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转向无性生殖以来,世界开始盛行新的秩序。旧有社会体系中诸多问题的源头——男女婚姻被彻底抛弃只花了区区百年时间,可见它在当时就被人们厌倦透顶。同样迅疾的是两性性征在失去功能作用之后的退化,在胚胎生殖嵴中几种重要性别分化基因的表达先后降效,两种性器官即便没有立即消失也很快混同起来,像曾经的先天畸形。被称作乳房的女性哺乳器官是彻底隐退的先驱,这也从视觉上促进了人类对其半成体和成年体无性角色的认同。
  接下来,男女特征被视为返祖现象。返祖病例的一类是纯属发育异常的超雄和超雌个体,徒有张扬的器官,全无生育能力,可以看作是对性征消退的无效报复。同期在一些与人类亲近的狗、兔等动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它们受到跨物种波及的因果理论从未建立。另一类返祖现象是有些人的残留性腺包藏的卵细胞甚至精细胞,不经配结就在体内径自朝向胚胎发育。对这种拱动着的僭越配子的显微观察令人生厌,但熄灭这种苗头的医学处理相当简易。人为的反复则不值一提。虽然那段历史里出现过几次利用手术和内分泌诱导炮制的性别化复古风潮,但历时短促影响轻浅,最后一次只牵扯到几个极端小众化的时尚明星。那毕竟是一个羞于重复的圈子。人类在很多领域的进步远远低于预期,务实之风大行其道,先进的繁衍方式成了他们最为共同认可的方面。
  可推广的基因组合技术曾经是惊世骇俗的创举,当时很好地解决了原始的克隆手法所带来的遗传上固步自封的问题,规避了种群颓萎灭绝的风险。渐成主流后,基因编辑操作经过多次修缮,胚胎发生方面依赖生殖细胞作基底的个例绝迹。多个个体提供自己体细胞基因的样本后,事情便可以交给专业机构。在实验室诞生的多数胚胎初期细胞活性良好,体现了人类完善的微观拼接技巧,体外培育的中后期出现过在低成本处理环境中成活率偏低的问题,但难以掩盖科学界和产业界的乐观。心血来潮的阶段,大众像参与游戏一样,情愿做多次尝试来见证自己后代的诞生。一旦胚胎确定成活,繁殖维护机构将负责把它们培养到有基本行为能力的阶段,再转交给教育系统。在不同家境成长的社会不公不再是顽固问题。
  只经过几代繁衍,人的性器官痕迹就升华殆尽,原始的深色皱褶转化为平整光洁的皮肤。身躯的外形简洁,充满效率感,人不再惧怕当众暴露身体的任何角落,肛门和尿道口也免遭连累,成为与耳鼻同样体面的器官。在派对的沙发上或者校园的草坪上,到处可见仰卧着的休憩者舒展坦白的胯间。
  上一代人体内没有可探测到的性荷尔蒙为下一代的更加清白奠定了基础。几篇有性时代末期的论文曾对如何消除两性染色体的差异深表焦虑,认为这个问题与人在外表的进化完全属于两个层面。为此,一些科研人员还有意借鉴许多低等动物胚胎变性的机理,他们的不智在于曾为之过于努力。事实证明性在表层和中层消失之后,很快便从所谓“内里”的遗传物质层面抽身而出了。余下的一些问题反而是琐碎而又直观的,可以交由时间去排解。
  环境状况依然越发令人不安,工商业活动所处的经济气候也起起伏伏,人类有足够的方式分神。但缘于男女两性而曾经存在的众多不和谐一去不返。性犯罪、性歧视和劳动机会的失衡等社会问题只能见于图书馆深处的文献,史事中活力四射的女权主义空前欠缺情感支持。
  人们仍然乐于交往,自认为重视持久的社会关系,可家庭概念终究过气已久,地域对人的牵绊也很有限,人口流动性长期居高。流动鼓励了科技交流和法制融合,助长了艺术形态和内容的演进,但可能也是它限制了大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速度,使之尚未充分反映出人类智能的浮升。受到人群协作与交流需要的潜在支撑,友情一直是极其重要的人际情感。由于在各类情感关系中的强势状态,一些友谊甚至一时夹带着浪漫气息,不过这种东西毕竟与内分泌关联薄弱,又缺少纯正的长期型情感关系作其心理模板,因而仍然会脆弱地终结于人的迁移离散,不会对自由个体形成实质性的缠缚。许多在共处过程中高度亲密起来的朋友转眼就身处异地或者另外的领域,而后安于永远不再相遇不再交流。
