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处于冷凉山区的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充分利用广阔的山林及土地资源,积极开展山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和高山草地改良,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现根据工作实践将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明光镇位于腾北边陲,最高海拔3500米,最低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903米;年降雨量1800毫米;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2.5℃;霜期长且霜大,有霜日达150天;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13万余亩,可供放牧半放牧的草地、撂荒地、轮耕地9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2%,生态条件良好;牲畜种类主要有黄牛、水牛、黄山羊、绵羊、生猪,还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种“明光小耳朵猪”。2014~2015年以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为依托,人工种植多年生草地7500亩、实施高山草地改良6000亩。
二、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要点
人工草地建设要依据地块坡度及原生植被状况、树木生长情况区别对待:平缓地块及灌木较多或树木稀疏的山坡以人工草地建设为主;树木稀疏坡度达45°以上的坡地或高山一般实施草地改良;林木生长茂密的山林不适宜牧草生长,不必进行播种。
1. 多年生人工草地
①牧草品种选择及比例。牧草品种必须适合当地环境条件,根据人工草地以放牧为主、刈割为辅的利用方式,可选择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和白三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为6.7∶3.3。
②牧草种子质量标准。牧草种子必须经过国家认证的牧草种子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种子须经清选处理,无杂质、无破碎,质量要求:净度≥95%,发芽率≥90%。
③草场建植方式与播种量。人工草场多采用混播方式,播种量为3.0千克/亩,其中禾本科牧草种子(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各占50%) 2.0千克/亩,豆科牧草种子(白三叶)1.0千克/亩。
④播种期。每年的4月至6月中旬,选择雨后土地潮湿时播种。
⑤地面处理。耕作前清除灌木丛及其他侵占性较强的野生植物(注意可间歇性地留部分树木作为遮阴物),水位较高地块开挖排水沟。土地进行一犁两耙,土壤耕作深度20~25厘米,要求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在耙地前施足基肥,每亩施钙镁磷肥20千克、有机肥2000千克。
⑥播种方式与方法。可选用撒播、条播。a.撒播。把种子和细土充分混合,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耙轻耙一遍或用钉耙轻抓一遍以达到覆土的目的。该方式适用于耕作机操作。b.条播。可单行播种,一边开沟一边覆土;也可多行同时开沟、播种后一次覆土。各混播草种混合均匀后播于同一行内,行距7.5~15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该方式适用于人工播种。
⑦管理。播种后15~20天,即可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应及时移栽或补播。在牧草3~4片叶时要施追肥,一般施用尿素5千克/亩。每次利用后都要追肥,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土壤分析和牧草生长发育情况确定。一般禾本科草地以氮肥为主,豆科草地以磷肥为主,混播草地以复合肥为主,施用氮肥应避开豆科牧草快速生长期,以免抑制其根瘤菌固氮。
⑧刈割利用。人工草地建成后,第一年最好以刈割利用为主(因当年土壤较为疏松,放牧时容易将牧草连根拔起,且牲畜的踩踏对草地的破坏较大),以后即可采取放牧为主、刈割为辅的利用方式。首次刈割在种植后60天进行,刈割留茬高度2~3厘米。以后每隔40~50天刈割1次,冬季牧草生长缓慢,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对夏季利用不完的牧草,禾本科牧草可在分蘖至拔节期、豆科牧草可在初花期刈割,再晒制成青干草储存,用于冬春寒冷季节舍饲牛、羊的补饲。
⑨草地围栏与浇灌。为便于分区轮牧和管理,可用水泥桩加铁丝网隔离形成草地围栏;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雨量减少,对牧草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可架设自来水管道或抽水管道于早晨或午后对草地实施浇灌。
2. 高山草地改良
①草地改良方法。a.整地。按照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原则,对植被严重退化地块,一般采用人挖方式进行翻耕,深度10厘米以上,要求土垡细碎,平整,清除杂草和砾石。b.草种选择与配比。可选择优质、高产、侵占性较强的狗尾巴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为6.7∶3.3。c.播种。选择雨季来临前,一般在5月至6月中旬播种,多采用撒播,播后进行覆土镇压,也可赶入羊群适度放牧践踏,让草种与地面充分接触,有利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要求播种均匀,无漏播、重播。d.施肥。每亩施用钙镁磷肥5千克、复合肥2.5千克做基肥,与种子混合施入。
②改良草地的管护和利用。一是对缺苗断垄10%以上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播,播种后立即进行封育,封育时间两个月以上才能利用;二是按照“谁种、谁管、谁受益”原则,推行草地承包使用责任制,明确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三是合理核算载畜量,按牛34亩/头·年、羊9亩/只·年计算,推行分区轮牧,既要防止因利用不足而造成资源浪费,又要防止因过度利用而破坏资源;四是放牧时间春、夏、秋季为7小时/天,冬季为5小时/天,雨天和恶劣天气禁止放牧;五是播种出苗后40~45天进行除杂,特别要清除蕨类、紫茎泽兰、翻白叶等杂草,对牧草病、虫、鼠害也要及时进行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李世龙 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679103;邵思远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邮编:679103;谢金敏 腾冲县畜牧兽医局 邮编:679103)
