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阅读教学,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要让高中生学习和把握阅读技巧、认知进一步拓展,还要实现对高中生的情操进一步陶冶的目的。随着我国高考制度不断的、深入的变革,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阅读题型越来越多样化,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高中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阅读基础,还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日程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要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阅读、创造性阅读,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进而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联合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展示的过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阅读能力,但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才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内涵,但是教师不能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教学。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教师引导不当、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不利于高中生阅读效率和效果的提升,甚至会造成高中生抵触阅读学习心理,不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 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重视阅读积累语文知识,忽视培养高中生语文能力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是把重点放在对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要求高中生掌握阅读材料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不重视高中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高中生阅读《我与地坛》
  这篇文章时,大多都是让高中生阅读这篇文章,然后要求高中生做课后习题,然后教师围绕这些习题对文章进行讲解。当把这篇文章讲解完以后,高中生只是机械的对文章中的知识内容进行了把握,学生也能了解文章中作者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情感,但是却不能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和阅读技巧,也就不能在阅读相似文章的时候得心应手,也就不能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模式落后,枯燥的教学不能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依然比较单一、枯燥,大多数教学模式都是高中生先自主阅读,然后语文教师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高中生阅读的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高中语文教师的压力也非常大。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主导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高中生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这样造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都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高中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把握,但是由于高中语文教师没有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也就不能引导高中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对于语文学习能力强和语文素养高的高中生来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严重的打击了这部分高中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 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高中生阅读学习的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对高中生的答题思路进行训练,教学目的是高中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导致高中阅读教学课堂没有活力,高中生不能领悟文章的内涵,逐渐的打消了高中生学习阅读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高中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要从高中生角度出发,要对高中生对具体的文章、具体的文字的独特见解和感悟给予充分的重视,引导高中生把自己的见解和作者的文字表达结合起来,分析和作者存在的相同见解,然后在分析出与作者存在的不同见解,这样才能促使高中生对文章进行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高中生阅读《胡同文化》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为高中生布置自主阅读这篇文章的任务,然后组织高中生将自身的见解和感悟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时候,有的高中生会对小时候的经历有深入的见解和感悟,有的高中生会重点体会作者担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情感,有的高中生会对家乡的发展有着更深的体会等等。高中语文教师要对高中生这些独特的见解和感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然后要求高中生在文章中寻找作者表达自身情感的词语和句子,如“无可奈何”“毫无生气”等,把这些情感准确表达的词语和高中生对文章的独特见解结合起来,这样高中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有效利用多媒体对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高中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阅读学习情况,制定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模式,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阅读教学中。这样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能激发起学习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把高中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从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能让教学活动更好、更顺利地进行,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高中生阅读《祝福》这篇文章的时候,高中生可能既没有作者的心境,也没有体验文章中描述的生活环境,他们不能自主地对这篇文章进行真正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而语文教师单调的知识讲解也是做到这一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把多媒体引入这篇课文的教学讲解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情境进行创设,把文章中所描绘的畫面,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图像课件;选取相适应的背景音乐并和课文朗读结合起来,制成声音课件;之后,利用幻灯片把图像课件、声音课件、文本课件合起来制作成多媒体幻灯片课件,并把能让文字和声音同时出现的动画效果加入其中。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能同时把高中生的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的朗读,加上直观的图片,能为高中生创设与文章相适应的情境,让高中生感同身受。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设计好的问题制作成幻灯片课件,让高中生在情境中去思考、去找答案,高中生通过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能逐渐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当然,高中教师也要对高中生出现的疑问进行引导,帮助高中生找到答案,从而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师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从文章作者角度出发,深入地理解所要进行阅讀教学的文章,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其次,通过自身对文章细致的阅读,高中语文教师要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题。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对文章进行表面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然后再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形成新的见解。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所处时代的阐述,再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让高中生学习和欣赏文章中的优美、经典的句子和词语,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从而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高中生阅读《物种起源》这篇文章的时候,有些高中生没有对达尔文进行了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达尔文在创作《物种起源》的历史背景进行讲解。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简单地分析一下《进化论》,引导高中生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导高中生对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引导高中生对生物的演变进行初步的理解,能够加深高中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四)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多样化的阅读内容
  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让高中生自行选择阅读的文章,组成相对独立的阅读单元。高中语文教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众多的优势和作用。但是以高中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不管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何的创新和改革,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激发阅读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其自行选择阅读素材。当然在选择感兴趣的阅读素材的时候,不能离开语文教师的引导。其次,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地向高中生推荐有可能激发高中生阅读兴趣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阅读素材。
  最后,高中语文教师要鼓励高中生把课外书籍带入课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两节课时间,让高中生自带感兴趣的课外书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把语文课堂移入到阅览室或图书馆,鼓励高中生互相交换书籍,并进行读后感的交流和分享。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地尊重高中生阅读倾向,要对高中生的阅读领域进行开拓,要对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引导,要尽量为高中生开拓出课堂以外的阅读空间。因此,有效提高高中生阅读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最有效途径是阅读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四、 结语
  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对高中生语文素养进行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实践中,要结合高中生的实践情况和性格特点,对阅读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科学性的、适应性的、有效性的完善和创新,帮助高中生对自身的阅读视野进行有效的拓宽,帮助高中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魅力。利用阅读对高中生的情操进行陶冶,这样才能奠定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良好基础,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延召.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好家长,2019(51):170.
  [2]虞佩佩.刍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35):79.
  [3]李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2):268.
  [4]杨文辉.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语文课内外,2020(11):377.
  [5]李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2):187-188.
  [6]于小曼.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新作文:教研,2019(12):1.
  作者简介:张丽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主要以“以赛促学”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了“赛”的教学研究的缘起,其次从选择“赛”的类型,提高学习效率、把握“赛”的时机,提高教学效果、设计“赛”的规则,提高教学水平几个方面深入探讨“赛”的教学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赛促学”;学习方式;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一、 引言  最近几年,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部分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飞速进
摘 要:教育改革是推进教育模式转变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具体的内容为基准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从生命价值含义、科学思维模式、科学化探究能力以及未来为社会肩负的责任等多个方面理解当前生物课堂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课堂教育在当前教育理念的优化发展下不断推进,当前的高
摘 要:初中是大部分学生刚开始系统学习物理的阶段。初中物理其实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興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推理研究等,这对于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这一阶段,理论性的知识是比较多的,而且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能部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上会稍有困难。因此,如何才能够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也是目前很多物理教师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