  依据人类的生理现状,繁殖维护机构尽职地稳固了新兴荷尔蒙的地位。这种简称支洛的激素被发现由脑内扣带回和额叶促发,并由多个腺体大量释放,在人体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是较晚受到医学界的认可和关注。支洛使人在年迈之前精力旺盛,有所追求,这解释了曾经以性的驱动力支撑几乎一生的人类如今何以仍旧生机勃勃。大众完全失去了关于性的记忆,只是在几个科研院所里,因不喜好佩戴小饰品而全身赤裸的研究者们一度为全世界都忽略了性激素缺失所可能引发的后果而后怕,为求研发合成适用无性身体的替代激素他们曾大费周章,直到读到蹿红的支洛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机理才偃旗息鼓,甘心地终结了研究项目,遗弃了大批等待进入药物实验的阉割猕猴。
  少数缺乏支洛或者支洛受体低能的人是消极症的患者,不过有针对性的医疗机構很快得以建立,自杀率被控制到相当低的水平。繁殖维护机构开始筛查所培育的新一代,及时为可能需要的个体注射支洛促导素。药剂经过几次换代,安全性和效用已经令人满意。在社会卫生层面对相关显著病症的防控机制已经到位。而体内支洛功效的个体差异仍然事关人身荣辱,一旦“低支洛”程度不足以使人消极厌世,就会让人停留在更失尊严的迟钝怠惰状态,呼气也会含带更多可察觉的醛类。
  确定基因组合的合作者是人们惯于谈论的话题。最初的期望是一直通过仪器的精密分析来寻找互补的基因,仪器善于测量个体的基因,提供人为指定的某项指标,能指导修复人的某种遗传弱点。例如音域窄小的人可以有意征寻有演唱才华的基因搭档来赋予后代发出非冒犯性的高音的能力,乳糖过敏的基因也可以邀请强悍的对应遗传物质,使新的人体从小到老都不会因为食用奶制品而过量排气。可很快大家发现,遗传问题格外复杂,就像有无数个侧面的棱柱,所折射出的未来样貌难以辨清。身材过高的人的下一代变矮后,可能会是一个多动症患者,头发变得浓密也许伴随着口腔黏膜缺陷。性格配制的事故更加繁多,选择一种心理特征,比如上进,同时剔除该特征最容易携带的不良倾向,比如急躁,却常常得到某种意料之外的副作用,比如周期性的无由悸怕。所谓优选优配引发的纠纷拥挤于一时。繁殖维护机构被迫做出种种解释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幸运的案例,如两个有轻微腋臭的繁殖者事前都掩饰了自己的弱点,巧合配对后后代闻起来竟始终清新。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讨论,渐趋理智的人们承认绝对的理想匹配并不存在,稍显随性的生殖组合却常有天成之美。曾因过早抨击基因选配技术而输了学术赌注的古风伦理学派等到了自己的日子,重新聚集夺回了座席与话筒。自然从未真的鼓励完美基因的诞生,人们该做的只是给遗传链条以改变轨迹的机会。   民间与学术界似乎同时意识到,自然而然地主观选择基因搭档明显更加可取。依靠仪器测量选择多方基因的行当开始退出大众市场,转而只为有严重遗传病的个别人服务。而且,另一个论据详实的观念试图简化基因组合行为——对后代而言,多方组合并不比两人组合更优越,相反,前者引起生理罗乱的概率比后者高出几倍,带来的特异问题也有更大的困扰性。况且,即使后代因为缺少第三方或第四方的遗传介入而不够完好,等待其优缺点明朗化后,对成体进行表观遗传学调改治疗并在下一次繁殖时再实施针对性的基因修补也会更显明智。
