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无限透明的蓝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总是把曹霞当作我的“发小”。因为我们的友谊足够长,更因为这友谊在某个阶段具备了成长的意义。事实上,我们是半路认识。24岁之前,我在广西,她在四川,我吃粤菜长大,她吃川菜长大,唯一共同的是我们前后脚出生于70年代。
  我们这一代,但凡有一点文学情结的人,青春期都写过诗,起码爱过诗。有点像21世纪的网络游戏,或者可口可乐。诗是发育的荷尔蒙。那些晚熟的青年,如果依旧怀揣着诗走进社会,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失恋,现实猝不及防地逼迫自己跟自己说再见。认识曹霞之时,我们双方就处于这种“失恋”中,惆怅惶惑,不知所向。站在广州的立交桥上,脚下一行又一行滚动前行的,不是诗行,是顺流逆流的车辆。那一年,我们同在一个媒体上班,整个一层密闭的办公室里,蛮像一个工厂车间,我们蚂蚁一样捡着字粒,搬运这个时代的信息。一个民生爆料电话就像扔出来的狗骨头,我们出街去扑,老房子加装管道煤气、握手楼电线隐患、宠物狗火化还是土葬……这些乱七八糟的生活是我们的粮食。记得我刚从学校毕业进报社不久,电梯里碰到一个领导,大概他知道我写诗,朝我耸耸肩,很西式地来了一句:“让诗歌见鬼去吧。”那语气和表情,二十多年过去还依旧清晰,只是,现在我断定读懂了他当时的表情,那是失恋后因极力掩饰而极力夸张的表情。
  彼时,是1999年,20世纪末。可能真的是为了让某些过去的事情都见鬼去吧,我和曹霞在2000年1月1日的凌晨,登上白云山,迎接千禧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在脑子里,浪漫地幻想充满寓意的太阳从山间蹦出来,令人不自觉地迎着阳光许下未来的心愿。到了白云山脚,才知道我们的想法是多么俗套——那里聚集着跟我们一样想法的人海。硬着头皮随着人流,我们沉默地登山,心中隐隐有一种败兴的感觉,但都不讲出来,一讲出来肯定都会掉头转身。到山顶,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空石头坐下,望东方,等。在一片人声鼎沸中,千禧阳终于现身。因为天气的缘故,它从山间迟迟疑疑露脸,透过灰蒙蒙的雾和霾,颜色昏黄,浑浊无力,简直就像一颗过期走了油的咸蛋黄。处于这种沮丧、没劲中,曹霞居然能在悲观的尘埃里开出积极的花来。她突然开始欢呼,朝那颗走油的咸蛋黄挥手,并试图把我拉起来朝前走以便能更靠近它,她改变了那一刻我俩的心境。
  改变现有处境及至慢慢改变命运,这似乎是曹霞最能坚持做到的。在报社坐我隔壁的一个老漫画家,经常看曹霞来等我下班,给她画了张速写,特点在眼睛。老漫画家悄悄跟我说,她的眼神很坚定,像钢铁战士。怎么可能?这双眼睛流下多少次眼泪都是我递纸巾擦掉的。老漫画家拍拍我肩膀,你还年轻。
  果然,跨入新世纪之后,曹霞扔掉了一些东西,从媒体辞职,跟随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读研。那会儿,流行玩QQ,她的昵称是“无限透明的蓝”,我的是“甜蜜蜜”。因为我喜欢那部香港电影《甜蜜蜜》,而她,不知道是否因为“摇滚作家”村上龙小说《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或者仅仅因为蓝色是她最爱的颜色,不过那时的她跟乐于安逸的我相比,的确是有几分摇滚、叛逆气息的。大多数时间,电脑右下角跳动,咳咳两声,“甜蜜蜜”和“无限透明的蓝”开始噼噼啪啪热聊。
