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知识不是靠直接学习和简单模仿而获得的,而是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领悟,逐渐积累而成的。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面的多种能力,仅靠语文课堂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学生不读课外书籍,阅读面太窄,就会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使学生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而通今,而且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奠定他们坚实的语言基础,从而使其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二、激起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课外阅读
  
  1.巧妙引入
  教师要从好书中挑选一些精彩的段落读给学生听,先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学生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应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比如,想向学生推荐《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教师可先讲其中一个故事的一小段,在讲到惊险或高潮,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的时候,告诉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读原文。
  2.开展竞赛
  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兴趣。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科技征文比赛,等等。
  3.汇报收获
  教师可身体力行,经常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某书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可组织学生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从而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这种体验,他们会坚持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而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广泛的阅读。
  
  三、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
  
  1.教师指导,课内延伸至课外
  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师应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为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
   学生阅读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里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可介绍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这样课后学生就会争看《三国演义》。这种阅读活动,是“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又如,教《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也可以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目的。
   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局限于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有抓”。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诱人的“西瓜”,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
  2.家长支持,提供条件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应竭力向家长推介小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和学生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配合支持学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读书环境。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读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在家长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四、提出要求,教给方法
  
  1.提出一定的要求,帮助学生制订相应的课外阅读计划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要求:(1)保证每天一定的阅读时间与数量,可以因人而异;(2)阅读的同时要动笔,或摘名言警句,或摘精彩片断,还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圈点批注;(3)精读的文章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4)阅读时要思考,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对上述要求要做到定期检查、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直至阅读成为其自身的一种生活需要。
  2.教给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对于一些精美的文章、诗篇或著作,要让学生精读,要指导学生随时利用各种工具书和有关书籍学习不懂的字词、典故等。要指导学生运用古人的“圈点读书法”,边读边勾画圈点。要让学生重视朗读与背诵。因为作品中喜怒哀乐的感情,抑扬顿挫的节奏,可通过朗读清楚地显现,从而使学生加深体会,增进理解。诗文佳作,倒背如流,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看家”本领。烂熟于心,便能得心应手地应用。同时,有选择地进行略读,在阅读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学生阅读的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另外,还可指导学生尝试运用“三遍阅读法”。茅盾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这类名人的读书方法定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3.指导学生做笔记
  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多积累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宋代苏轼诗云:“作诗火急追亡捕,清景一失后难摹。”作诗写景急得像追捕逃犯一样,做笔记也应如此。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这样,学生便能加深对作品内容及艺术风格等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
  总之,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体验,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呼唤,个性的张扬,人文的回归。
  作者单位 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田欣欣)
其他文献
伴随现代基础工程持续扩大建设规模,市政公用设施也发展成为城市总体经济运行的一大载体。作为一项事关国计民生基础性工程,市政公用建设工程在整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也
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在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与群众相互沟通的主要渠道,又是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效监督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国有企业是地区经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灵魂的象征,反映学校的精神气质,是学校长盛不衰的力量源泉。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构建好学校文化,即使一个好校长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即使现在没有
This novel face mask is designed to be a reusable respirator with a small and highly efficient disposable fabric filter.Respirator material requirements are red
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突破口,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企业生存,而且还能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此本文就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近些年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项研究表明,美术教学能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减轻学生的压力。美术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起一个催化作用。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美术教学既具有一般的教育功能,又具有其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功能    笔者做过部分学科学生喜欢程度调查,如表1所示。数据表明美术课相比其他几门主课明显受到学生的欢
一所学校要想走向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领导者的承诺至关重要,这个承诺是对教师队伍、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的坚定承诺,以为学生的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构建一个良好的发展环
介绍了铁路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内容,主要针对财务风险的具体内容。提出控制风险的对策。
由于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不明显,为此,教师尝试了诸多教学方法,最终发现情境教学法能够改善教学质量,对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有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