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启发地理思维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问互答是进行教学互动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作者提出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提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要点,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课堂提问 多元化
  提问是深化教学过程,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运用多元化的提问来深化教学,能够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课堂中对所学知识理解与感悟,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深化课堂提问,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从而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
  一、设计缜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
  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服务。教师在备课时理解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在关键的地方设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气温的日变化”时,教师提出这样的设问:①地面上的温度最高值出现在一日中的什么时候?为什么?②气温最高值会出现在一日中的什么时候?为什么?如果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辐射、温度、大气温度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明确,不仅不能有知识性或概念性的错误,还要使问题清楚明了。例如:在教学“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时,如果这样提问:“在十月六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与赤道有何关系?”学生就会无从着手。而这样问:“在十月六日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应该位于赤道南还是北?”学生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在赤道以南。”由此可见,问题若设计得题意不明,学生会不知如何回答。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考,在积极思考中解决问题。
  二、设计感兴趣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提问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如果把提出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起来,那么将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本中编排的内容很简洁抽象,学生很轻易就把握其中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起来很容易。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提问感到索然无味。所以,应尽量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并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气候的形成和变化”一课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雅典举行的奥运会和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上,天气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多数学生对奥运会感兴趣,在问题中加上奥运会,学生自然而然就根据问题去思考北京与雅典两地的气候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践行新课改理念,多采用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的学习模式,避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互问互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使不同的地理问题都能从多个角度全面进行分析,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
  三、创设提问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知欲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课堂提问就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让问题富有新颖感、趣味感,最好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突破口”,精心策划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回答兴趣,引导积极思维,进行适时提问。例如:在教学“时区、区时、地方时、自然和国际日界线”的内容时,就先播放一段《富贵再逼人》中的视频片段,主人公骠叔因为性格忠直经常让他的上司不满,最后竟然被上司找个理由开除,就在此时,骠婶却发现自己所买的彩票中了个特等奖,于是就筹钱买机票准备飞回温哥华。在到达温哥华以后,经过了千辛万苦才摆脱了上司对彩票的抢夺,但是到达彩票领奖中心时却发现已过了兑奖的最后时间。此时,所有的希望都已破灭了。在圣诞节的晚宴上也没钱付账,只好给餐馆打工,在拖地时,善良的老板才提醒说距彩票兑换的期限还有最后一天,于是骠婶高兴极了。这一电影视频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兴趣,而且激起了他们对世界时间计算的极大渴望。
  四、设计递进式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不妨对复杂知识进行合理分解,降低难度,先提出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推翻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大脑思维,从而体会到学习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去敲开知识的大门。对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小步子的铺垫性问题。设计语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例如“在教学大气环流”一課时,在完成“单圈环流”的教学后,加以这样的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接着提问:“在考虑到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如何的呢?”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从“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到“考虑地转偏向力”,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敢于转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发疑、质疑、析疑、解疑的能力,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地理知识的局面,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廖雪芬.谈提问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09(26).
  [2]张丽丽.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中学科教创新导刊,2010(3).
  [3]刘金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探索[J].教育革新,2011(3).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既要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然而,由于中职学生普遍文化基础不好,对理论知识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全面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很值得我们研究。我数年来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做了一些实践性探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布置任务,
摘 要: 优化课堂教学,从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优化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优化方式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若干意见》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支持赣州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振兴发展,教育先行。《若干意见》出台后,苏区振兴发展之东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在小学里接触过计算机,再加上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所以他们往往对初一信息技术不屑一顾,觉得太简单了;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远大理想,情绪不稳定,不善于自治,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听课精力不集中,每堂课下来都是糊里糊涂,经常留下“课后累”,学习成绩迅速下降,到后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教学需要有效导入。所谓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联结点,也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手段。因此,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各环节构成的联系是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启动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导入的艺术。成功的导入,犹如倏然拉开的帷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一个精彩的舞台,犹如悠然流淌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动人的乐章。  
本文通过对“合作探究、多维互动”历史教学策略的分析,指出在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多维互动”的历史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它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造性思
一问一答格外详尽 答复满意成为代理  今年26岁的罗红女士,婚前多次创业失败,但她有着一颗创业的恒心。她丈夫是一位老实巴交的打工族,夫妻两人由于志向不合,最后导致婚姻破裂。非常有骨气的罗红离婚后不愿回娘家,自己租了房子。她要用事实证明她有能力成就一番事业。平时就喜欢营销类杂志的她,发现很多刊物介绍了一个新兴的行业——推销别墅图纸。她看到了主人公李峥巧遇同学,卖别墅图每天轻松赚钱时,心想自己何不试试
一、概述人造花有着悠久而庞大的市场,其生产工艺也不断发展变化,纸、布、绢纱、塑料等不断地应用在假花制作上,更真、更像可以说是仿真花的目标所在。现在,随着新科技的发展
摘 要: 初中政治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生命化教学则要始终贯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身份真切地感悟生命;另外,生命化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感悟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 初中政治思想品德教学 生命化 教学策略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引导学生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看,“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攀登科学顶峰。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性学习应具有的特征  1.生活性。课堂教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从事历史教学多年,以前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对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关注不多。后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试题已经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