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学问”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能悄然地得到发展。“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用‘好奇心’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让我们教育者牢记爱因斯坦的这一席话,增强学生“学问”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问题;创新意识;学生;能力
  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就是要学怎样问,学会思考问题。”这为我们教育者简单地诠释了“学问”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继承了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让我明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从学生提出问题开始,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的开放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能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学问”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呢?
  一、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学答”之前先“学问”
  我国教育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我们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外乎是由教师课前预先设置一系列问题,在教学中老师滔滔不绝,自问自答,一讲到底来个“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是有序地进行一些无需思考、讨论的一问一答,完成语言接力,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问题和结论,没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权利。进而发展为较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也往往重在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由教师(而非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导致我们的学生不会提问题,不会讨论,而且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以至于李政道博士说:“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固然重要,但学习怎样提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问”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都是从提出简单问题开始的,应当学会问问题。优化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学答”之前先“学问”。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满腹“学问”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问题为中心”说到底就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后,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激发学生质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问”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学生能提出问题,缘于教师的激趣和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事关问题的质量,一个好的数学问情境,能有效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问。
  三、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学问”水平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大发明家的一席话,不仅道出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更道出提出问题的挑战性。让我明白课堂上要增强学生“学问”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提问方法。如把握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抓住课题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在出示了“最大公因数”这一课题后,学生提出了“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与因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认识最大公因数?还要不要认识最小公因数?”等。还可以教给学生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法则、定律和公式上找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问题,“学问”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这样,经过不断训练,学生提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有价值,随着问题的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能悄然得到发展。“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用‘好奇心’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让我们教育者牢记爱因斯坦的这一席话,增强学生“学问”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常宽. 巧设情境 让数学课堂“问”出精彩[J]. 教学与管理,2012(5).
  [2] 赵松.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巧问”[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3(2).
  [3] 冀贵敏. 在“问”中学习数学[J]. 现代教育探索,2013(5).
其他文献
<b>Background:</b> One of the most reported dental problems is a tooth impaction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infraosseous position of the tooth after the estimated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日益显得重要。特别是在小学这个人生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结合自己的音乐教学工作,坚持“营造良好心理氛
As one of the most tragic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Edgar Allan Poe created the themes of morbid love, omnipresent death, transient beauty,
围绕改革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构建了“和谐激趣,情境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了足够自由发展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采用CMT法对河北省数家奶牛场泌乳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297头泌乳牛1 134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56.9%,乳区阳性率为31.4%.数据分析表明,奶牛隐
对皂荚种子中瓜尔胶的提取、含量、结构及其在不同浓度、pH值、剪切力作用下黏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种子中,内胚乳的含量为410.2 mg/g,内胚乳中瓜尔胶的含量为47
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从事汉诗英译,做到不卑不亢。即使我们的译文无法尽善尽美,起码也应该守住我们的底线,即实现诗句流畅与诗意突显(包括诗形的相似,意境的同一和文
日语因果句结构复杂,形式多样,语感微妙,使用频繁,故而形成了日语表达的一个特点。与汉语、英语一样,日语中也有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型。但是,日语的因果句的表达要比汉语、英语中的多
1918年山西省鼠疫是民国初年对山西地方政治和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疫情。鼠疫主要流行于晋北乡村,该地医药卫生设施缺乏,民众反应迟滞,村级之防疫形势日峻。山西省政府
由于光线在传播时受到空气中悬浮颗粒的散射的影响,导致在雾天条件下拍摄到的图像模糊不清,对比度下降,纹理细节丢失。为了恢复清晰图像,提高图像对比度,增强图像的纹理细节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暗原色先验与OSV(Osher-Sole-Vese)图像分解模型相结合的去雾算法。利用Split Bregman方法,引入辅助变量和Bregman迭代参数求解该模型,对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图像的结构层和纹理层,然后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