  产业迭代继续着冷酷有力的势头,社会观念的更替也不会有过多的拖沓。新的风尚让人们开始了自主选择另一方的潮流。一对一也更容易愉快地达成共识。人们通过视觉嗅觉等感官来判断对方是否足够健康并适合自己,时间确证了这种方式的效果之好。组合成了一项有趣的活动,而摆脱了那些专业语调的指导。流行语言把陈腐的依赖技术做挑选和寻求多重组合的行为吸收为嘲讽的素材。科研机构顺势而为,摸索过后获得了不小的发现——人之所以能屡屡选中相对适合自己的搭档,原因之一便是那种重要荷尔蒙支洛的帮助。支洛使人有持续的活力,并且能敏锐地判断对方体内的支洛水平,这种水平当然与健康紧密相关。这样,人可以通过一种有道理的主观感觉确定较好的基因搭档。由于顺应事实与规律,这项发现被各地的研究者们争相佐证,一些极其喜欢独立言论的科学家和技术选配时代的遗老也只能温和地质疑人主观判断的长久准确性。
  选择成为心智的表现后,真正的优越者花了一点时间浮出水面。幼儿的基因最为纯粹,而成长会使遗传物质发生不理想的突变和表观转化,但年幼时认知能力和体内支洛水平很低,难于做出明智选择和吸引其他选择者。这事实使那些能够迅速发育的人处于搭配游戏的优势地位。经过必要的铺垫也就是基础的成长后,有些人会迎来自己的生长高峰,并在生命的前四分之一时间内将其完成。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们的头脑、体魄和支洛分泌水平都突飞猛进,遗传物质又保持得相对完好,十分适合马上进行基因搭档选择。这类人有压倒性的更大机会把其成长特点延传给下一代。历时不短的一段进化后,全人类都拥有了这种生长模式,快速生长期被称为塑成期。
  此外,进化还淘汰了限制胚胎成活率的一些基因。部分胚胎死亡或者成活后出现残疾的原因是生殖双方的遗传物质在组合后互相扼制对方的遗传表达,从而让自己对下一代更有祖先的意味。这与两个搭档本人的意志无关。实验室工作认定这种微观的攻击性来源于基因材料携载的一种叫做阿法酸的酸性物质。当一方的阿法酸绝对强于对方时,弱者会尽量妥协退却,全力保住基本阵地,双方的遗传话语权会稳定于主从之势。这是生殖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有的胚胎细胞内,亲代双方的阿法酸势均力敌,激烈争夺相持不下,极易造成细胞过度损伤甚至毁亡。经过塑成期及时配对的正常人类个体通常会选对搭档,即身体携带强酸的人常会选中携带弱酸的搭档,反过来也是。多数组合能避免灾难,这给人以安慰。逐渐,促成成功选择的那些着眼点和判断标准成为配对的常识,深入人心,所创生的一代代新人中也出现了阿法酸极化的喜人现象。极强酸型和极弱酸型的人群成为两类主流,他们很容易识别并挑选出对方,而冷落残余的酸型中庸的人,将其一步步排挤出繁殖队伍。
  人类社会开始把极强酸型的人称为左型人,把极弱酸型的人称为右型人,纯粹是为了语言表达的方便。左型与右型两种人只愿意在对方的群体中选择搭档,规则被进一步巩固。生殖活动向着明确有效的高水平迈进了一大步。不甚愉快的只是人们身上出现了破溃,也许是分化的代价。那种伤口被黏膜覆盖,既不会进一步恶化,也不容易很快愈合。破溃伤口呈斜纹状,左型人的要明显深于右型人的。人们为此迷惑一时,好在这种伤口活跃在人们身体上的时间不太久,一般会在人进入老年时萎缩、干枯并钙化。
  也许是由于人体超强的适应性,破溃带给人们的疼痛越来越轻,时而类似痒感,时而感觉不到,大家也并不介意伤口钙化的早晚了。但几起新闻事件却冲击了人们的思想。其中之一是还处在塑成期的一个左型人在雨林里游玩时,与一个右型人身体贴靠在了一起,伤口发生了显见的感染。两人并非商定的基因搭档,但游玩结束后,在该左型人的伤口里发现了有活性的胚胎细胞。专家组严肃地询问过当事人后认为很有可能两人的伤口接触时完成了遗传物质的自然组合。诊断一出万众瞠目。虽然丝毫不影响计划中的基因组合,但该左型人与预定的基因搭档发生了几次莫名其妙的争吵,致使有人一度怀疑自然组合对人的情绪有所干扰。
