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VS.质化是非七辨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kao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质化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些是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涉及方法论、推理逻辑和技术各个层面,特征是将量化、质化方法分别与不同的方法论、推理逻辑、操作技术甚至价值观绑定在一起。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案例说明,量化或质化方法并非与某种科学哲学、推理逻辑、抽样及测量技术,以及某种价值观有固定的联系。针对特定的研究问题,恰当有效地利用各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合乎逻辑的做法。
其他文献
基于全国性财经媒体负面词汇比例构建媒体悲观指数,结合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盈余公告事件,构建包含盈余公告市场反应、媒体情绪和消息类型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投资者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是否受媒体情绪影响。研究发现:(1)对于同类型的盈余公告,媒体悲观程度越高,公告异常收益越低。(2)媒体情绪对高度消息的影响较低度消息显著,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在媒体悲观时期更显著,对好消息的反应在媒体乐观时期更显著。(3)媒体情绪对坏消息的影响较好消息更显著。研究证明投资者对于盈余信息的解读受媒体情绪的影响,且
2019年在中美贸易冲突全面加剧、世界经济同步回落、国内结构性因素持续发酵、周期性下行力量有所加大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宏观经济告别了2016—2018年"稳中趋缓"的平台期,经济增速回落幅度加大,经济结构分化明显。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延续2019年基本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出现重大变化,不必过于悲观。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趋势性力量和结构性力量将持续发力,导致2020年潜在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2019年下行的很多周期性力量在2020年开始出现拐点性变化,宏观经济
习近平新闻思想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它以党性原则为鲜明主线,以正确导向为基本要求,以人民为工作中心,包含了遵循规律的内在逻辑,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统筹内外的格局视野。习近平新闻思想以深刻的时代性、系统的创新性、鲜明的实践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标志着我们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新高度。
以比较为视角,该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从受众对数据新闻的感知(对新闻呈现形式的喜好程度、对新闻的易理解程度的感知、对新闻客观性的感知)、受试者对数据新闻的识记效果(再认、主题回忆效果、细节回忆效果)、数据新闻对受试者态度改变的影响等三个层面检验了数据新闻相对于传统新闻的效果。结果表明,受试者对数据新闻这一形式的喜欢程度要显著高于传统新闻;但是在新闻的易理解程度感知、客观性感知、识记效果、态度改变等指标上,数据新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越性。
对于我国新闻事业发展而言,今年是值得特别回味的年头。70年前的今天,我党书写了著名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篇章。
期刊
2020年注定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史上极为特殊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市场主体产生了剧烈冲击,全球经贸体系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大停摆”。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判断超级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与回升潜力;二是基于以上判断为疫后经济修复和中长期发展提供适用的政策建议。本文重点关注四个核心问题:第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复苏的进展和性质;第二,下阶段中国经济复苏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风险点;第三,如何科学安排一揽子规模性政策和工具组合以产生理想政策效果;第四,现有政
公民新闻(citizen joumalism)和社交媒体(socialmedia)在调查性报道方面对传统报业提出了挑战,本文采用传播视角分析这一挑战的影响。同时,本文评估了新媒体——如微博(micro-blogging)、社交网络技术(social networking technology)——对美国报业的影响。本文提出要保留报纸的社会角色,并对此观点进行了讨论。此外,上述分析还探索了社会价值的含义,以及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
贾雷德·戴蒙德和詹姆斯·A.罗宾逊主编的《历史的自然实验》,是一部采用多个学科的历史案例阐述如何采用“自然实验”科学地研究历史的著作。这本书所采用的历史案例涉及多个学科,特别是多个学科的交叉,通过不同学科的案例,阐明如何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
本刊这一期编发了一组纪念施拉姆访问中国大陆30周年的专题文章,共4篇。其一是受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的委托,香港中国通讯社总编辑施清彬和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副社长崔煜芳对当年全程陪同施拉姆访问中国大陆的香港学者余也鲁教授所作的专访;其二和其三是当年参加了施拉姆在北京与部分研究人员座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徐耀魁研究员和陈崇山研究员的回忆及其对施拉姆此行影响的评析;其四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姜飞研究员对施拉姆访问中国大陆30年来中国传播学研究发展状况的综述以及对这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