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的相关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需贯穿于课堂教学全程,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师需对此做出相关的思考和认真的探究。本文从小学语文课堂之“多学少教”相关思考值得人们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 多学少教 教学策略
  据相关信息,人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着力思考真学课堂的打造。何谓真学课堂?人们大致都是这样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习。以往的学习就不是真正的学习?似乎不可否定,学生不是真正学习又怎可能获取知识?现实却是不否定或者不予以矫正。现拙于笔端的是平时相关教学活动的思考,权且抛砖引玉。
  一、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需理念上以学生为主
  也许人们都这样考虑,平时的阅读教学谁没有确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规范化办学要求,人们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武装,有谁还不以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相关教育教学实践给人一定的思考,总感到不是那么乐观。虽然对相关的以学生为主的理论是熟记得那样滚瓜烂熟,但实际操作时是那样的“我行我素”。这就应当引起语文课堂教学中任何一个教师的警觉,既然已经确立了正确的理念,就要以正确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从事自觉自愿而带有相当主动性的学习。让小学生进行“多学少教”的语文课堂,学生多学的应当比较普遍和广泛,学生多学的时段也不仅局限在课堂,而且完全可以放在课余。我们可以将机械重复的训练剔除,让学生能够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能够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理念上以学生为主,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在内容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多学”机会。字词在句子中的意义感悟,由学生自主学习;句段方面的意义,让学生在教材文本的字里行间神游;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走进作者,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多做些知人论世的事儿;小学生学习语文,需要比较理想地走进文本,前置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多做些悉物知理的事情,如“遥看瀑布挂前川”,需要学生知道天文地理、气象气候等方面的常识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需心灵上以学生为主
  言為心声,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就是简单的言为心声,还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言行一致。在有效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在真学课堂的打造中,一般教师都意识到了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的意义。从相关角度比较真实感到小学生还是能够“多学”的,但当遇到比较具体情形尤其那些不够顺心的教学过程时,老师便是那样心急如焚,尤其在诸多“恨铁不成钢”时,就有着许许多多的越俎代庖现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感悟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感悟,学生的学变得完全意义上的少,教师的教变得完全意义上的多。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为了学生的“多学”,实现教师的“少教”,完全需要教师在心灵上以学生为主。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李吉林老师把一个个学生看成花朵。试想,如果李老师不把一个个孩子看做花朵,不利用比较充足的阳光雨露沐浴孩子,不让孩子感受到“多学”的温馨,那么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又不是教师应当所为的。所以,平时的阅读教学,不管学生遇到怎样的阅读感悟之困难,都不替代学生,而是以自己的努力引领学生。譬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小学生见到了杜甫的很多诗歌,从没见过杜甫的快诗,学生在感悟杜甫快诗时则感到不那么得心应手。当让学生走进杜甫所作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知晓诗人相关际遇后,学生的阅读感悟显得那样游刃有余。
  三、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需行为上以学生为主
  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学生进行实践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学少教”,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理念和心灵的以学生为主,更重要的是应当让学生有着许许多多的“多学”的空间,也就是在行为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尤其在平时的前置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课堂内,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感悟从相关意义上讲是不是我们还在牵着小学生走?说不定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譬如,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乃至高效,所设计的前置性学习案例有几处不在指点学生学习什么?有几处不是围绕文本内容的感悟?而且有不少文本内容的感悟多是给了学生所感悟的内容再让学生找找一些语言文字。这对学生的感悟起何作用?其实质可以充分说明其教师行为还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前置性学习,还是课堂教学乃至于一些拓展延伸性学习,教师所设计的案例都不宜画地为牢,更不能让学生动弹不得。虽然我们设计的在一定意义上让学生多学,但永远都达不到多学的效果。因此,在平时学生前置性学习中,多用一些比较大略的话语,如读着某某文本,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和大家交流什么?你还有哪些方面的不惑等。这样学生就十分自主地进行阅读,进行感悟。这样学生所感悟的内容,虽然有正确感悟的可能,虽然也是那样不着边际,但都是相当鲜活,都是相当原生态,更主要的是养成了自主探究和阅读感悟的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堂“多学少教”的思考,对于教师而言永远是无止境的。因为课堂永远呈生态型,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遇到不少新问题,应当思考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教师必须践行任重而道远前提下的多思考、多实践和多探索。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
  [2]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1.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事实证明,要想学好语文,仅靠学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便会主动阅读课外读物。随着课外阅读量的不断增长,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便能随之大幅度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够,我便向家长建议,给孩子买图文并茂的图画书。起初,学生只看图不认字,后来,他们慢慢愿意接受生字,尝试利用拼音拼读。  2.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鼓励学
摘 要: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成为改革的重点,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年級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1.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能力,而不需要老师或家长等人的帮助就能够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
火焰焊缝背面清根工艺研究是火焰焊缝清根是利用火焰为热源,使金属熔化,然后通过高压氧气的氧化和冲刷力,刨出坡口,达到焊缝清根目的的一种方法。火焰焊缝背面清根工艺研究是为了
摘 要: 文章立足于课程理念精神,剖析如何采用习作导学策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活动,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 导学策略 训练方法 习作技巧  教师立足于2011年版语文课程理念精髓,优化习作导学策略,引发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表达与交流各自的感受。教师根据学情和教学要求,创造性地开拓学生的习作思维,引导学生娴熟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遣词造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充分表达情感。在
摘 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好词佳句 积累 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阅读教学,其关注的重点是文本“说了什么”,而忽视文本是“怎样说的”。因此,很多时候,阅读教学常常带着学生在获取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缺乏敏感和
在工业炉窑烟气余热利用时,由于炉窑排出的烟气往往含有较多烟尘,会造成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积灰,因此,积灰问题也一直伴随着余热锅炉技术的发展.余热锅炉受热面积灰是影响其安
摘 要: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也就是说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师生关系 教学氛围 教学技巧  高效课堂,不仅是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高效课堂更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以人为本,更
摘 要: “素描”原来是绘画的一种方法。把它移植到作文教学中,称作素描写文,主要以课堂和校园作为观察的基本阵地,以日常生活现象作为写作对象,分单元、循序渐进地进行“素描”训练。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可以较快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内素描” 实施步骤 命题能力  1.“课内素描”实施步骤  1.1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从仿到写”,是
该文试图从非稳定射流火焰的燃烧噪声角度来研究火焰中的微团特性。定义火焰特征反应时间来反映火焰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火焰流场流动动力学特性。通过自相关系数测量火焰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