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hp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论与教育实践的脱节一直是制约我国体育教学动力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多元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如何以教学论为工具使体育教学走出目标选择的困境,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来体现现代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论 范式 动力机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十多年来,我国体育教学论的研究方兴未艾,诸多学者从不同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程度对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与体育教学实践以及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研究,为同仁们了解这一范畴的问题提供清晰的轮廓。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文首先通过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信息檢索,全面考察和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
  三、研究内容
  (一)体育教学论及其理论范式
  “范式”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的一个词汇,此著一问世,这词汇立刻被学界接受,并且围绕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新的根据体育教学论的本质功能特点,给体育教学论的概念的理论范式初步下一个定义:体育教学论是研究体育教学现象和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体育教学论从动态的体育教学整体着眼,全面考察和研究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现象、特征、本质和规律等基本理论问题,以便科学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体育教学论是大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实属学科教学论(Subjectdidactics),也是学校体育教育领域诸多理论学科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二)传统的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阻碍其动力机制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20年间,我国的体育教学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学校体育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不足的地方,学校体育始终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条框式的教学模式之中,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1.传统体育教学的理论范式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作用,忽视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学生真正的练习受到影响(从开始到准备、从整队到编队、从讲解到示范、从学习到复习),整个过程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教师本身陷入规定的教学模式之中。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形式单一,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并且在课堂中没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种固定的范式时间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
  2.传统的体育教学范式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
  它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自主学习,教学效率低,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提高全面素质是相悖的。
  3.传统的范式不能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精髓就是强调教育必须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三)现代体育教学论的理论范式对其动力机制的推动
  1.运用现代教学论的范式的意义所在
  传统的以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唯一目标的教学论的范式,在当代教学论思想发展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学目标的扩大成为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同时,现代教学论理念也在不同程度上渗入人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
  2.突破传统范式对其动力机制推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
  体育教学改革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是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时代呼唤创新教育,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根据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要求建立起新的现代教学论的观点,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指导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
  四、结论与建议
  现代体育教学论的范式对推动其动力机制的意义。运用现代体育教学论的范式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现代教学论范式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教师通过他们所创造的各种外部因素来诱发学生的内部因素,这样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进一步调动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态度,并使他们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蓉.体育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7.
  [2] 于述胜.现代教育理论[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3] 刘清黎.体育教育学(试用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职业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尤其,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体育教育的改革必须更加注重人性化,并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为目的。本文就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职业学校职业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以供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体育教育自从有了“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这两个指导性的教育观念指导之后,便将素质教育观念逐步地引入其中,目前体育教育的现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解决了很多问题。然而,针对中专职业学校等院校,受学生素质、学校软硬件资源、教学模式等影响,体育学科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仍然存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通过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发展高职素质,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基本任务,当然也是高职体育必须担当的重要任务。但是,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尚必须研究与采用相对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职业竞争能力 文化素质  通过高职院体育课程教学发展高职素质,是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是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游戏,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体格、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有利于启发思维,促进智力发展。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在我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和营养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身体的素质也越来越好。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人们对自己的营养和健康变得更加地注意。尤其是对于小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大人们都非常在意,常常给孩子们买一些补品,强壮身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2  摘 要 足球选修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主要形式的足球选项课程教学组织方案。逐渐摆脱了完全学科教学结构的课程模式,开始向着学习结构与学科教学结构相结合的方向转移。足球运动项目对体能、技能、心理、情义、社会责任增强的基本要求以及对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的追踪调查等问题,都需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针对幼师体育教师、学生在生理、心理、技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采用分项教、学生选项学的组织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意识,对体育教法创新、成绩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开发、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改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体育教师的角色认知以及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转换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更好的贯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 体育教师 角色 认知 转换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实现改革的目标,除了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新教材的编写以外,更关键的是如何让教师接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