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ng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科的学科素养与教育部在《意见》中所言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学生学科素养为高中生物学科学科素养的培育指明了方向,而高中生物学科学科素养的培育应当在继承学科素养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与现状做进一步细化。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教学角度,分析了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引言:为了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的质量,生物教师需要围绕新时代发展背景,探索更加有效的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策略,增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与生物学科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营造生物问题情境,提升生物学习力度

生物教师要围绕高中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与学习问题,立足于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生物学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到生物课程学习问题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高中学生的生物思考能力与探索能力,促使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生物探索能力逐步增强。首先,生物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问题以及学习薄弱点,充分剖析高中学生在生物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薄弱点,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从高中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的不足之处入手,设置有效的生物学习问题情境,引导高中生对生物核心学习内容的深入感知与充分理解。其次,生物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固化教学思维,塑造从问题情境出发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生物课程学习的内容信息,正确把握生物学习的运用路径,促使学生的生物思维、生物学习观念不断提升。最后,生物教师要围绕信息教育方式,拓展生物课程的学习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对高中生物知识学习方式的正确解读,创设出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的新方向、新方式,将生动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运用到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活动中,将信息教育方式、问题情境教学的优势展现出来,强化高中生物课程学习策略的发展质量。

2联系生活现象,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兴趣

一方面,为了考试的需要,学生仍然死记硬背考试会考的知识点,缺少对知识深度理解和探究的兴趣和动力,学到的知识往往是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另一方面,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对碎片化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从而使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阻碍了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的实现。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透彻理解生物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意义,还要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助力于高中生物深度学习目标的实现。

高中生物知识的逻辑性强,而且比较抽象难懂,知识之间的关联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循序渐进,积极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为生物学科的深度学习打好情感的基础。

另一方面,生物学科又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关联点,并以此构建生物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渠道,增加课本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以增进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的传统讲解,教师只要求学生记忆其中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因而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但生态系统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食物和水等资源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时,可通过水污染、土壤沙化和植被破坏等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样一来,学生能更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科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生物学科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成为他们的现实需要,也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学科知识重组整合,使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环保观念,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科学科素养和深度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

3设计挑战性教学目标,促进生物的深度学习

学习过程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六个层次是学习的不同目标要求,其中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的思维认知活动[5]。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引导,往往更多关注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学科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出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生物学科知识,又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挑战性的教学目标。

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传统教学目标为:1.探索DNA分子结构特点;2.识记DNA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分子;3.学会设计实验。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水平上,缺乏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和探究。事实上,本节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探究的资源和实例。分析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既包含科学家发现真理的思维方法,又包含大量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一系列实验的假设和对假设的验证,这些教学资源和教学实例非常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可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深化为: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提升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分析,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点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生物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4挖掘生物学习根源,开拓生物学习思路

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不断探寻生物学习根源,从生物实验、生物实践入手,充分挖掘生物教育教学的思路与流程,以此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生物知识,理解生物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认知力,强化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以及生物学科素养。首先,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鼓励学生立足于生活实践,开展生物课程学习活动,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路与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对生物知识以及生物学习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自身的生物学习能力。其次,高中生物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生物知识出发,不断挖掘生物课程学习内涵,确定生物课程的学习主题,延伸到生物教育教学实践中,促使学生广泛积累大量的实验素材,确保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不断增强。

结论:总而言之,在学科素养教育背景下,诸多教师对高中生物课程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新的认识,他们更加注重高中学生的学习理念与学科素养的培育,对高中学生的生物思维、生物意识、生物学习观念的关注度更高了。面对高中生物课程教育要求,如何延伸高中生物课程教育空間,如何探索更加创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教育方法,是值得研究人员加强研讨的地方,而创新教育教学策略为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金焕,钱丽娜.基于科学探究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途径[J].中国新通信,2020,22(21):207-208.

[2]李凤丽.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华夏教师,2018(36):52.

[3]陈柳清.探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8(35):14-15.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作文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而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适合小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实践证明,创设情景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优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能达到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情景教学;应用策略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入情景的作用首先,在生活中融入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还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好奇
期刊
摘要:在中职电子类专业中,电子技术课程是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实训部分的内容都显得十分重要。在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模拟出真实的环境和情况,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职教师选择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应用策略引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下,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职院校
期刊
摘要:数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主观性科目,也是-项基础性科目,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项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的教学科目,通过学习数学学科,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而且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数学家庭作业又是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知识的领悟和复习,因此,教师应该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采取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既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家庭作业;多元化作业家庭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深化,它能够
期刊
摘要: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课堂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关键词:小学体育;多元化;教学策略前言在经济、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而且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规则意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变化,多样化教学模式也广泛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1.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1.1师资队
期刊
摘要:辽宁近代航运中心由营口港转变为大连港,这种情况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区位条件变化所导致的,这一现象对高中地理学科区位经济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和思考具体问题,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词:航运;大连;高中地理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有海岸线的省份,是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在辽宁省内分布着丹东港、大连港、营口港、盘锦港、锦州港、葫芦岛港等重要港口,构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海上物流交通枢纽,尤其是其中的大连港,更是在我国航运乃至东北亚航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纵观近代历史发展沿革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相对比较全面,关注影响幼儿发展的多个方面,并在关注共性目标的同时,注重幼儿个性特征的发展,注重以幼儿能够接受和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为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创新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模式,以“游戏”的方式,玩出不一样的体育活动,从而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同时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关键词:幼儿教育;体育活动;本土资源引言: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快乐放松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让
期刊
摘要:沟通能力始终是小学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同时,班级管理也不能更好的进行。优秀的沟通方式对于事情是具有良性的,因此,沟通艺术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要正确的把握交流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学习,所以,在具体沟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注意转换沟通方式,还需要教师注意沟通的态度与内容,使得通过良好的沟通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从小学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仍具有主导作用。班主任在具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科的教师也在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其中,数学学科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培养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学科的教师应该对以往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反思。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阶段都应该顺应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教育阶段,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师自然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去开展日常教学活动。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教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各方
期刊
摘要:在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应用意识至关重要。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需要更加紧密结合教学实践需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基础数据分析应用意识,注重数据分析的教学实践性、趣味性,强化小学生数据分析的基础信息化应用意识等的培养,为全面提高小学生的基础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据分析;培养对策引言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统计基础知识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们日常业务工作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必备基本常识。而在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教
期刊
摘要: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育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初中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阶段,这一改革背景要求初中数学的教育不仅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逐渐的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形成自己的一种数学思考方式,从而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万不能只是将知识点强硬的灌输到学生脑海里,一定要确保学生是真真正正融入到课堂中去高效的完成一节数学课的学习。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课堂;有效措施引言:随着国力不断强大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这就使初中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