  曹霞重新回到校园,我也跟着她过回了学生生活。在中山大学那块著名的大草坪上背靠背看书,吃食堂,蹭讲座,挤她宿舍的架床,淘各种盗版影碟,也恋爱、也失恋,在深夜抱头痛哭,哭完又去凌晨的大排档吃炒牛河、萝卜牛杂,年轻时吃真的可以疗伤。有一次王菲在体育中心开演唱会,我们咬牙花巨资买了两张最便宜的票,摇着荧光棒,遥看舞台上的王菲,只有人的指甲盖那么大点;“非典”那阵,曹霞趁乱抢到两张低折扣票,我们摘下口罩,在体育中心跟老罗大佑哼亚细亚的孤儿;郊区有一个楼盘促销,搞一场圣诞摇滚音乐会,说崔健会来,曹霞拉着我,倒几趟车,从中午人家搭台试音开始,一直站到夜幕降临,不知名的小乐队唱了一首又一首,崔健还没来,站到快十二点,终因体力不支,我们从第一排退出人圈。没走远两百米,就听到全场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崔健踏着钟声从天而降,一块红布,一无所有。我们坐在人圈外空蕩荡的草地上,被层层遮挡的崔健唱得热泪盈眶。因为这段时光,我经常笑话她拖慢了我成长的脚步(其实我也不清楚进入社会怎样才算真正意义的成长),现在想起,那时的确活得无限接近于透明的蓝,而这段看似虚度的时光在此后的二十多年期间,反而越来越让我觉得人生并没白过。
  研究生毕业后,曹霞当起了老师,我还是在报社编副刊。各自买了房,一个住河南,一个住河北,分属珠江两岸,总算在广州有了自家的阳台,互相串门,也吃住家饭。有一趟53路公交车,从我家楼下开出,十多站,穿过珠江,到达她家所在的怡乐路祈乐苑。有次我追那趟准备发动的53路,脚一崴,肿了鸡蛋大的包,很快,她乘上那辆返回的53路,敲开门,云南白药喷喷,手揉揉。恋爱中的男女亦不过如此吧。有那么两三年时间,以为我们一直就会这样,在广州的两端,53路去53路回,甚至坐公交看到两个老女人,双肩包背在前胸,一胖一瘦,挑剔刚才那顿早茶凤爪不够烂熟、炒粉镬气不够,我都会想,胖的是她,瘦的是我。然而并不会。2009年,她突然决定北上,去读北京师范大学张清华教授的博士,博士毕业后,她去了南开大学,又毅然卖掉广州的房子,定居北方。
  我猜,这个四川妹子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属于广州,即使她在阳台上也像模像样地种起几盆茉莉花、发财树、驱蚊草,让外人看上去这屋主跟其他屋主无异,但她站在阳台望向天空的时候,想象的总是另一种生活,居安不安。她对自己生活现状的多次改变,多次的“作”,只是希望能到达一个肉身和心灵都感到融洽的地方。广州绵长的潮热如同它黏稠的烟火市俗,穿街过巷都是亲爱的生活,但她对这种亲爱的生活并不满足,她想要以分明的四季为背景加深对人世各种温度的体察。更为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做出了改变。她从写诗转向了搞研究。她收拾整理掉那间感性、肆意的房子,去做一个理性、自律的评论家。
  我不清楚曹霞这么多年克服了多少写诗和抒情的冲动,学会了在他人的叙事与抒情、虚与实中冷静地析出骨和肉,血和泪,我更不清楚当她读到那些与自我共振的作品时,怎么能克制自己不去敲击回车键用分行表达。当我不断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南方文坛》等核心评论刊物上看到她的这个论那个论的时候,我会想,这是否跟当年她为了饭碗去扑新闻的情形一样?这十年来,我们分开两地,见面并不多,但电话一聊一个小时停不下来。她喜欢跟我聊作品,聊“70后”作家的写作,聊某部新长篇的好坏……她是真心喜欢上搞评论了。她为莫言的冒犯性与美学正名,论严歌苓讲述中国故事的方法,指出叶兆言文本被误读的地方……她点评名家,也热衷于在刊物开设专栏对涌现出的新人新作津津乐道,并对同时代作家的写作提出更多的想法和愿望。平心而论,曹霞与做批评的同龄人相比并不算“活跃”,几乎很少能看到她出现在文学活动的现场,正如她自己说的,“我并不认识多少作家、大佬,但我认识他们的作品。”她觉得这种疏离的状态最舒服,在作品里认识作家,她有权力写出自己的观点并将这个权力视为自己的话语权,她是把自己理想中的文学写进了这些评论文章里。   不过,我还是能在曹霞的文章里读到一个前诗人的“破绽”,尤其在评述作品的情感部分,她几乎毫不保留自己的共鸣,以更饱满更精准的句子加以阐释和渲染,至于遣词用句的弹性和隐喻,更是满章诗意关不住。她依旧很喜欢读诗,在厚厚的读书笔记里,其中几本是她手录的诗抄。在她自己做着玩的微信公众号“诗书生涯”里,选发的全是她所爱的诗人诗品:保罗·策兰、米沃什、里尔克、叶芝、阿赫玛托娃、博纳富瓦、安德拉德、罗伯特·伯莱、辛波斯卡、乔治·欧康奈尔……她从西到东,从南到北,从青年到中年,在世俗生活摸爬滚打,诗没有见鬼去,依旧是曹霞使自己接近无限透明的蓝的一种方式,这真让人感到庆幸和骄傲。