  另外几起自然组合事件令人相信胚胎在体内形成并非偶然。而且能检测到的胚胎细胞都存活在左型人伤口内,其中一个开始时拒绝相信,结果几天后胚胎从原来的位置消失了,细致的检查发现胚胎细胞向软组织深处游移了九厘米之多,尺寸增大并在周围造成腔隙,明显正在发育。多个个例被跟踪调查,结论是左型人有在体内培育后代胚胎的能力。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型人的伤口深处将会鼓胀起来,直到几百天后排出已经具有人类形态的新生命。该现象得到关注之后,一个贫困国家爆出了这种生殖方式存在已久的慑人新闻,据称已经至少有五代人里存在这种未经专业繁殖操作介入而自然诞生的人,傳统的繁殖费用让该国很多人疲于支付,有见识的巫医便在一些地带乘虚而入。被主流正视之前,这种新式繁衍曾被当作丑闻隐瞒。
  基因自然组合、体内培育的后代多数会与培育者,也就是特定的左型人,建立起一种互相密切牵涉的感情关系,其成熟之后双方也更倾向于邻近生活。
  像其他领域的许多事物一样,异端化作潮流,然后在全世界普及。繁殖机构中的胚胎生产培育部门像当初的基因测量选配部门一样退出舞台中央。自主繁殖如此有吸引力,某些传统言论的批评无力而短暂。观察揭示,在左型人与右型人伤口贴合之后,黏液互相沾染交换,右型人的伤口中有软组织自动探入对方伤口内,遗传物质就在这一瞬间被送出。基因搭档互相选择的满意度越高,这种探入就越主动。
  至此,唯一让人们感到不快的就是人体表面位置不确定的多处伤口,长在手肘或膝盖等处的伤口使生殖并不总是经过慎重考虑,两种类型的人互相挤挨就可能制造胚胎细胞。很多左型人体内正在培育的胚胎被怀疑与名义上的右型基因搭档毫无关系。在御寒目的之外,部分左型人开始穿戴只为遮盖伤口的衣物,即使是在夏季。趋势蔓延开来之后,少数左型人为这种不方便而恼火,两类人的平等权利时而成为话题。
  人们开始倾向于选择身体伤口较少甚至单一的基因搭档,这与进化的走向互相牵引。逐渐地,人们觉察到,伤口单一并且处于腹股沟附近的人更有繁殖吸引力,而常态下软组织便有所鼓凸的右型人能更加便利地送出遗传物质。一切有了明朗的方向。左型人慢慢发展出排出幼小后代后向其传递有营养的体液的器官,这对后代健康和双方关系的发展相当有益。该器官多少隆起,在七成左型人身上定位于腹部,参鉴多种动物的生理结构,学术界认为这个位置相当合理。但让很多人觉得可笑,有两项研究声称长期来看,除了其端头在增多红色素沉着之外,这种输出体液的器官还大有从小腹向上移动位置并且一分为二的趋势。
其他文献
这一生做得最多以及正在做的事  是为别人的想法,寻找合适的骨头。  要剔去这些骨头上原生的新鲜的肉  选择尽可能契合的方式拼接  以便将别人的想法支撑起来  活血生肌,使眉眼生动。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  好不容易让一个想法站起来  新的想法又將其推倒。  这迫使我去寻找更多、更细碎  关节更为灵便的骨头。  为了省事儿,不得已之下  我常常会拆散前一副骨架,重新拼接  支撑起新的想法,完成日常的
期刊
直到现在  他还在期待  一个未经调和的夜晚。  ——黑得那么彻底  黑得分辨不出灰黑、藍黑、漆黑……  之类的层级。  黑成一团  黑得,没有一丝杂色。  他想象自己裸身走入  被缓缓浸透。  直到完全融化  成为这旷大之夜的  一部分。  他想象覆天盖地的死寂中  曾有一粒鲜红心脏悬浮  跃动、收缩。  以黑为血、以黑为铅  吐纳、停顿,直到成为  黑的一部分。
期刊
太阳西沉的时候,经年流淌的  石梁溪,水面荡起涟漪。  垂柳岸邊,钓鱼人  在收拾他的渔具。  他用一只精巧的桶从溪里提水。  用毛巾,擦洗日光下略显黝黑的胳膊  擦洗长长的鱼竿,并一节一节  收拢,放回竿袋。  做完这些,他把剩下的小半桶水  又倒了回去。  脚下,夕照中的石梁溪  因此轻晃了一下。
