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节外生枝”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碰撞、相互接纳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交往、共同探讨,获得知识的互动过程。由于数学活动的开放性较强,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旁逸斜出,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一节课也会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这些“节外生枝”的偶发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偶发事件,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弥补或推进教学,使所谓的“麻烦”不再是“麻烦”,反而会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而创造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乘机提取,点石成金
  有一次,区教研员来学校督导,看着走进教室的教师们,笔者心里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对要讲的《20以内退位减法》准备得已经很充分了。然而在上课交流过程中,笔者却只顾着完成自己的规划,阻止了一个学生的发言,却在不经意间将一个学生硬拉到了自己的思维圈中。课下交流时,一位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让刚刚那个男孩子把他的想法说完呢,他的思路说不定又是一种什么新的方法呢?”笔者听了半信半疑。哪还能有什么方法呢?于是找到了那个学生:“你说说看,刚刚那道题目你是怎么想的,能再说给老师听听吗?”“14-10=4,所以13-9也等于4”。“为什么呢?”“因为14比13大1,10比9大1,所以13-9=4”。十几减整十,这是刚刚学过得知识,而他却能利用算式之间的联系,巧妙地迁移到新知识上面来了,这是多么精彩的想法啊!那次失败的经历深深触动了笔者,也教会了自己要随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
  如果当时能够给那个孩子一个机会,提炼他思维和解题方法中的精彩成分,进行剪切和放大,粘贴到教学中,借题发挥,将会点石成金,成就一笔意外的教学资源。现在,笔者不会再强迫孩子们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了,在处理课堂上“节外生枝”方面自己还总结出了几点经验,也希望和各位老师进行交流。
  乘机迎取,顺水推舟
  在教学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规律:笔者先创设了圣诞树,彩灯排列等情景,引导学生发现排列中的规律,然后又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画规律,并和同学们交流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规律图色的?有不同的规律吗?
  同学们一步步地完成了操作,接下来笔者觉得一切都可以按原先规划进行推进了,于是心里高兴极了。“老师,我们学找规律有用吗?”一名男同学突然一问,笔者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回答了。于是采取了顺水推舟的方法,笑着向全班同学问到“你们说呢?”孩子们这下可来劲了,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我觉得数学就是算算数,跟数有关系的。找规律好像跟数学没什么关系吧?”生2:“老师,您看黑板上彩灯排列是3个一组,一组一组地出现的,刚才的圆形图也是几个几个重复的,和数学是有关系的,我们应该学习找规律。”生3:“老师除了彩灯外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呢?”生1:“我们走路就是有规律的。左右、左右、一二一、一二一的。”生2:“每个星期都是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出现的。”
  本案例中的随机事件,虽出乎预设思路,但合乎情理,合乎教学流程,教师就可以乘机顺势而下,用学生所想所做组织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既然自发地吹来了“东风”,教师何不迎“风”而上,顺水推舟呢?
  乘机转取,见风转舵
  在教学《神奇的七巧板》一课时,笔者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前让每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开始课上得十分顺利,可当课上到后半阶段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开始嘀嘀咕咕,拿着七巧板在课桌上摆来摆去,笔者有点生气,怎么竟敢做小动作?但走过去一瞧,呵,这几个小家伙竟然用七巧板摆出了一艘像模像样的轮船。刚才做小动作的几个孩子见笔者走过来,早已坐得端端正正,用忐忑不安的眼神看着笔者。看着这种眼神笔者心里涌出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应该说孩子们不喜欢听课,说明了教学的失败,接受目光审视的应该是笔者而不是他们。
  于是,笔者笑了笑,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看他们拼的图形像什么呀?你们想拼吗?现在请大家当回设计师,每组拼一幅图,比一比哪组设计的最好。但在设计之前,各组要先做两件事:第一,你们这组准备拼什么?第二,分工一下,各人做什么?”立刻,教室里像开了锅,各组讨论的热火朝天,渐渐的,声音小了,大家专心致志地拼起图来。
  这个案例中的偶发事件,虽然打乱了原先的预想,扰乱了教学程序,但笔者没有选择回避,而选择了适应,针对课堂中学生出现的“出轨”行为,灵活地调整了教学转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各种信息,使它们不再是“节外生枝”,而是“锦上添花”。
  总之,教学中“节外生枝”的随机事件很多,但只要教师善于利用,也可以随之生长出很多新的教学资源来。这种资源,虽然无法预约,但却可以捕捉,可以放大,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运用意识和调控艺术。巧用“节外生枝”,一定会让数学课堂绽放出精彩无限。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在家上学”,10多年前悄然出现的教育现象,依然备受社会关注。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课题组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近2亿人,约6000人实践了“在家上学”。2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得擅自以在家学习替代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  “在家上學”最早风行于美国。美国当年也是禁止在家上学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对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方便,部分青少年开始接触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比如抽烟、喝酒甚至犯罪等,这极大地危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体育锻炼是帮助青少年增加健康行为的一个有效措施,所以初中体育课堂的合理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发展快速的阶段,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体育教师需要使用更好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创建于1978年5月,地处滇、黔、桂三省交界,是一所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中職卫生职业学校,是首批广西示范特色学校和广西中职学校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笔者所在校药剂专业创建于2006年,现有12个班级,720名学生。该专业就业方向为城乡各级医院、诊所、药店、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医药销售、药品生产企业等,就业岗位为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药品生产、检验、营销、应用和药学服务等工作
作者:[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译者:王鹏程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書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这个定义足够大,可以涵盖交通阻塞引起的沮丧和失去事物的痛楚。它包括感到压力时的想法、情绪、生理反应,以及你选择怎样应对压力情境。这个定义也强调了有关压力的一个重要真相:压力和意义无法分割。对不在乎的事情,你不会感到压力;不经受压力,你也无法开创有意义的生活。但重
摘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是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础。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通过广泛开展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认识中国梦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主观愿望。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必须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运用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国梦教育 现实基础  当前,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安全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学校普及基本安全常识,有针对性地组织地震、火灾疏散和防踩踏等专项演练;落实学校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各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和学校要健全联动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应急处置方面的协作,加强视频监控、紧急报警装置等物防技防方面的對接合作;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暴
“百工”一词的释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它最早见于先秦典籍《考工记》,书中开篇便阐明“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这里的“百工”指官职,主要管理司营建造等事务;到了西周时期,“百工”主要指工奴;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工”一词成为对手工业劳动者的通称。夏、商、周时期,手工行业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品类已达30余种,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门类有了较大发展。“百工”这一群体迅速壮大,而以工艺
作者單位:山西省实验中学
在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县,有一所小学在此怡然静卧——她就是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秋口中心小学。学校文风鼎盛,风景优美,面积为1959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19个,在校教职工51人,学生905人。学校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浓阴匝地,丹桂飘香,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学校确立了“修身、明理、乐学、善思”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倡导培养“有素质、有道德、学习型、智慧型”人才的育
雨过天晴,父子俩在花园散步,儿子突然发现许多蚂蚁在搬运食物,便问父亲:“蚂蚁最喜欢吃什么?”父亲微笑着,没有回答,返身回屋,为蚂蚁准备了6种食物(大米、白菜、月饼、咸蛋、苹果、牛肉干),然后放到花园里蚂蚁比较多的地方,看看它们到底喜欢哪种?父子俩耐心地等着蚂蚁来聚餐。看到月饼上爬满了蚂蚁,儿子高兴地喊道:“呵呵,蚂蚁最喜欢月饼啊!”“月饼是甜面食,那蚂蚁到底是喜欢甜食,还是面食呢?”儿子提出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