  做批评是曹霞的专业,本职是老师。我能想象得到她在南开园上课的样子,穿着知性却不拘谨的衣服,娓娓道来,随意、舒服,不时爆发几句干脆的笑声,从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学生身上。她的生活渐入佳境,她与先生在家里养绿植和金鱼,冰箱面贴满养生的食谱。离开媒体之后,大概因为她一直在学校待,因而保留着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对于一贯懒散、随性的我而言,简直就是铁一般的纪律了。她给我看过她的作息表,晨跑、读书、写作,这些项目连时间段都划分好了,在没有课上的日子,没有特殊情况她几乎严格遵守,服药一样准时,多年如此。有时候,我因为无聊哼哼唧唧给她打电话以期寻到安慰,她总是说,不无聊啊,每天都觉得自己好忙。而这些忙全是在完成作息表上的日程,并没有受到任何逼迫。她把日子过得像个备考的学生,但乐在其中,不感到半点乏味,甚至觉得无比充实。
  这些年,我几乎每写完一个小说,都会发给她先读,她喜欢,我便得意洋洋,在她觉得不充分的部分,她会找出相关的书籍给我补课,多数是知识上的补充。我信任她。她读的书比我多,比我杂,她解读作品准确又敏感。她总是能找到想要并且有必要去读的书。比如她最近在写一部新长篇小说的评论,里边涉及了一点《易经》的知识,她又觉得有必要去仔细读读《易经》,一读又觉得实在很有意思。浅薄的我只好对她说,以后给我占卦。她的口头禅是“嗯,我们是要做功课的”,好像世界有无比多的奥秘值得我们一如既往去探索,好像无论谁都应该是学生,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学习。
  在北京或者在杭州,我和曹霞偶尔见面,她变得宁静又倔强,已经看不到在广州时那种东奔西突的情緒,任何人也左右不了她,仿佛因为谙熟了掌握时间的智慧,从容自洽。唯一不变的是她的眼睛,依然有神,亮晶晶,里边看不到一丝戏谑和游戏的笑意,因而让人觉得她的眼睛跟她的年龄很不匹配。前两年,曹霞由学院派遣到日本爱知大学教书,因为她知道我喜欢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她去了好几趟,不同季节,每次都会把金阁寺拍给我。如果不是三岛由纪夫在小说里烧掉了金阁寺,它不会在我眼里无论哪个季节都如此眩目。文学就像“发光”的“流星”,令我们过的日子都能感光,即使这些日子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改变。“它且走且唱,让我们的灵魂扇子样四散。”(保罗·策兰《施魔法的时辰》)
  如果没有光,任何颜色都不能透明,更不可能接近透明。在我眼里,她就是那一抹载光而来的透明的蓝,冷静,纯净,想到她,我亦有了她一样的宁静和倔强。
其他文献
人类转向无性生殖以来,世界开始盛行新的秩序。旧有社会体系中诸多问题的源头——男女婚姻被彻底抛弃只花了区区百年时间,可见它在当时就被人们厌倦透顶。同样迅疾的是两性性征在失去功能作用之后的退化,在胚胎生殖嵴中几种重要性别分化基因的表达先后降效,两种性器官即便没有立即消失也很快混同起来,像曾经的先天畸形。被称作乳房的女性哺乳器官是彻底隐退的先驱,这也从视觉上促进了人类对其半成体和成年体无性角色的认同。 
期刊
如果一定要吃专项研究这碗稀饭,十多年前,我若选择以丰腴的“红(《红楼梦》)学”“鲁(鲁迅)学”为乞食对象,或抓住其他容易为那些有资格分配学术资源的“专家”“权威”认可的什么学不再撒手,恐怕只靠打包拣剩,如今也能温饱小康。可我脑袋发热,感情用事,稀里糊涂入瓮的是“牛学”贼船。谁都知道,现在的文学海洋比汤锅还祥和,那些航标的明确、航路的清晰、航程的稳妥,让再高超的海盗欲劫财掠货都无从下手。然而,作为“
期刊
