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音乐干涉政治的可能性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捷克前总统哈维尔(Voclav Havel)曾对六十年代最重要的摇滚乐队“地下丝绒”(Velvet Underground)的主唱娄•里德(Lou Reed)说:“你们的音乐对改变捷克的历史命运具有及其关键的作用。”哈维尔将那一场推动捷克民主化的革命直接命名为“丝绒革命”,其导火索正是美国六十年代的音乐。
  
  
  摇滚乐的反叛因子,挑起了年轻人对保守体制的质疑与反抗。50年代诞生的摇滚乐刚好在十年之后走向了成熟,深受青年人的追捧。经过二战的惨痛洗礼,人们正在疗伤,而60年代世界局势又开始步入动荡与躁动。
  “嬉皮运动”实际是美国5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一个变种延续,是一场自发的“群众运动”。反对越战的美国青年开启了嬉皮文化的先河。他们把自己称为“有良知的反对者”, 拒绝参军入伍,反对使用暴力,相信和平的思想与表达方式所产生的积极能量,可以解决世界上的问题。他们挑战社会上既有的规范和传统道德观的“禁区”,这些规范和禁区被他们称为“体制”。
  许多欧洲和美国青年对反叛文化充满了信心,他们深信文化革命(其中包括作为亚文化的摇滚乐)能够改变社会体制和参与政治运动。
  1967年夏,嬉皮士们在旧金山进行了一场名为“爱之夏”(Summer ofLove)的运动,主题曲是“All You Need is Love”,呼吁用爱来取代压迫与对抗。
  那时,也正是英国披头士(The Beatles)和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当红的年代,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和大门乐队也是反叛文化的代言人。
  
  民权运动与反越战运动
  
  在嬉皮士运动席卷整个美国的同时,黑人民权运动也掀起了高潮。1963年8月28日,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的纪念碑前,聆听马丁•路德•金发表那一次伟大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而在演说前有一位美丽年轻的女子演唱歌曲。这位年轻女子就是下文将要提到的著名反战歌手琼•贝兹(Joan Baez)。
  1965年,美军进一步入侵越南,反战运动扩大。美军在越南屠杀平民的照片使其国内的青年人十分震惊。1968年3月,美军在越南美莱村屠杀了五百多个无辜平民。
  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准备号召当地工人罢工,下榻在洛林汽车旅馆。4月4日晚,他正在旅馆阳台上与人谈话。不料,远处的一个狙击手用气步枪将这位民权运动领袖击倒。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就这样离开了。
  马丁•路德•金遭遇暗杀,民权运动、反战运动、言论自由运动、性解放运动毫无削减的趋势,一场场社会冲突和革命不断上演。1968年,这一年是60年代世界革命的真正高潮:巴黎的“五月风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日本的“安保运动”,以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1968年在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前面有一场激烈的反战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是一位著名音乐人,他就是滚石乐队的主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随后米克•贾格尔写下一首政治性极强的歌曲《街头斗士》(Street Fighting Man)。但传播到彼岸的美国时,遭到了禁播。
  在充满了反叛与激情的60年代,音乐恰好成为一种青年人参与社会运动的媒介。约翰•列侬唱出一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反战运动的国际歌。整个欧美形成了一条无形的反战阵线。美国纽约既是西方资本主义的顶峰城市,更是世界波西米亚颓废文化的中心。同时,纽约也成为了60年代末革命的高潮以及谢幕之地。
  1969年6月,在纽约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同性恋酒吧,群众和警察发生冲突。这就是改变美国同性恋地位的“石墙事件”。
  人们急需一次狂欢运动。几个美国小伙子窥见了人们的情绪,正蠢蠢欲动,打算策划一次狂欢运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伍德斯托克的和平之音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全称Woodstock Music and Art Fair,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其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而且这也是历来铜臭味儿最少的一次音乐节。
  几十万美国青年云集伍德斯托克,两场惊人的大暴雨使他们在泥地里变得疯狂。在“爱与和平”的号召下,人们高呼“要做爱,不要作战”,音乐节变成反战运动。许多情侣们赤身裸体,甚至当众做爱以回到亚当夏娃时代,同时大量的吸毒现象出现,人们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了对美国政府战争政策的愤怒。
  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民谣天后琼•贝兹唱起了纪念乔•希尔(Joe Hill)的歌曲。瑞典移民乔•希尔曾是美国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兼民谣歌手,后不幸被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谋杀罪处死,并成为美国民歌复兴运动的精神象征。琼•贝兹对在场的所有观众引起了极大的鼓舞。1965年,琼•贝兹就在加州成立起“非暴力研究中心”,拒绝缴纳60%的个人所得税,因为她相信那些税是被美国国防部拿去打越南所用。
  半个世纪以来,琼•贝兹一直以其温暖的歌曲向世界人民传达正义、人权、和平以及她自身的坚定信念和她亲身的社会运动实践。直到1985年7月,琼•贝兹在“四海一家”(Live Aid)援助非洲的现场演唱会上还对台下的观众喊道:“你们好啊,80年代的孩子们,你们是迟来的伍德斯托克。”
  
