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15.56)。结论 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奥美拉唑;生长抑制素;去甲肾上腺素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严重危急病症,其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人大量出血,病情十分危急[1]。若无法尽快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止血措施,可能会对病人的生命产生威胁,因此,该病病人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病人比较关注,相关医学研究者也在不斷寻找具有显著疗效,能够迅速止血的药物,为病人的下一步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我院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以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12-47岁之间,平均(28.7±2.8) 岁。对照组24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在14-46岁之间,平均(27.6±2.6) 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0例病人均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生长抑素0.25mg,首次静推,继之用适量生理盐水稀释3mg生长抑素,静脉微量泵泵入,约0.25mg每小时维持至出血停止后72小时。 奥美拉唑40mg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次/12h,持续使用5-7天;并实施补液等支持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给予口服去甲肾上腺素(24mg溶于300mL冰生理盐水),每次30mL,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至出血停止24小时后停用。对照组用法不变。治疗期间严密观察两组病人的心率、血压以及胃管吸出液体颜色等,并进行胃镜检查。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24h内病人不再呕血或便血,胃管引流液中未发现血迹,血压、脉搏稳定,白红蛋白稳定或一定程度上升;有效:用药1-2天内,胃管引流液内未发现血迹或可见淡洗肉水样,血压、脉搏稳定,白红蛋白无降低。无效:用药2天后,病人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胃管引流液仍见血迹,且病人血容量持续下降,血压、脉搏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记录两组病人的止血时间和药物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对照组45例中,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45例中,显效2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17.1±4.4)h,对照组为(33.2±6.9)h,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出现恶心1例,暂时性眩晕1例,心悸1例。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2例暂时性眩晕,心悸3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15.56),两组病人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严重危急病症,及时有效的止血能够为病人治疗疾病争取时间,对病人的预后十分重要。
  目前药物治疗方法通常采用静滴质子泵抑制剂(PPI),而近年来已有研究显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会使消化道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并且对于高龄患者或病情比较危急的患者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生长抑素是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其能够可减少胃蛋白酶、胃泌素以及胃酸的产生,以此达到治疗目的,其能够显著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流量,且不会造成体循环动脉压力的明显改变,并且在临床研究中显示采用其并不会改变出血病人的肾脏血流量,因此与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相比更加适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奥美拉唑是一类特殊的PPI,能够快速的有效地起效于胃黏膜,选择性的组织胃壁细胞的H+-K+-ATP酶系统的两个位点进行结合而阻碍胃酸的正常分泌,这种抑制作用不仅有效且持续时间较长,因此能够有效地加快溃疡愈合[4]。其还可以促进血小板发生凝集,产生凝血块,减小H+回流,从而避免胃黏膜出现糜烂和溃疡,有效控制出血,副反应不明显,价格合理,更容易被病人接纳[5]。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为受体激动剂,能够使除了冠状动脉意外的血管有效地进行收缩,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小于对照组(15.56)。说明生长抑制素联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利桃. 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 北方药学,2012,03:18-19.
  [2]杨先平. 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2,34:86-87.
  [3]葛亮,林宾,罗金丽. 胃镜下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2:65-67+72.
  [4]王莉.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度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J]. 临床医学,2013,11:7-8.
  [5]肖佐清.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2013,10:117-11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托拉塞米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呋塞米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托拉塞米注射液治疗,统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观察外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保护自体动静内瘘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30例不使用任何处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血透时间、内瘘使用、基础疾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在血流量、假性动脉瘤形成、Kt/v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应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探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措施。方法 搜集我院2010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之间137例使用头孢菌素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搜集的137例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如下:药物过敏39例,饮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 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研究灵芝液体发酵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以纤维素酶提取灵芝液体发酵液提取物,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对糖尿病小鼠进行灵芝发酵液提取物灌胃30d。然后检测其器脏比值和血液中白细胞含量。结果 随着灵芝发酵液提取物浓度的递减呈递增的趋势,其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有明显降低。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妇科千金片治疗,治疗组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消瘕散治疗盆腔炎效果显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 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选择60例择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复合罗哌卡因组(观察组)和单纯氟比洛芬酯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和术后12 h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观察组于气腹建立后向胆囊表面、胆囊床、肝膈间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 提高翁沥通胶囊的质量标准,建立翁沥通胶囊中贝母素乙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 (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三乙胺溶液(65:35),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85℃ ,载气流量:2.3L·min-1。结果: 采用该方法测定贝母素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目的:评价氢化可的松联合替扎尼定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硬膜外麻醉后腰背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氢化可的松片(20 mg,qd)及替扎尼定(40 mg,tid)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淀粉片)口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7  摘要: 目的:讨论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浅表性胃炎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6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胃消炎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胃炎通降颗粒治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