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引言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小就开始的一项伟大的工程。而小学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最基础的时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正是学生的思想萌芽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教育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任务是通过语文的教学激发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语文产生一定的敏感,从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并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好的基础。所以为了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施教者就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而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手段,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并与现代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在教学的设计、教学过程中以这些技术为基础,实现教学的理论化与实践化。
  3.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
  现代的教育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且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现代的教育中之中,它在教学中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优点:
  3.1 教学形式多样。因为在现代的教育技术中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所以在教学上来看呈现了多形式以及非线性的网络结构。这样把感知、理解、巩固以及运用有效的进行了融合,成为一体,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收获知识,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3.2 教学模式新颖。从教学的模式来看,现代的教育技术将网络技术恰当地融合到了教育中去,然后运用多媒体的教育手段,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互动,实现了自由讨论式的协同的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整个教学更加的有效并且充满兴趣。
  3.3 教学内容丰富。从教学的内容来看,现代的教育技术因为运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所以实现了声、图、文、像一体的教育方式,让知识的信息来源更加的丰富,并且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感性的认识更加容易的掌握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
  4.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现代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对现代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充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以及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了很强的求知欲,他们才能够积极地去思考,不断地去探索。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等方面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4.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对周围的事物留心并且能够积极地思考,那么对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的储备会有很大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以及学习中遵循“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学习原则,去不断地观察,不断地探索并且思考。而这一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老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老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一些图片或者放一下有趣的视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音像图文资料来培养观察能力,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
  4.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学生懂得一些简单的语文常识,有一定的语文储备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老师可以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让学生通过一些问题一些图片信息的的思索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4.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而口语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创设一些有趣美好的情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中激发说话的欲望,并且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那么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会慢慢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轻松愉快。
  4.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能够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视觉以及听觉的展示中将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消化吸收,并且通过感官的刺激,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有效的时间里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走进文章之中,让他们在倾听文章中的声音,感受文章中的画面的同时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真正地进入读书的境界。
  4.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老师讲述的课本中走出来,让他们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去刺激自己的感官,并且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由于其对学生思维的刺激,能够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5.结语
  实践证明,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将现代的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理念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让枯燥的语文教学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变得鲜活起来,也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中感受新颖,积极探索,提高其语文能力。所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巧妙运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提高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浅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语文教学[J]
  [2]崔继忠,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其他文献
阅读与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板块,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只为读,作文教学只为写,结果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存在断层,有些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却欠缺写作能力;有的学生有较高的写作技巧,却又不注重阅读。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尝试构建两者互动的基本模式,实施“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一、“读前先写,赏文作比”——摸清学情,以
期刊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
期刊
1.引言  新课改出现后,标准着初中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新课改的推行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语文课程体系。其中,新改革中明确提出:“课堂要活起来”的原则,那么仅靠我们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一种新的授课理念逐步开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开始被重视,这就是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从低到高,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
作文的批改这一环,往往要耗去教师很多的精力,教师们也很为之发愁,常常抱怨学生的习作不成体统,没信心读,错字病句连篇,没办法改。其实,这样的想法有些偏激,不要以为小学生写的东西比较简单,不值得反复研究。以下笔者就如何批改小学生的习作谈几点看法。  一、少改多保留,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  老师们有一种习惯,觉得学生的习作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做无用功的不少,与要表达的主题无关,所以习惯拿起笔花掉许多自己
期刊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杨银付同志曾经指出:“真正的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朝气蓬勃的人生。这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最关键要求。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会不断变化,但素质教育的灵魂将永存。”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
期刊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信息技术,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一些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信息技术与语
期刊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一轮教学改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作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并且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写作教学中要紧密的联系生活,通过写作,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程度更高,将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最后让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本文中主要从作文写作与修改能力这两个方面内容在初中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