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彝民族地区现代化——以板底乡彝族手工刺绣为视角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中国梦进程中,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试着从板底乡彝族传统手工刺绣这个微观视角去探析彝民族地区是怎样通过手工刺绣的变迁而展示现代化内涵的。
  【关键词】:彝族;现代化;威宁县板底乡;手工刺绣
  一、威宁县板底乡概况
  威宁县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彝族自治县,全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后文简称“威宁县”。板底乡位于威宁县城东北,距县城约38千米,总面积106.31平方千米,东、北与赫章县妈姑、珠市两乡镇接壤;西、南与威宁东风、炉山、盐仓三个乡镇毗邻。地处东经104°33′,北纬25°57′。地形走向为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与盐仓、炉山两乡镇接壤之处则相对平缓。平均海拔2250米,全乡辖8个行政村(社区)50个村民组,境内居住着彝、汉、回、苗、白、穿青等民族1796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1939人,占总人口的66.48%,少数民族中彝族人口1139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45%。全乡地处高寒地区,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土壤肥力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文华素质不高,贫困面积大而且程度深,是典型的少、边、穷地区,因此该乡与全国众多偏远乡村一样,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保护传统文化的主体就丧失了。因此笔者选择此点作为调研地,进行了寻访及个访的方式进行现状和态度的摸底调研,从彝族手工刺绣个体对持有项技艺的态度入手,以此了解彝族手工刺绣技艺向我们展示的现代化结果。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而言,威宁县板底乡是彝族最为聚集的地方,因此手工刺绣艺人也较多,但由于笔者年后到达调研点,许多刺绣技艺人已外出务工,后经政府相关人员的帮助着重找了三位典型作为采访对象。
  彝族的刺绣工艺有悠久的历史,元明清时期,刺绣已在彝族妇女中盛行,刺绣质料不断丰富,刺绣纹样和图案色彩更加多样。由于战争和迁徙,民族的文化特征也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因此直至近代,彝族刺绣拥有着浓厚的地区特色和民族风格。我们都知道刺绣技术的载体是服饰,彝族的服饰又分为六种类型,即凉山型、乌蒙山型、楚雄型、红河型、滇西型和滇东南型,板底乡的服饰属于乌蒙山型。彝族传统的手工刺绣兼具实用和审美的价值,在彝区只有妇女持有此项技术。因此在过去,刺绣技术的精湛与否也成了衡量女人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尺。据笔者的问卷调查了解而知,板底乡的彝族手工刺绣技艺持有者中年龄大多处于46岁以上,极少部分36岁至45岁之间,更年轻的女性会刺绣的寥寥无几,21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彝族妇女基本都会刺绣,可见这种技能的持有者正日渐趋于老年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我国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从手绣到机绣的变化发展在短短几十年展示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改变,也使彝族地区的人民迅速适应到经济发展的大流中来,这是必然趋势。民族地区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一块短板,彝族地区也成了短中短,彝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靠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也应结合提升自力更生的能力,才能使该地区真正发展起来,真正活起来。由于本文侧重点在于彝族手工刺绣随生产力发展而展示的现代化内涵,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彝族手工刺绣的方法、特色和风格。
  二、现代化背景下彝族手工刺绣的发展演变
  现代化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包含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它涵盖了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对现代化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塞缪尔*亨廷顿对现代化的解释是:现代化是将人类及这个世界的安全、发展和完善,作为人类努力的目的和规范的尺度。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我国现代化的难点不在沿海,而是内地;不在东部,而在西部;更重要的是少数民族地区。这就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任务更加艰巨,时间更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整体的现代化。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基本完成的标志。彝民族地区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也难以逃脱挑战和机遇,对于彝族聚居区的板底乡而言更是需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现代化需求;对传统手工刺绣的审美或对手工刺绣技术的操持在这场波涛汹涌的浪潮助推下发生了什么巨变,它是怎样诠释现代化意义的呢?
