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热情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og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学习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但在当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呆板、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仍普遍存在,极大地削弱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针对初中生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构建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途径。因此,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问题情境;学习热情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成为每个教育阶段的必修科目,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的引入和发展时间不长,很多学校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机械和枯燥,學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迫在眉睫。问题是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探索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科学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良好途径。具体来说,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设生活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处处会接触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将信息技术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很多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往往只将注意力集中于教材和课堂,教师授课时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模式比较僵化,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内容也比较呆板固定,这样一来,学生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往往只局限于理论和书面,很难与生活建立联系,这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信息技术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科,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更多生活元素,则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生活中,网络是学生与信息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知绝大部分源于网络,因此,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网页和网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最熟悉的上网入手构建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如:网站是如何建立的?网页上的内容是如何设计和制作的?我们自己能否建立一个网站?由此让学生对相关内容产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巧设实用型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信息技术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实践,用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实用型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热情,对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侧重于教材的内容和案例,很少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问题,这便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术过于理论化和表面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很难快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实用型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例如,WPS表格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知识之一,学生熟练掌握WPS表格知识和技能对其将来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实用型的问题情境,如将班内学生信息表作为数据源,然后让学生研究解决以下问题:将全班学生的姓名、性别、学籍号、身高、体重等信息制成表格;计算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统计在身高、体重各分段学生的数量;将不同分段学生分布制成统计图等,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可以深入、全面地学习和应用WPS表格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和热情。
  三、巧设针对性问题情境,解决重点难点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人们工作生活需要的信息技术日益复杂和高端,在此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一方面,所学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文字处理、图片处理、数据分析、音频编辑、动画制作、网站设计制作等,包含内容极其丰富,需要学生广泛涉猎和学习;另一方面,所学知识中存在不少难点,如音频编辑、多媒体作品制作、数据分析处理等,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程序的使用方法,对很多学生来说十分困难。为了解决信息技术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入、全面地学习相关知识。例如,图片的处理是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ACDSee软件应用、图片的添加合成等,很多学生都感觉掌握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就这部分内容设置更加具体、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比如,让学生制作学校的宣传图片,给出一张学校的景物图,让学生运用图片处理软件进行旋转、剪裁、调节亮度及对比度等,还可以运用图片合成功能添加其他元素,在处理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讨论,以问题为导向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巧设竞赛型问题情境,提升竞争热情
  进入信息时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速度大幅提升,人们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他们的竞争热情非常必要。信息技术学习较为枯燥无味,学生通常在学习中兴趣不高,而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热爱表现自己的年龄,因此竞赛型问题情境的设置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和竞争的热情,可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在创设竞赛型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点等,充分利用学生喜爱新鲜事物及好胜的心理,设计趣味性、挑战性、知识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和竞赛热情。例如,在学习设计文档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文字输入和文档设计竞赛,教师给学生提供书面文字,要求学生将文字输入文档并按照规定的字体、字号、间距、分栏等进行设计,并对学生完成的速度和质量进行评比,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另外,在创设竞赛型问题情境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将学生科学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巧设游戏型问题情境,提高参与热情
  游戏是初中生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他们对游戏的参与热情高,在参加游戏时精力集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如果在游戏中增加知识性的内容,学生则能在游戏的同时有效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基于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创设游戏型问题情境,将枯燥的信息技术知识融入游戏,构建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感,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升,可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技能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WPS表格的各项内容设计成一系列闯关游戏,如数据输入、数据求和、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数据排序、筛选、分类等,每一个功能代表一个关卡,教师给定每个学生一组相同的数据,然后将每个关卡标记号码,学生完成一项代表闯过一关,闯关过程中结果错误则代表闯关失败,最后看哪名学生能以最短的时间闯关成功。游戏型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很好地实现寓教于乐,可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大有裨益,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研究和创新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提升问题情境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将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华.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6(19):43-44
  [2]李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J].文理导航(上旬),2014(05):86
  [3]郭麟.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9):1987-1988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校园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建立现代教学理念,分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校园网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力求转换师生角色,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中国城市社区向多民族社区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与民族成分多元化相伴而来的社区文化多元化问题,提出保护和发展城市传统文化,不仅要重视本土文化,同时也应加强对不同时期汇
【摘 要】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注意情感的启发和释放,采取合适的导入方法,创设有利于激发思维的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关键词】情感;导入;问题;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调控、提炼课堂,打造充满灵性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教师情感的投入  课堂教学存在心理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场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饱
1996~1999年对秦皇岛市有毒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初步统计秦皇岛市有毒植物共有248种,隶属74科。其中蕨类植物有3科5种;裸子植物4科6种;被子植物有67科23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9
提出了"比较板法"测量望远镜放大率的新方法,与现行的普通物理实验所用方法相比原理简单、数据准确和更具操作性,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
农学系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骨干系,1941年7月建校即设农作科。现有教职员工39名,其中教授11名、研究员1名,副教授10名、高级实验师3名、高级政工师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具
【摘 要】目前,我国教育非常重视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的夯实与巩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切记不能忽视对学生解题思想的培养。分类讨论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解题思想之一,它适用于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多种题型,是通往数学殿堂的金钥匙。初中生虽年龄尚小,但思维却是活跃敏捷的,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他们的思想便能得到开发,智慧也得以启迪。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教学中的部分鲜明问题进行了
【摘 要】传统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学大多采用显性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不可否认,此种教育方式,在特定时期内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国外的非主流意识涌入我国,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影响学生的因素变得更加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生的教育需求,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施加德育影响,发挥思政教育的隐性功能。本文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索新形势下中职思想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由气单胞菌引起。
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神圣使命之一.从企业战略管理视角出发,运用竞争情报SWOT分析模型,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机会、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