  是高潮,也是终结
  
  伍德斯托克无意之中缔造了一个“爱与和平”的乌托邦。但这并非一个偶然事件,它抓住了时代的脉动和人们的反战情绪。四个20多岁的年轻小伙子是这次运动的组织者。如前所述,伍德斯托克是嬉皮运动的范畴,结合了当时美国的民权运动,并直接把反对越南战争作为音乐节主题,成为20世界60年代所有革命的巅峰。
  台湾地区著名亚文化研究者张铁志在《声音与愤怒》一书中深入地探究了摇滚参与政治运动的传统,并得出结论:“摇滚乐真正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在于和草根运动组织的结合。上个世纪60年代是音乐、青年文化与社会反抗有机结合的时代,是摇滚乐永不熄灭的思想源泉。”
  其实任何历史事件都可能成为时代的注脚,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就是整个60年代青年文化的最顶峰,是以后所有时代的音乐参与政治运动的思想源泉。伍德斯托克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个理想主义标签和反战与和平的符号。
  “爱与和平”并没有让美国停止对越南的战争,但它却在整个时代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虽然嬉皮士们标榜不关心政治,但却在60年代力挽狂澜。同时,70年代后,嬉皮士的特征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只关心享乐,商业音乐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屈服于体制。
  后来很多人都试图通过大型音乐节或演唱会来唤醒民众,或者对抗不合理的政治体制,但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伍德斯托克的纪念演出分别在1979年、1989年、1994年和1999年举办过,但都变成了商业体制下的宣传品和群众骚乱。但直到2009年8月,同样的纪念活动还在举办。
  1969年,是一个时代的巅峰,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资讯] 音乐参与社会事件一览
  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1969年四十万嬉皮士齐聚纽约贝塞尔小镇,高呼“爱与和平”,反对美国对越派兵。
  
  摇滚对抗种族主义(Rock Against Racism)
  简称RAR, 70年代末期一批摇滚青年发起的一项反种族歧视运动。分别在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举办了两场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和伦敦8万人大游行。
  
  红楔(Red Wedge)
  上世纪80年代英国工党为打造自身形象组建的一批乐队,让乐队和歌迷参与政治议题诸如环保、教育、就业等。后来多数艺人表示后悔参加了该运动和沦为政治宣传工具。
  
  四海一家(Live Aid)
  1985年由歌星Bob Geldof创办的慈善演唱会组织,旨在消除全球贫困。当年7月在费城、伦敦举行过大型演唱会,为埃塞俄比亚饥荒筹款,100位摇滚巨星参加,15亿人观看了电视直播。
  
  摇滚投票(Rock the Vote)
  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于洛杉矶,教育年轻选民如何行使投票权,仅1992年就有35万年轻人注册,最后引导了200万美国青年加入。
  
  两千年大赦联盟(Jubilee 2000 Coalition)
  1997由英国基督教慈善组织成立,音乐名人U2乐队的主唱Bono鼎力支持,以经济与环境正义、公平贸易、反战、民主为宗旨,主张西方国家及世界银行等组织应在2000年前免除第三世界国家外债。
  
  反对布什(Rock Against Bush)
  2004年一批音乐人号召反对小布什的运动,并以此主题发行了两张音乐合辑。
  
  支援非洲(Live 8)
  Bob Geldof再次发起支援非洲的大型义演,2005年7月2日,在全球十大城市费城、伦敦、巴黎、柏林、罗马、莫斯科、约翰内斯堡、东京等同时举办。
  