一、基本情况
明光镇位于腾北边陲,最高海拔3500米,最低海拔1800米,平均海拔1903米;年降雨量1800毫米;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2.5℃;霜期长且霜大,有霜日达150天;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13万余亩,可供放牧半放牧的草地、撂荒地、轮耕地9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2%,生态条件良好;牲畜种类主要有黄牛、水牛、黄山羊、绵羊、生猪,还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种“明光小耳朵猪”。2014~2015年以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及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为依托,人工种植多年生草地7500亩、实施高山草地改良6000亩。
二、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要点
人工草地建设要依据地块坡度及原生植被状况、树木生长情况区别对待:平缓地块及灌木较多或树木稀疏的山坡以人工草地建设为主;树木稀疏坡度达45°以上的坡地或高山一般实施草地改良;林木生长茂密的山林不适宜牧草生长,不必进行播种。
1. 多年生人工草地
①牧草品种选择及比例。牧草品种必须适合当地环境条件,根据人工草地以放牧为主、刈割为辅的利用方式,可选择多年生黑麦草、鸭茅和白三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为6.7∶3.3。
②牧草种子质量标准。牧草种子必须经过国家认证的牧草种子检验中心检验合格。种子须经清选处理,无杂质、无破碎,质量要求:净度≥95%,发芽率≥90%。
③草场建植方式与播种量。人工草场多采用混播方式,播种量为3.0千克/亩,其中禾本科牧草种子(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各占50%) 2.0千克/亩,豆科牧草种子(白三叶)1.0千克/亩。
④播种期。每年的4月至6月中旬,选择雨后土地潮湿时播种。
⑤地面处理。耕作前清除灌木丛及其他侵占性较强的野生植物(注意可间歇性地留部分树木作为遮阴物),水位较高地块开挖排水沟。土地进行一犁两耙,土壤耕作深度20~25厘米,要求做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在耙地前施足基肥,每亩施钙镁磷肥20千克、有机肥2000千克。
⑥播种方式与方法。可选用撒播、条播。a.撒播。把种子和细土充分混合,尽可能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耙轻耙一遍或用钉耙轻抓一遍以达到覆土的目的。该方式适用于耕作机操作。b.条播。可单行播种,一边开沟一边覆土;也可多行同时开沟、播种后一次覆土。各混播草种混合均匀后播于同一行内,行距7.5~15厘米,覆土厚度2~3厘米。该方式适用于人工播种。
⑦管理。播种后15~20天,即可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率超过10%的地方,应及时移栽或补播。在牧草3~4片叶时要施追肥,一般施用尿素5千克/亩。每次利用后都要追肥,追肥的种类和数量要根据土壤分析和牧草生长发育情况确定。一般禾本科草地以氮肥为主,豆科草地以磷肥为主,混播草地以复合肥为主,施用氮肥应避开豆科牧草快速生长期,以免抑制其根瘤菌固氮。
⑧刈割利用。人工草地建成后,第一年最好以刈割利用为主(因当年土壤较为疏松,放牧时容易将牧草连根拔起,且牲畜的踩踏对草地的破坏较大),以后即可采取放牧为主、刈割为辅的利用方式。首次刈割在种植后60天进行,刈割留茬高度2~3厘米。以后每隔40~50天刈割1次,冬季牧草生长缓慢,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对夏季利用不完的牧草,禾本科牧草可在分蘖至拔节期、豆科牧草可在初花期刈割,再晒制成青干草储存,用于冬春寒冷季节舍饲牛、羊的补饲。
⑨草地围栏与浇灌。为便于分区轮牧和管理,可用水泥桩加铁丝网隔离形成草地围栏;冬春季节气候干燥、雨量减少,对牧草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可架设自来水管道或抽水管道于早晨或午后对草地实施浇灌。
2. 高山草地改良
①草地改良方法。a.整地。按照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原则,对植被严重退化地块,一般采用人挖方式进行翻耕,深度10厘米以上,要求土垡细碎,平整,清除杂草和砾石。b.草种选择与配比。可选择优质、高产、侵占性较强的狗尾巴草、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为6.7∶3.3。c.播种。选择雨季来临前,一般在5月至6月中旬播种,多采用撒播,播后进行覆土镇压,也可赶入羊群适度放牧践踏,让草种与地面充分接触,有利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要求播种均匀,无漏播、重播。d.施肥。每亩施用钙镁磷肥5千克、复合肥2.5千克做基肥,与种子混合施入。
②改良草地的管护和利用。一是对缺苗断垄10%以上的地块及时进行补播,播种后立即进行封育,封育时间两个月以上才能利用;二是按照“谁种、谁管、谁受益”原则,推行草地承包使用责任制,明确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三是合理核算载畜量,按牛34亩/头·年、羊9亩/只·年计算,推行分区轮牧,既要防止因利用不足而造成资源浪费,又要防止因过度利用而破坏资源;四是放牧时间春、夏、秋季为7小时/天,冬季为5小时/天,雨天和恶劣天气禁止放牧;五是播种出苗后40~45天进行除杂,特别要清除蕨类、紫茎泽兰、翻白叶等杂草,对牧草病、虫、鼠害也要及时进行防治。
(作者联系地址:李世龙 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畜牧兽医站 邮编:679103;邵思远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邮编:679103;谢金敏 腾冲县畜牧兽医局 邮编:67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