  首先,生产技术的发展促使手工刺绣走向新的阶段。彝族传统手工刺绣技术的发展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源于生产力的落后。1846年缝纫机发明并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慢慢地也传入了少数民族地区,20世纪70年代是东部地区缝纫机最为流行使用的时期,基本家家户户有备有一台。据调查采访得知,彝区普遍使用缝纫机要稍晚于东部沿海地区,80年代当地的彝族妇女们才真正熟练掌握了缝纫机的操作技能,因此根据彝绣中比较简单常见的花纹自行设计后,用缝纫机也能缝制出来。这也是彝族手工刺绣进入现代化机器缝制的第一步。在这一个阶段的手工刺绣,由于许多绣法还不能完全脱离手工缝制,因此手工刺绣的继承者仍然不少。可以说这时期的手工刺绣所表现出现代化意义还是积极的。
  其次,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地区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三大改造的完成及1978年改革开放,许多之前固守的老传统(特别是非物质技艺类)都无法抵挡外来文化的入侵,也纷纷积极改革,以适应社会潮流和趋势。对于更加封闭和落后的内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他们是好奇的,也是欣于接受先进的技术及乐于改变现状的。彝族手工刺绣技术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面对现代化的冲击以及彝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作为生活副业的手工刺绣技术也退居末位。20世纪末只是部分和个别的彝人外出寻求致富出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东部沿海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内地许许多多男性年轻人开始试探性外出务工,随着打工比读书更快地能过上好生活的认识深入彝族人民的心中,大批的男女青壮年都迈出了长期生活的彝区,去往沿海地区谋生。由于地区间的发展极度不平衡和彝区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当面临新的事物时,大多数人不能正确看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认为自己民族的东西都是陈旧的、落后的、毫无意义的,比如刺绣技艺。因此一部分刺绣技术精湛的人也不再接触刺绣。当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这个问题,这种认识的产生必然是受制于经济的落后,由生活需求急于摆脱贫困导致的。一方面,外出务工的彝族人们的确在物质上得到了更多,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彝族妇女长期生活在外,基本不再接触手工刺绣这套技术,慢慢的就生疏了,更不提传给下一代了。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手工刺绣带给人们的利益收入是不能维持生计的,因此刺绣不得不让位于其他(如打工)带来更多利益的工作。根据个访了解到,手工技艺精湛的彝族妇女同胞认为手工刺绣的难度不大,并且比机绣更加美观和牢固,对于机绣的原理,他们多少悉知一些,但是并不能操作,他们惋惜新时代下无人继承手工刺绣。就算技艺十分精湛也不能全职靠其谋生,依然只能作为副业。因此这一个阶段的手工刺绣所向我们展示的是彝区现代化状态是: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都穿上了制作更加简单的便装,生产力及科学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民族传统的手工刺绣已经可以通过电脑操作加大型纺织机器进行批量化生产了,这是现代化对手工刺绣技术在工具技术和时间上的改进,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手工刺绣的传统精髓依然不是大型机器所能替代的,现代化已使手工刺绣由一种非物质形态的技术文化向一种浅表的演示或物品陈列转化,其实质性的内涵已被剥离了。   第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彝区人们对彝绣的审美和实用性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一个内生性的原因。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彝族人对手工刺绣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据个访了解而知,以前板底乡的彝绣主要是为女性待嫁准备嫁妆而绣,比较复杂的纹样也常被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展示出来。现代化进程加快,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变得日益频繁,民族通婚现象也惯常出现,受西式婚礼的影响,许多彝族青年也选择了西式婚礼。无论是迎娶还是出嫁,彝绣嫁妆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越来越高的开放度,反映了当地的发展已经迈出了根本的一步,对他族文化的包容度也在增强。但同时本民族的一些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也在悄然流逝,无疑也必须警醒。
  最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及彝民族保护自己传统文化的意识觉醒。板底乡的旅游产业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2015年在以“特色小城镇”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挖掘保护开发民族民间文化,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其中以彝族服饰为载体的刺绣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近些年板底乡引进了三台大型刺绣机器,组织了几位刺绣技术精湛的彝族妇女专门去进行了学习,为后来乡里和相关部门制作了大量的为舞台表演所制作的彝绣,这样一来,就为彝绣的批量化生产及手工艺人技术的保留提供了平台。同时根据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政策的出台,许多技艺精湛的妇女胞族都纷纷报名参加民族刺绣技术大赛,现场给专家们展示熟练的技术,有的也被授予传承人的荣誉。笔者所采访的一位妇女就是参加过多次比赛获奖的,日常生活中的她也着彝族服装(简装),当时在其家中就有许多受托订做的刺绣纹案(订做服饰者90%是本族,其余少部分是其他族别,这些服装的需求得益于彝族旅游文化,即民族节日的大力推广)。由此也能看出彝族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高了,一个民族的特征是显示这一个族群区别于他族的标志,现阶段的板底乡的现代化速度在不断加快,民族文化信息化也在逐步完善。在文化多元发展的今天,每一个民族都逃脱不了相互影响,不断变化发展的命运,当原来的样式不再适应现在的审美,要么改变适应,要么遭遇淘汰,总之无法逃离现代化这个大熔炉,如何生存,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民族传统文化需要远观的。