小牯牛穿鼻孔,是我人生忧患之始。那是个春天的下午,阴云低垂,村西的两棵大柳树下围着好多人,就是在看给牛穿鼻孔。我独自远离人群,孤零零地站在二三十米外的草地上,歪着脑袋张望。我就像一只已经被吃掉了的卒,远远地扔在棋盘之外。  人群疏疏朗朗的也不算密。最外面一层是七八岁十来岁的小孩,散落在周边,东走西走,伸着脖子,贼形狗势的,努力往里看。老六和洪海还钻进了人群,很快被大人拎了出来,还得到了告诫:“小鬼
期刊
我穿街过巷,发现自己在任何一个路口都无需丝毫辨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已经太熟悉我所生活的环境了,从天气、交通到气味和光线。我知道在下一个转弯处,日光或者街灯会从什么角度以什么烈度照在我脸上,为减缓视觉刺激我该先眯起哪只眼睛。如果说还有什么让我觉得不熟悉,就只有我今天突然意识到的我对一切的熟悉程度。  那个常驻街口的老乞丐照旧在我膝边晃动收零钱的盘子,在我扔下一块钱后照旧举高盘子到我裤兜旁,我则照旧
期刊
盼着一切都恒久不变时,改变总是难以挽回;一旦想要改变,则会发现鼻子前总是上演无休止的重复。  两个月来我带着灰暗的眼圈观察事物,觉得很多无情改變当中夹杂着更加不由分说的重复。无论风雨,楼下那条狗总是在下半夜的同一刻撒野狂吠;我总是在起床时间前一小会儿才疲乏地接近入睡;日光下一个每天同样交通混乱的路口总是传来同样的几句咒骂;下午咖啡总会洒落几滴在我衣襟上,证明我已经如此昏沉,早就该把它滚烫地吞下了;
期刊
石壁上的马  不知这匹马来到孤山  内心孤独否?  每次看到这匹石壁上的马  我都伫立一会儿  它颔首低眉的样子,总让我觉得  雕塑家居心叵测  把一匹骏马弄得像谦卑的顺民  没有一点驰骋沙场的味道  当然,这是一匹艺术的马  也是官骑,质地优良的汉白玉  肌体和鬃毛散发着往日豪门的气息  可惜浮沉民间,良马只有苟活  天长日久,蓬头垢面  越来越像包浆四溢的假文物,不远处的  鲁迅先生一定苦笑着
期刊
母亲经常说她以前做过“大锅头”,而且是最年轻的“大锅头”,在博南古道上管理一支长途大马帮,唱着汉字记白音的白族古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往缅甸运送川烟和乳扇,再从缅甸运回洋布跟棉纱。每当她心情好时,就会摸着我的脖子说:“我的小头骡,乖得呦。”  可她是个说谎精,十句里面有九句是假话,如果算上引申意义,可能十句里面有十一句是假话。但是说谎精和
期刊
日暮时分,一辆行驶缓慢的拖拉机,颠簸着向村子里开来。老头子叶有贵,身上盖着破棉被,躺在垫着干草的车斗里。他的整个身体和裸露在外的脑袋,随着车身的抖动正上下左右无力地晃动着。他的眼睛痛苦地紧闭着,脸上没有一丝血色。比他小十岁的老太婆,穿着粘满木屑的脏衣服,佝偻着身子,神情黯然地坐在车沿上。  这起不幸的事故发生在两个小时前。  个头矮小、手臂粗壮的叶有贵和他的妻子老太婆,已经连续高强度地工作了三个小
期刊
那天我下楼找张胖子抽烟,他照例又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把我们领导骂了一顿。我知道,他对领导不满是一贯的,比如他认为领导不干正事,比如领导不给他涨工资,等等吧。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那里一口一口地抽烟。看看张胖子,他还真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也不坐,像辆坦克那样立在那里,时不时就把烟灰重重地弹进一个小铁盒。那小铁盒原来装的喜糖,也不知当年我们单位谁结婚挨个办公室送的。  我每次上班都会过来找张胖子抽一根,
期刊
嫁给老刘那年我二十四老刘六十五,今年我三十四老刘七十五。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要嫁一个比自己大那么多的男人,是有“恋父情结”还是图他的钱。什么是“恋父情结”我不知道,我妈死得早,我是我爸带大的,我只知道我一点儿也不爱他。至于“图钱”,这是人们对我们这些“慕老族”普遍的误会,觉得我们之所以嫁给老人是想等他们死后继承遗产。先不说老人有没有那么容易死以及他们有没有遗产,也不论我们到底是不是因为钱才嫁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