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习惯走进我的英语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英语课作为一门实践课,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其他学科相比又格外丰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捕捉情感体验,引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要求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即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情境,善于捕捉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与情感状态同教材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间的差距和矛盾,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
  1.师生关系和谐化。语言的交流应该是开放的,气氛应该是和谐的,教师应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当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时,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要认真倾听,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取笑和挖苦,相反应进行自然的疏导。这样学生探究的热情就得到了保护。
  2.创设问题情景化。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巧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想象,诱导学生在知觉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探究猜想。如在教学“Good evening” 这一常用语时,用多媒体以动态的太阳分别呈现 “in the morning” , “in the afternoon”,伴随着 “Good morning” 的歌声,屏幕上出现了夜幕降临刹那,我忙乘机追问:“Do you like this song? Do you want to learn it?” 学生回答“Yes.”时,他们的探索心理就已转化成现实的学习愿望。
  二、演绎生活体验,拓展研究空间
  在英语教学中,生活是学生语言习得的肥沃土壤,生活体验是促进学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
  1.互助互动活动化。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的理解是在交流合作中完成的,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所以教师应尽可能的将呆板的教材内容,演变成生活情景,使教材活起来。如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扮演 “Do some shopping”, 教师创设 “in the supermarket”, 让学生分别扮演 “shop keeper” 和 “customer”: “How much is it?” “…yuan.” “Here you are.” “Thank you.” 这样的合作操练有利于学生在彼此的互动中触发新的顿悟和灵感。
  2.教学时空开放化。教师千万不能让学生把眼光仅停留在课堂里校园中,其实现是生活也是学习英语的广阔背景。我们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近各种真是的英语环境,接触各种视听资料,阅读简单的课外英语读物等。如本县旅游业的开发吸引了不少外国来宾,可以借机引学生前往,通过与外国人的口语交流,来了解各国人民的喜好喝文化底蕴。
  三、把握成功体验,激活探究行为
  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是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探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调动一切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向未知领域前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十分珍惜与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强心,通过肯定与鼓励,让学生尝试到探索的乐趣,以此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养成探索的习惯。
  1.探究活动全程化。课标指出:我们应把对学生学习探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教育过程的每个角落。为此,我们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提供“活动全程记录卡”一份,让学生完成①How many events do I have? ②How questi do I solved? ③What’s my feeling when I succeed? 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酌情打“☆”表示。这小小的记录卡包含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情感的参与,展示了探究过程中的价值,让学生从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教学评价多元化。学生“活动全程记录卡”不仅可以让学生自我肯定,还可以通过交流互动,与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们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学习水平做出更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使学生从各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如我们可以从听、说、读、写、表演等不同角度来评价同一个研究内容。
  四、丰富创新体验,冶炼探究品质
  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最高形式,强调的是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索研究的过程,具有更强的创造性特点。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成果展示多样化。成果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要说的意思,呈现出答案的多样性,如在让学生自己研究总结 “be” 动词的用法时,学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有的用一张表格来归纳表示,有的用简笔画表示,有的则通过编绕口令体现……
  2.超越自我个性化。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凸现其个性风采,让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在英语课堂中萌芽并得到冶炼。如研究总结 “May I…?” 句型的用法时,我鼓励爱好唱歌的学生大胆尝试,希望他的研究成果能独具匠心。果然不出数日,一首通俗易唱的 “May I …?” 歌谣传遍了整个校园,成为超越自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 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一 、人文精神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
期刊
一家公司招聘人员,采取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然而这家公司招聘的办法很特别:三次考试试题竟然一模一样。当大家第二次看见同样试题的时候,谁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家以为公司或许是弄错了。这次前二名的成绩依然没有变化,A排名第一,B依然排名第二。接着第三次考试,公司还是用了同一个试题,大家依然不解,但最后还是默默地去答卷。这次A很快答完试题,胸有成竹地走出来;而B在结束前一直绞尽脑汁地苦思冥想。结果是A
期刊
我在教学孔乙己时,常把他和范进进行比较。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所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但这只是对两个人物必要的浅层次的理解,他们的性格内涵究竟有何差异,两文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一、范进在遭胡屠户训斥后,还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化学知识,更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多年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这样几个方面:  一、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 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老师、学生开展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主任则是班集体的创建者,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就是建设班集体。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关心热爱学生,建立好师生关系  (一)热爱关心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教师如果亲近学生、信任学生,通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 ;课堂 ; 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有效性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在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的同时,又能保证教学有效地进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设计好化学教学方案  1.熟练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
期刊
“一位美国小学生的暑假作业是每天捡一小时废品;一位日本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回家让妈妈抱三分钟;一位中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生字写3遍,词语抄3遍,练习七的习题做完。”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读起了这段话,不禁感叹:基本是课堂教学与练习的机械补充与延伸,基本是书面作业,基本是抄抄算算的中国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还能适应小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吗?因此,小学生家庭作业的改革刻不容缓。我结合自己
期刊
调查发现,不少乡村教师患有咽喉炎,鼻炎。此外患肠胃类疾病、颈椎和腰椎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教师也不在少数。生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74.7%的教师表示患有慢性咽喉炎、颈椎病等生理疾病,只有16.3%的教师反映生理健康状况良好。此外,农村教师生理健康满意度如何呢?62.4%的教师表示对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感到“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29.2%的教师则表示“非常不满意”或“
期刊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在农村初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已有二十几年,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初中的孩子普遍感到记忆英语单词的困难,一提到背单词就头疼。可是在其他方面,我也常常发现平时没见孩子学唱歌,孩子却会唱不少的流行歌,歌词一个字也不会记错;没见他们学电脑,可是玩起电脑游戏来他们却是电脑高手,等等。他们这些特有的本领真让我自叹不如。究其缘由,恐怕只有一点,那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学习时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