  三、如何兼顾发展
  根据威宁县2015年年鉴显示,板底乡于2015年全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38%;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96.5万元,同比增长3.2%;人均占有粮食400千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大5804元,同比增长224元;完成劳务输出3509人;其中旅游接待人数3万人,旅游业创收420万元。彝族手工刺绣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在板底乡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及现代化的进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一定时期难免会出现重此轻彼的现象,在这一个文化大熔炉里,板底乡彝族手工刺绣只有找到适宜的发展道路才能保住其生命的火种,在农民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前提下,如何策略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如何引导手工刺绣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如何兼顾手工刺绣者利益最大化与传统手工艺技术保留。在了解到当地的刺绣继承状态和“传承人”对手工刺绣的态度后,我们应如何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进行抢救、保护和传承,才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才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和技术产业的兴盛,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跟进。我们都知道法律政策具有滞后性,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方向的研究学者应及时发现问题。保护、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跟进。根据此次调研了解到该乡的大型刺绣机绣已经处于停工状态一段时间了,由于机器出现故障,没有资金进行维护,不得不致使停工。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由于机器共同使用者是几位刺绣传承人共同经营,由于工作分工和利益分配不当导致矛盾冲突发生,最终各立门户进行小作坊经营。由此,本乡的彝族服饰乃至其他民族的服饰便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了,只能使用传统的纯手工刺绣和蝴蝶牌缝纫机简易操作,效率是十分低的,加之没有继承人或者学徒,随着传承人年纪渐长,刺绣能力减退,最后技术的失传。
  第二,利用民族特色打造风情旅游度假区。由于板底乡海拔在南方地区而言较高,夏季十分凉爽,冬季较为寒冷。借助节日文化结合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此次调研也了解到板底乡的旅游业也发展得比较好,由数据现实的旅游收入也是可观的,但是也要不遗余力进行推广宣传,打造亮点,进行包装升级。例如建立民族博览中心。彝族旅游景点的打造无法脱离民族服饰而存在,因此这样就必须发展刺绣产业,促使其向技术更专业、规模更强大、资金更雄厚的方向发展。
  第三,建立一整套体系完善的以民族特色产品为主打系的中小型作坊或厂房。首要前提是设计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向上级部门申请款项方能进行,还有专门的传承人和学徒之间教与学的循环模式。所有的机体能有力地运转起来,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让美丽乡村真正地美丽起来,让整个民族风情小镇活起来。
  第四,教育是发展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根本和关键。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直接与全民教育的程度是相关联的,无论民族经济与文化多么急迫发展,教育依然是根本,科教兴国的观念必须时刻牢记。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繁荣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聚合,彝族手工刺绣是中华刺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彝族手工刺绣的传承与发扬需要本民族的自觉产生保护意识,结合加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与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四、结语
  现代化对于彝族手工刺绣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把剑是否能挥好,关系到它是促使其以另外的一种方式传承下去,还是使其消失殆尽,在社会生活中失去立足之地。从一个微观的手工刺绣的转型和刺绣技艺者的态度,我们能够观察到彝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彝族人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而改变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由此在现代化冲击下所作出的选择。对我们今天少数民族保护传统文化精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办,中共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委党史县志办公室 承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2015年年鉴》.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12月。
  [2]肖青.石林阿着底村彝族刺绣工艺调查报告.民族艺术研究.2005.03.009
  [3]肖惠华.中国彝绣.民族艺术研究.2003.06.010
  [4]朱晓瑾、朱瑛.后发行地区的现代化与战略选择——浅谈对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兵团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总第96期.
