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Java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ak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Java语言是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程序设计教学的一门重要编程语言。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及Java语言的特点,本文从内容的安排、实例的选取、编程思想的培养、项目实训的有效开展等几方面对如何提高高职高专Java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Java;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9-11682-0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Java Teaching in High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WANG Ju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iw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Laiwu 271100,China)
  Abstract: Java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the programming teaching of high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Combining high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raining goal and Java language’s characteristic, this paper carried out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n content arrangement, example selection, programming thought training,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s and so on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Java teaching in high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Key words: High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college; Java; Teaching
  
  1 引言
  
  Java语言以其面向对象、平台无关性、多线程、安全性、健壮性等特征,成为当前最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之一,同时也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进行程序设计教学的一门重要编程语言。
  目前,对于Java语言教学,从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来看,主要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听为辅,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主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来看,它们有一个共性:纯粹的语法,没有软件工程思想的体现,脱离了实际应用;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枯燥无味。[1]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Java 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Java 程序开发技巧、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以胜任企业需要,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目前高职院校Java教学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 Java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授课内容的选择和开发工具的使用
  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软件蓝领”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他们是处在生产第一线的编程人员。因此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应本着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总体思想,充分体现“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趋势,以“实用、适用、够用、创新”为前提,改变面面俱到的模式,突出基本内容、常用内容。针对学生对当前软件基础及计算机网络知识需求日益增强的实际情况,重点突出Java作为网络编程语言的特点,重点介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可视化图形界面的设计、事件处理和相关的网络知识。
  开发工具的选用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在学生学习Java之初,应让学生练习在命令行方式下,用记事本进行开发,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命令行指令及编译环境的配置,不过度依赖集成开发工具。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采用集成开发工具,如Jcreator,Netbeans等取代记事本作为Java源代码的开发工具,提高学生编写程序的效率。
  2.2 注重实例的典型性与连贯性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源所在。现在绝大多数Java语言的教学重心仍停留在语法、函数、控件的介绍上,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对能力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为初学者提供模拟的开发环境,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本,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深受学生欢迎。所以,教师讲课时要摒弃一些传统的方法,不从知识点、概念、思想本身去讲,而是从案例、实例等程序代码入手来讲解有关内容和思想,往往会达到让学生记忆深刻,事半功倍的效果。[2]
  同时还应注意在运用案例讲授知识点时的连贯性。例如,在讲解类和对象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Book类的设计,然后通过有参构造函数和无参构造函数的使用引出重载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以对Book进行继承得到其子类电子书Ebook。一个简单的例子,经过滚雪球的方式,知识不断积累,功能不断完善,扩充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保持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可以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兴趣。
  2.3 注重学生面向对象思想的培养
  作为基础课程而首先开设的C语言培养了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但它是面向过程的,和面向对象的语言有很大差别。例如,C语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编写函数上,而Java语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类的设计上。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始终是围绕着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展开讨论。在以往面向过程的教学中,学生形成了遇到问题先考虑事务执行的先后顺序,从机器的角度到现实世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面向对象的精髓在于考虑问题的思路是从现实世界的人类思维习惯出发,把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逐步翻译成程序能够理解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如果说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编程是符合机器运行指令的流程的话,那么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就是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3]
  编程思想是在反复的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中潜移默化积累的,因此在Java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向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转变,要注重用面向对象的思维方法指导Java程序的开发,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源码,开阔学生的视野。对于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用面向对象的语言编写面向过程的代码的情况,教师应对程序认真分析,带领学生进行代码重构,通过一次次的重构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
  2.4 有效进行项目实训
  在课程设计阶段,以具体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做到较好的结合与对接,训练学生编写程序的熟练度和规范性,增加学生实际软件开发经验,是Java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项目实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2.4.1 实训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择是学习的关键。第一,选择的项目要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开发水平;第二,选择的项目要注重实用性,符合企业需求,调动学生的开发兴趣;第三,选择的项目要符合Java语言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树立面向对象和面向工程的观点,切实达到提高学生编程能力的目的。
  2.4.2 项目的开发流程要符合企业的开发规范
  学生应通过项目实训熟悉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以及C/S结构程序设计和实现的一般方式。因此项目的开发流程要符合企业的开发规范,可分为项目需求分析、系统分析和设计、系统实现、系统部署、项目总结五个阶段。
  2.4.3 项目分组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最好组成学生开发团队,创建团结协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增加对各种软件开发团队模型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每个组的成员一般在3~5人,组长给每个组员合理分配任务。这种项目分组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可以起到“以强扶弱”的带动作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又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3 结束语
  