  全球气候变暖(Live Earth)
  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型音乐会,2007年7月7日,在悉尼、东京、上海、里约热内卢、汉堡、伦敦、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纽约同时举办,全球两亿人现场观看演出。
其他文献
四十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的摇滚音乐节在一个小镇上举行,近50万美国青年在泥泞中打滚、嬉戏,呐喊着“爱与和平”,将一场音乐节变成了规模空前的反战运动。      2009年8月14日,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制造伍德斯托克》在全美公映。这正是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四十周年的纪念日。  40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的摇滚音乐节在一个小镇上举行,近50万美国青年在泥泞中打滚、嬉戏,呐喊着“爱与和平”,将一场音乐节
期刊
货币和市场的勃兴为晚明消费社会的成长打造了物质的起点和平台,而其日臻成熟则全赖晚明宽松圆融的社会氛围。    1573年,万历元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晚明繁华盛宴正臻于高潮。发端于宋元时期的全国性市场和海外贸易网络经过二百年的涵养滋生日渐发扬光大,并以更加深远宏大的规模将芸芸众生裹卷进来,几乎无远弗届。    白银时代      海禁已于六年前放开,一条鞭法即将于八年后全面铺开。白银正成为这一切的
期刊
1948年9月1日,从纽约驶往苏联的轮船“胜利”号在航行途中发生火灾,中国将军冯玉祥遇难。俄罗斯黑海舰队老兵巴尔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地研究查证,搞清了与当年事故有关的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最后一版不显眼处,刊登了一条塔斯社的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傲德萨9月4日电: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
期刊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会出这么多的汉奸?很多人回首抗战史时喜欢这么发问。如果“汉奸”系指“叛国者”,则“叛国者”现象遍及二战被入侵过的每一个国家,以叛国者与侵略者的配合论,恐怕中国远非一个最严重的国家。      为什么只有中国才会出这么多的汉奸?很多人回首抗战史时喜欢这么发问。如果“汉奸”系指“叛国者”,则“叛国者”现象遍及二战被入侵过的每一个国家,以叛国者与侵略者的配合论,恐怕中国远非一个最严重的国
期刊
作者:雷颐来源:经济观察网  新文化运动建树多多,最直接的一个成果,便是1922年对中国教育影响殊深的新学制的建立。1922为旧历壬戌年,因此史称“壬戌学制”。   新教育在近代中国并非无源之水,从洋务派创办种各“洋务学堂”起,新式教育就开始在中国落地,渐渐生根。但这时只有零星的学校而无全国的学制,只到 1904年1月,清廷批准《奏定学堂章程》,时称“癸卯学制”,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法令形式正式颁
期刊
1900年,20世纪伊始,此时,巴黎仿佛是世界的中心。  当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开幕,这已经是巴黎历史上第三次举办世界博览会。在被称为“世纪之总”的盛会上,展示了西方整个19世纪的先进文明成果,参观者超过4000万人。如果按数量统计,这一年,每十个欧洲人就有一个来到过巴黎。    当时法国的工业部长儒尔罗什声称:法兰西将改变昔日以希腊的辉煌照亮着人类思想的局面,在以后的人类史上,巴黎将是一个新的雅典
期刊
时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心里悄悄地计算一道题目: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在今年年底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这一即将发生的事实的意义在于:在196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457亿元,与日本相当。而到1977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不到日本的三分之一,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如果“超日”目标实现,那将最直接地证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  不久前,我给一位曾在世界银行
期刊
西班牙考古学家在西班牙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洞穴内,发现了据信年代最为久远的西欧地图。地图被蚀刻在一块手掌大小距今1.366万年的石块上,可能出自马格德林时期的猎人-采集者之手。  据悉,这块石头是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皮拉尔乌特里拉领导的一支考古小组于1994年发现的。经过长达15年的研究,他们最终揭开了刻在上面的线条之谜。石块上的刻线似乎代表附近的一座高山、河流、池塘以及灌木丛林地。除此之外,石块上
期刊
晚清南粤,蒸汽缫丝机的进入不仅冲击了旧有观念,还使得竞争力低下的传统手工作坊纷纷破产。普通民众机械知识的匮乏以及传统道德的根深蒂固,使机械缫丝厂成为“罪魁祸首”,一场骚乱便在流言和人们的愤怒中爆发了。    蒸汽时代到来以后,新兴技术每向前迈进一步,其结果必然导致一批旧式企业关门破产,以及无数工人的下岗失业,进而形成社会问题,这种情况在社会转型时期尤为突出。晚清也不例外。    骚乱    188
期刊
法国从1960年到1996年间分别在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地进行了210次核试验,可能导致约15万名平民和军人遭受核辐射。对核试验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视而不见多年后,法国国民议会2009年6月30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一项赔偿法案,对上世纪法国核试验中的受害老兵进行赔偿。    “从穆罗拉岛开始,我的命运便已注定”。      法国特种部队老兵雅尼克佛洛奇今年已59岁,瘦弱的他蜷缩在一把桃花心木扶手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