  [5]郎维伟、王允武《中国民族政策与少数民族人权保护》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其他文献
对于郎庄面塑的开发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才能打开现在的市场,郎庄面塑与其他手工制造业的区别?它有很强的特色,就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面老虎”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与我国北方的面点文化息息相关,不可分离。面老虎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销路。所以就算是本村的本性人也很少在从事这项手艺了。可是纵观“面老虎”的在鲁西北的历史发展,它的位置举足轻重。所以才会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
期刊
中国画能够独秀于世界画坛,除了它的收敛众景、计白为黑的构图法则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通过丰富多彩、诡谲变幻的笔墨语言表达出独有的画面效果。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本文认为笔墨主要有技法和精神气韵两个层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对于笔墨来讲,意象是第一位的,笔墨从属于意象。笔墨是中
期刊
【摘要】:沈周是明代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文人画家,其作品《东庄图册》在师法自然的同时又借鉴传统诸大家的技法,在绘画内容、绘画形式、表现技法和审美意蕴上都有所创新和突破,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东庄图册》;艺术特色;师法传统;师法造化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别号白石翁,明代苏州府长洲县相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人。博学多才,诗、文、书、画,样样俱佳。然则,纵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增强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引导群众的日常行动、提高凝聚力和约束力,促进广大群众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促进该目标实现,应该增强品牌意识,提升群众文化魅力,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思想认识、对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注重提炼核心精神、加强日常工作中的群众文化建设,并注重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创新。  【关键词】:品牌意识;群众文化;文化建设;文化魅力  0.引言  新时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所居住环境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来体现和满足居住者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成为一种时尚。本文通过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阐述,对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表达和呈现进行研究。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表达呈现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此同时
期刊
【摘要】:照明的历史是人类发展历史的见证,灯具的设计开发过程,是一个将灯具的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情感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的过程,基于人文要素的设计发展趋势,文化要素情感要素的概念化表达,确立了灯具审美趋向,而照明设计又是室内设计的关键所在,对于主题餐厅的氛围营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纵观餐厅照明设施发展趋势,为了迎合消费者越来越高品味与休闲要求,满足照明的同时更要带给人们如家般温馨居所的感受,造型简雅与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汉字在花笙记品牌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花笙记作为以民族风为主线的服装品牌,充分的利用中国汉字文化,创造出独特的服装品牌。   本文的研究主线是通过挖掘中国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文化价值,并由此展开对汉字应用的新思考,最终落实在花笙记品牌服装设计的思路之中。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化是炎黄子孙的母语符号,千百年来成为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是每一位中国人都熟知的
期刊
【摘要】:中国画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艺术瑰宝,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底蕴,在两千多年灿烂的文化孕育下,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设色观念。中国画从传统的“随类赋彩”和“墨分五色”的色彩观到今天多元化的色彩观念,可以看出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变化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所影响。本文从中国画传统的色彩观念的形成入手,对中国画色彩观念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以促进读者对中国画色彩变化的初步了解。  【关键词】:色彩;笔墨;
期刊
【摘要】:清唱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题材,《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一部清唱剧,也是清唱剧历史中上演次数最多,影响力最多的一部清唱剧作品,其中《哈利路亚》更是家喻户晓。  【关键词】:亨德尔;弥赛亚;巴洛克;圣经  一、清唱剧的风格及特点  巴洛克,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被译为“畸形的珍珠”,流行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欧洲。它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通奏低音”,所以这一时期的声乐体裁的的作品同样充满这
期刊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衍生和推广了多媒体艺术,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的艺术表现方法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方法,使其交互性、艺术表现力、视觉传达效果都大大增强。本文通过分析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中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研究,旨在相互借鉴,促进不断丰富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提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效果。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