  教学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方式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对Java课程体系教
  学的研究表明,只要教师应用自己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模拟项目的开发过程,就一定能把实践性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哲,陈桂生. 在Java语言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8):160-161.
  [2] 宋平,王振. 提高Java语言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M].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8(4):693-695.
  [3] 王建虹. Java教学中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培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6(8):75-77.
其他文献
一缕神曲音符,  含笑低徊在诗与远方。  现实与梦幻撞击的火花,  映照一片醉美的蓝色遐想。  这首小诗,配在高利民的油画作品《亦山亦水》上,或許还是兴犹未尽。  走进青年油画家高利民的画室,细细品味其众多的艺术精品,即使是一位古老的史学家也可能变为激情满怀的诗人,让你情不自禁而又深切感悟到:去过了一个童话般的圣境,当你归来时,回想起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却依然是遥不可及的诗与远方。既定的现实,还可以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以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的基础上,提倡少数民族保留自己的语言特色。许晋的《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居住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传承研究》一书主要以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生态作为研究对象,在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客观呈现了内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和俄罗斯四个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生态的变迁过程,并对语言生态大环境进行评估。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着重从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分析了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杂
书名:中国音乐中的文学  作者:闫笑雨、尚红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ISBN:9787554810330  定价:42元  文学与音乐都是艺术,只不过文学是以文字来表现作者情感,而音乐是以声音来表现作者情感。文学与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很多艺术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体,例如,清商乐、元散曲以及宋元戏曲等,这些都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宝
摘要:介绍了基于Authorware附带的数据库编程接口Odbc.u32的打开数据库、SQL语句的执行、关闭数据库等3个功能,并详细介绍开发电子词典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Authorware;数据库;电子词典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33-02    Developing Electronic Dictionary Based o
摘要: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MCLA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成功应用,使我们看到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探讨了MCLA的教学方法及其实施的关键环节,分析了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最后讨论了高校计算机课中引入MCLA教学模式的要求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MCLA;ISAS;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要:网卡、软件、ADSL调制解调器、线路等故障及分析。  关键词:ADSL;故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432-02    On ADSL Broadband Network and Common Fault Analysis  ZHANG Bao-ju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Huaibei Mi
摘要:小说《赴宴者》勾勒出了一幅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北京社会生活画面,严歌苓独具匠心,让“记者”董丹带领读者在一同享受美味盛宴的同时,跨越中西文化,寻求心灵的回归,也给广大读者献上了一场各种文化纷繁交织的文化“盛宴”,使读者也成为回归心灵家园的“赴宴者”。  关键词: 严歌苓 《赴宴者》 文化 心灵回归  一、引言  在外国文学迅速发展的新千年,许多美国华裔文学家不断走进大家的视野,《赴宴者》的作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反思了经过十年课改实践所暴露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理清了一些模糊的认识,纠正了一些较为偏激的认识与做法,这些纠偏对大学语文的教学也颇具启发意义。本文从语文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课程效果如何评价三方面阐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课程标准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编者按  如何用好统编本语文教材?这是当前乃至之后很长时间内教师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四至六年级的老师来说,不仅面临教材中很多新的教学内容,还要解决“新旧”教材之间的衔接问题。那么,除了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框架等,在宏观上,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来看待统编本教材?在使用中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具体到教学中,又应如何处理教材变化带来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变?有哪些具体策略?  本期,统编本教材总主
摘要:IP子网与VLAN都属于网络分组技术,两项技术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各有千秋,本文从IP子网和VLAN的技术入手,归纳了这两项技术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项技术在实际组网中的应用。  关键词:IP子网;VLAN;技术;比较;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pppp-0c    1 IP子网技术及其作用    我们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