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化教育是一种教学理念,生活化作文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作文教学方法,生活化作文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改善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生活化作文;探究
  一、 生活化写作教学的涵义
  (一) 生活化写作教学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和教育是统一的,教育要适应并服务于生活的需要,如果脱离生活,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为了适应生活之需,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生活教育重视实践,主张“在做中学”,强调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是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立足生活,开发生活资源,丰富写作情感与内容;其次,要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写作知识和方法内化,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并引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生活化作文教学理论支撑
  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对写作教学具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早在20世纪,美国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理论,阐述生活与教育的本质联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他主张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我国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写作教学研究硕果累累。叶圣陶认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和作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他还强调作文要注重实用性,要写生活中可以用得上的文章。张孝纯提出语文学习的外延要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要扩大了教学的途径必须向生活延伸,要把学生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刘国正也认为语文教学应要联系生活实际,要把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以书面化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够打动人心。
  (三) 生活化作文教学原则
  遵循主体性与真实性原则。当下学生的作文普遍内容空泛,切身体会少,并且空话、大话多。生活化作文强调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探究生活,积极主动去思考和探索人生,并试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真实性原则并不排斥虚构,写作可以虚构,但是虚构的事件必须要有现实生活的基础。
  生活化作文教学注重生活化与实践性的整合。写作是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生活化和实践性的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迁移到习作中,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习得写作技能,体悟写作规律,积累写作经验,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性还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获得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
  二、 生活化作文教学实施策略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个性化的思维活动。初中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作文题材唯有来自生活实际,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打消学生畏难的情绪,促使学生有感而发。此时,教师要以生活为契机,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感受生活的平台,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动力,引导学生通过习作思考各种社会生活的现象问题,并将模糊思想感情清晰化,将零散的思想片段完整化,描述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表达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抒发自己真情实感。
  初中生活化作文提倡愉悦式教学,教师要尽量减少束缚,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表达的习作环境,让初中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文体自由写作,养成有事便写,有感便发,随时记录的写作习惯,并能够从写作中找到快乐,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 密切联系生活,积累写作材料
  写作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感知生活的意识和能力。生活有多广,内容就有多广。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活,多角度观察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点滴事物,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的源头活水,通过不断地积累生活体验和思想认识,生成丰富的写作内容;其次教师设计作文训练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比如让学生多去感受家乡的美景,介绍自己的家乡、风俗习惯等等。
  要多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写作范围。生活化作文教学要让初中生学会体验家庭生活,体验校园生活,参加丰富的校园活动,积极参加运动会、艺术节、志愿者活动等,还要让初中生学会发现自然,到大自然中感悟四季变化、观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并作为写作主题,让学生们在这些观察活动中有所思、有所得,并用自己纯真的心灵抒写对社会自然的真实感受,如写校园的秋天,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和交流之后再写作,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三) 紧抓具体训练,指导学生合理写作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远离学生的生活,以致学生写作时只能胡编乱造,勉强成篇。写作命题一定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命题为例,这种话题不设障碍,题中的“站点”既可以指交通工具沿途必经之站,也可以理解为比喻意,即人生的某一阶段,生活的某个缩影。这样一来,学生可写之事,可抒之情,可议之理非常之多。学生也能调动记忆的翅膀,尽情抒写印象最深的某个阶段的精彩生活,无须临场宿构套作。写作体裁也可由学生自主酌定,写记叙文、议论文均可。
  (四) 更新批改观念,写作修改要生活化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笼统式评语的批改方式,要创新批改方法,提高学生评判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评改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学情,严格制定一套作文的评价标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改作文或者小组互评互改。评价标准要从立意、选材、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制定,特别要强调评价习作是否能够表达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当然,作文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而是让学生在批阅他人的文章时学会自审,通过借鉴他人反思自己。长期如此,学生定会逐步提升自身的评判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双重转化,是由现实生活最后转化为文字。总之,现实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为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探索如何引导初中生反映现实生活,让生活化写作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参考文献:
  [1]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温丽琴,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广兆中学。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 C-亮氨酸示踪法测定兔烧伤后整体蛋白代谢改变研究 目的:通过沸水烫伤建立实验兔高分解代谢模型,利用C-亮氨酸作为示踪剂,测定兔烧伤后整体水平的蛋白质代谢改变,观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教学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读书的习惯,掌握读书,吸收知识的方法,还可以培养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健康的审美能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新课程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知识要在平时的阅读中慢慢地积累,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在阅读中慢慢体会,渐渐地阅读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进而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因此,阅读教学在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既要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言及文学知识基础,也要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展开教学工作,发挥其在课程引入、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以及思维拓展等方面的作用,能够全面提高教学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推动教学的改革及完善。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小学语文;情境创设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到对学生思维
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王惠萍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识字、表达及写作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文言相融的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师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文言相融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就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文言相融提出了有关策略,希望对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文言相融  一、 文言相融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文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有工具性的特点,更具思想性。对比苏教版和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细微的差别,以教材的思想性和工具性功能看,从教材的解构编排来看,诸多方面,人教版教材优于苏教版教材。  关键词:人教版;苏教版;思想性;工具性  教育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出来之后,依各地情况,各省市可以自编教材,江苏是全国教育排头兵,近二十年使用苏教版教材。  江苏教育全国第一,有赖于
摘要:板书是指课堂上教师为了辅助教学,将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展现在黑板上的一种数学形式,它素有“微型教案”之称。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内容和文章结构来引导学生参与板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板书的评价来提升学生参与板书设计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  板书设计作为课文内容的概括与缩影,一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