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分析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有效率
  在妇科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多发作于生育期妇女,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紊乱、子宫增大、子宫压迫等[1],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本院妇科的临床工作者,给予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效果显著,先将资料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39~61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5.19)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75±1.54)年。实验组的18例患者中,单发性肌瘤34例,多发性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29例,浆膜下肌瘤11例。对照组的40例患者年龄在40~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1±5.21)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64±1.49)年。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单发性肌瘤33例,多发性肌瘤7例;肌壁间肌瘤28例,浆膜下肌瘤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生产厂家: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8)进行治疗,口服给药,10mg/次,1次/d,连续给药3个月[2]。
  1.2.2實验组
  实验组患者在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生产厂家: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0.31g/粒),4粒/次,每日3次,连续给药3个月。
  1.3评价指标
  本次临床研究分析将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用药前缩小30%及其以上;有效: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用药前缩小10%以上,但<30%;无效: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较用药前缩小<10%,或子宫肌瘤体积有所增大[3]。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请参考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目的而言,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量多、恢复速度慢等缺点,手术费用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药物治疗仍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药物,能够抑制孕激素形成、卵泡发育,降低孕酮活性;有效降低肌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水平,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4]。桂枝茯苓胶囊的主要成分主要是桂枝、茯苓、芍药、牡丹皮等;其有效成分能够发挥出祛湿化瘀、健脾扶正、消肿祛瘀的作用[5]。临床研究指出,桂枝茯苓胶囊能够调节子宫肌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一芳,赵紫榆,王晓临.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120例子宫肌瘤的疗效[J].职业与健康,2013,01:122-123.
  [2]沈秀妹,唐婷玉.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07:83-85.
  [3]李笠,高树苓.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01:62-65.
  [4]覃伟玲.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6:65-66.
  [5]伍艳芳,何凌.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6:3146-314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应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措施。方法 搜集我院2010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137例使用头孢菌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搜集的137例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如下:药物过敏39例,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研究灵芝液体发酵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以纤维素酶提取灵芝液体发酵液提取物,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对糖尿病小鼠进行灵芝发酵液提取物灌胃30d。然后检测其器脏比值和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结果 随着灵芝发酵液提取物浓度的递减呈递增的趋势,其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有明显降低。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妇科千金片治疗,治疗组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盆腔炎效果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 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和单纯氟比洛芬酯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和术后12 h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观察组于气腹建立后向胆囊表面、胆囊床、肝膈间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提高翁沥通胶囊的质量标准,建立翁沥通胶囊中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 (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溶液(65:35),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5℃ ,载气流量:2.3L·min-1。结果: 采用该方法测定贝母素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评价氢化可的松联合替扎尼定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氢化可的松片(20 mg,qd)及替扎尼定(40 mg,tid)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淀粉片)口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讨论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消炎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胃炎通降颗粒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