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的内涵及其养成

来源 :教师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性”概念缘于欧洲启蒙运动。其历史源流显示,“国民性”兼具两层内涵:政治意义上,与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密切相关;学术意义上,表示一个民族与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现代教育,需从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从民族性格与文化认同角度,遵循现代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理念,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发挥“民族文化心理场”对国民性的养成作用,构建塑造现代国人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和国家精神的动态、交叉、立体的教育生态,培养国民的国民性。
其他文献
期刊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
2011年5月18日,适逢每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艺术的传承与升华——庞薰琹、丘堤、庞均、籍虹、庞铫五人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
长期以来,“研究”(inquiry)成为北美许多教师教育计划追求的目标,它频繁出现在使命宣言、项目描述以及课程名称中。人们不但希望师范生在本科教育期间有研究的体验,还期待他们在
通过对我国第一批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习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其主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并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对其中“集中面授+网络学习”这
追求卓越的教师教育一直是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重心,主要表现在教师资格认证、培养模式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其中渗透着对标准与质量、灵活与务实、效能与效力的追求。面对国际竞争
教师学习共同体在实践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虚假的繁荣。以“星期四读书沙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学习共同体所发挥的实际功能,提出要从文化和心理的视野理解和发展教师学
欧盟高等教育政策对推进欧盟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维持欧盟在世界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伊拉斯谟”(Erasmus)及“伊拉斯谟+”(Erasmus+)计划、伊拉斯谟-曼德斯(Erasmus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由地方政府主管和投入资金办学,政策扶持力度大,资金来源充足。其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独具特色:地方政府投资、个人和社会机构参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其他培训
20世纪初,美国师范教育试图通过走科学化道路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但遭到了包括要素主义等传统力量的阻抗;二战后的三十年里,结构主义、新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都在教师教育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