期刊
向竹篮里舀水,如果想要  蓄上一些,大约有两种方式。  一种取决于水质  ——我们需要含有杂物的水  为了看起来清洁些  最好掺杂大量的、粗粝的泥沙。  舀的时候不妨装糊涂,尽可能  向杂质多的地方,伸勺子。  当杂物均匀分布并堵住竹篮底层网眼  我们取得成功。  再來说说另外一种:  舀水的频次和速度要快,  胳膊应奋力而为。每次的水量  必须大于网眼中漏出的水。  这需要心无旁骛、坚持不懈, 
期刊
2016年毕业之后,我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下了班以后再骑车几公里回家。我闷头大睡,直到第二天中午,起来写一点东西。下午上班的空闲,就在网上随意浏览。有一天,我读到了一篇叫《驾鹤》的小说,不由得从椅子上坐直了身体。有时候,看别人的小说,我会不由得思考自己会怎么处理这个情节。我一边这么想,一边读到结尾,还是觉得喜欢。在网站上,我看到了作者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人,脑袋上扣着一本书,直视镜头,像是
期刊
许梦熊,本名许中华,曾用笔名七夜。1984年生,浙江台州人,现居金华,自由撰稿人。曾获北京文艺网首届“国际华文诗歌奖”、浙江省作家协会2015—2017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诗集《倒影碑》等。  公牛哀  春天的夜晚除了凄凉的猫叫声,大抵还是欢快的。公牛哀在屋中焦躁了数日,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人前默默无语,一个人的时候翻来覆去,心中忐忑,活着如同一棵树努力了许久,却没有冒出新芽。他的哥哥来看他,一
期刊
有的树,最大的本事就是  懂得在合适的时候,抖掉不合适的叶子。  那么多葉子,每一片  它都了然在胸。抖掉一片,就忘掉一点。  鸟儿在枝头歇息的时候它抖一抖  有风掠过的时候也抖一抖。  到了秋天,即使没有风  它自己也会在夜晚,使劲抖一抖。  直到把浑身的叶子全都抖落  它才安心过冬。
期刊
我印象中是二〇一六年左右与甄明哲认识的,当时《作品》杂志在做一个“九〇后”小说家作品接龙的活动,拉了一个微信群,我俩都在群里面,忘了是谁先加的谁了,加了微信之后貌似也没怎么深入地聊过,只偶尔在朋友圈互相点点赞。二〇一六年,明哲好像是在拉萨工作,我在山西大同的工地,那时我刚刚开始学着写小说,在我的生活里,虚构和现实泾渭分明,互不侵扰:夜晚我编织语言做着成为小说家的梦,而在白天,我隐藏着自己,是别人眼
期刊
强调趣味对写作的影响,你不会做得过分。而如果人类有一张兴趣图谱的话,它一定正呈现五光十色无限斑斓,但恐怕也悄然但加速地积累了不少皱褶。皱褶内里不再绽露,没有被一次次浓墨重彩所涂刷,包藏着一些现时已经成问题的趣味。有时我会不小心摸索进去,为在皱褶里发现了兴致所在而小吃一惊。这情形试过几次我便开始习惯了,暗自承认自己可能就是一个贪恋皱褶的人。那些细碎折叠里的兴趣有的偏邪阴郁,有的则低幼执拗,你没耐心的
期刊
朱小如:我读《玻璃塔》很吃惊,确实是读了三分之一,绍国给我发短信,问我收到没有,我说我已经读了三分之一。我说:“这个小说的语言真的是值得仔细琢磨。”绍国还说《玻璃塔》是一部奇书。我很赞同。  胡小远:绍国是最早阅读《玻璃塔》的作家之一,小说也因他极力推荐得以出版。《玻璃塔》能让您这样的评论家吃惊,太让人高兴了!  朱小如:在我读来,你的短句,以及动词连用得特别多。如:“艾莉搂住我,亮两爪子伸豁口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