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与内涵——电视摄像记者的综合素质

来源 :记者摇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电视摄像记者不能像文字记者那样,采用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进行采访或创作。电视摄像记者,除了必须亲临现场,用手中的摄像机客观、真实地记录事件和人物,还要让拍摄到的画面充分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成熟的电视记者必须练就过硬的拍摄技巧,它包括持机技巧、镜头运用技巧,以及分镜头拍摄技巧。
其他文献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
这篇文章并非高深之论,也非创新之谈,仅仅一点实践感悟而已。然而,编者却喜欢它,喜欢它的质朴.喜欢它的真诚.更喜欢它的实用。“把感想也记下来”,看似没啥了不得的事,但却道出了媒体
如今,方成先生已经90多岁了。方成一直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方成与丁聪和华君武一向并称中国漫画界的三老。方成以独有中国特色的水墨漫画,将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绘形纸上,比如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方成自1986年离休至今,每天早起,天天仍如上班。早上画工,下午作文,坚持不懈。一聊到本行漫画,方老先生笑着说:现在年纪大了,有点画不动了,这会儿差不多快从画家
<正> 《大连晚报》从它诞生起,经风历雨15年。在历届编委会的领导下,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程度不一的新闻采编和版面形式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可谓经验也多,教
【正】 2003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无情地袭击了人类,袭击了中国。4月下旬,沈阳“抗击非典、保卫沈阳”的战斗正式打响。经过全市干部群众近两个月的奋战,沈阳成为无
舆论监督重要的是把握好一个“度”字,既要弘扬社会正气,又要恪守宣传方针,前者关系到党报的声誉,后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两年多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人民日报群工部严格按照中央《关
说新闻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较.显得更加亲切、自然、流畅、口语化、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尤其在播报民生新闻时,“说”更能密切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播”为“说”是时代的要求。作
一部优秀的专题片离不开前期周密的准备、拍摄过程中镜头的调度以及后期精心的撰稿、编辑,但它的核心部分却是对采访对象的采访是否成功。人物专题片大多是要以情感人,能否在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电视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也是如此事先谋篇,策划案头工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优劣,策划上档次,策划出精品。笔者认为,目前对于电视新闻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就是把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比做是鞋和脚的关系。道理很简单,鞋必须随着脚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有一天脚大了,即使这双鞋再贵重、再好看,也只能是被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