂;高中
   高中英语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但在以往教学环境的影响下,高中英语课堂的效果较差,无法充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重视改革,但在教学改革之前,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分析掌握英语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教学改革出发点,保障教学改革的效果,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完善。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汉语辅助教学严重
   汉语辅助教学在当下的高中英语课堂中仍十分明显。为保障学生目标语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教师以汉语为课堂辅助语言,且汉语在课堂内的出现比例更高。这一方式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理解了语法概念,但因汉语思维的影响,再次为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困难,让学生以汉英对比思维开展英语学习,降低了其对英语思維模式的理解和感知,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陈旧
   教学方法陈旧是当下英语教学中的另一大普遍问题。为保障教学效率,节省时间,很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日复一日地采取单一方式,即由教师对语法词汇等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可知,该方式虽能保障教学进度,但因教学刻板性的影响,让更多学生丧失了英语探究积极性,也因教学生动性不足,影响了他们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
   (三)学生参与性有限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忙于讲解,学生忙于听课和记笔记。在该种模式下,教师往往讲得“面面俱到”,生怕遗忘某一知识点,学生也听、记得十分勤奋,生怕忽略学习重点,然而师生双方均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科目的特征,忽视了英语学习要重视运用的要点。在该类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让更多学生失去了口语锻炼、思考探究的机会,教师也无法掌握更多学生的学习问题,堪称是一举多失。
   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探究全新的英语教学方式
   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是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读、写的特征,笔者认为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语言情境,为学生展示发音纯正的视频,锻炼学生听力,为其口语表达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可改变以往课文默读、教师范读等模式,以课文音频改变学生的文本阅读模式,实现其听、读能力的发展。最后,传统写作活动具备较强书面性,趣味性也偏低,为此教师可对写作环节进行创新,以辩论赛、故事会、探讨会等活动代替,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在该类活动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高中英语教学中总复习十分重要,是师生双方共同查漏补缺的过程。在以往教学中,总复习时笔者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问题。但在近年来信息化教学的广泛应用下,笔者发现可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复习资源。于是笔者在班级微信群中发布了高中英语知识点课件组,在本组课件中涵盖了重点词汇、高级词汇、重点词组,以及高级句型结构等知识点,笔者在授课中也会挑选部分课件为学生展示讲解,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自行进行复习,并结合个人问题开展针对性复习,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重视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十分重要,而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一般体现在师生互动中,因此教师要利用合理互动问题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内交流机会,以此为教师的教学反馈提供收集渠道。此外,学生参与度还体现在生生互动中,生生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互相解决问题,也能充分引导各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氛围,一般在课堂导入、重点讲解及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可设计小组合作等活动,但要注意为学生设计探讨目标和问题,保障生生互动有效性,改变以往学生参与度低下的课堂状况。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关系着英语教学质量,关系着学生英语兴趣的发展,在新时代下,英语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在于对以往问题的修正,为此英语教师要及时总结现有教学的问题,以其为改革出发点,在实践中逐步改进,促使英语课堂模式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叶明春.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7(6):88-89.
   [2]王丽娟.浅谈职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7-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师生的教学预期。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的策略:提升参与度,落实学科素养;活动演绎内容,助力知识活化;巧设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素养;结尾承上启下、画龙点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各要素合理安排,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案,体现为教
摘 要:在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做错题是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分析、解答,有针对性地逐渐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学生也应该学会从自身做错的题目中进行反思与分析,以发现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的数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错误分析;策略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初中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认知还不够全面,在做题过程中易出现较多的错误。因此,在初中的数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事业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实行了多种调整和改革措施,以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高中物理是一门训练学生思维的学科,它的理论知识通常比较抽象,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相对困难。对新的物理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数字化;教学   近些年来,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改变了传统教
摘 要: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现代教学方法加深高中生对诗歌的感悟,在提高诗歌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高中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转变传统“唯分至上”的教学理念。高中语文教师要认清目前高中诗
摘 要:多元化教育理念的实质是扩大教学视角,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兼顾教学公平。在多元化教育理念指引下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博采众长,不拘泥于课堂,同时多倾听学生的声音,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自我。分析了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多元化。   关键词:上课形式多元化;评价多元化;有教无类   初中语文对高中语文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阅读分析到古诗词理解再到文言文理解及作文写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学习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一些学生在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初期,数学学习成绩严重下滑。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高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衔接工作的优化策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度过从初中进入高中的过渡时期,使其更快地适应高中学习节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论述了优化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优化策略   高中教材在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落实生本教学理念,要把握学生实际水平,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以“圆周角”教学为例,以学生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为基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学技术开始进入教育领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助力。微课作为一种受关注度较高的现代教学技术,也受到了大范围的接纳,其自身的优势也在不断展现。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微课的授课时间相对较短,并且目标比较精准,适用于小学生。基于此,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入微课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教学作用   近年来,我国逐渐进入信息时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由于受到以往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解题的方法技巧等,而缺少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基于此,主要研究高中数学课堂中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教学策略   反思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进行分析和判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持续投入,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仅能打造农村高效课堂,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理解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农村地区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角度论述了信息技术在农村学校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广大农村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对策   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