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并与学生保持着密切联系,实际高校生活中,学生和辅导员接触的时间要远远大于普通的任课教师,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大学生学习和管理工作,加强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
  所谓精细化管理,核心在精细二字。精细化管理模式下,要求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不仅要“精”,而且要“细”,随着高校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精细化管理模式也与时俱进,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期望通过研究精细化管理模式,为高校辅导员提供一条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之路。
  一、 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 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生作为高校的主要人群,而其学习和生活主要是由辅导员来管理,因此,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地位十分重要。实际情况下,每个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责任大同小异,但是管理水平却千差万别,究其根本,有无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关键。
  (二) 使任课教师专注学术研究,为任课教师减轻管理负担。
  高校任课教师往往只负责教学,而没有管理学生的义务,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专注自己的学术研究;第二,为了减轻教师的管理负担,获得职业上的幸福感。出于这两个目的,高校辅导员应运而生,但是同样的,高校辅导员也参与教学工作,两者同为教育工作者,但是工作内容不交叉、不重叠。
  (三)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学校里有活动的时候,往往都由高校辅导员领导和组织,这和小學、初中、高中的班主任职责类似,但是更加全面而细致,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学生活动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学校重大活动中,辅导员作为整个学生团队的领头羊,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 高校管理方式下的必然要求。
  因为在小学、初中乃至高中,教学环境相对纯净,管理范围相对狭小,所以班主任往往是由某一科(主要是副科)的教师兼职担任,但对于高校来说,这样的管理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高校教学环境相对宽松,管理范围较大,所以管理方式上也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为保证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以需要专门的高校辅导员负责管理学生。
  二、 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点
  (一) 管理工作更加细致入微,面面俱到。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精细化管理更注重管理工作的切割和划分,以“层层划分,逐级由繁到简”的方式不断将管理工作划分为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模块,并交由专人负责,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作为上层的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统筹全局,做到面面俱到。
  (二) 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方便高效。
  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其管理方法也更加科学合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管理方法快速理清工作脉络,使管理工作更加方便;第二,责任到人,更加精细,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三) 管理理念更加先进具体,具有指导意义。
  精细化管理模式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从人的实际需求制定管理方案,确定管理思路,执行管理措施,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可控性更高,人性化程度更高,灵活性更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新时代下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更加先进而具体,对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更强。
  三、 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 做到“以人为本”。
  上述中提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完美契合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这是基础,也是前提。
  (二) 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放到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了解学生想要什么,是辅导员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听取学生意见,努力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学生当朋友的同时也成为学生的朋友。
  (三) 模块化管理,责任到人。
  精细化管理之所以精细,是因为其模块化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上层管理者可以将工作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独立的模块,并交由专人负责,以组织学校活动为例,辅导员可以给各班班长分配任务,并让学生会主席与各部部长从旁协助,自己则作为幕后统筹者管理整个活动的举办过程。
  (四) 积极学习实践,稳中求进。
  因为每个高校辅导员的管理水平不同,所以管理水平较低的辅导员要积极向他人学习取经,对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了解的,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的形式补充能量。总之,无论通过何种方法,高校辅导员都要积极学习实践,慢慢地提升自己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 结束语
  综上可知,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最“亲密”的老师,承担的学生管理的任务也非常重,因此,必须要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的质量。结合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点,本文提出了几条建议,期望可以对高校辅导员有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应祥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82-86.
  [2]赵雄伟,潘惠.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1):270-271.
  [3]杨真.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3):168-169.
  [4]符妮娜.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1):111-112.
  作者简介:戚琪然,江苏省泰州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通过Internet的太和起源描述Internet的基本概念、技术基础、提供的功能的接入方式。
会议
期刊
互联网络的安全性主要围绕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靠性提出并展开的。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是保持互联网络技术和应用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互联网络安全的理
会议
论述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现代经济建设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该厂应用实际,阐述了互联网应用对企业发展的现实作用,提出加强互联网应用,是提高化工企业信息工作水平的途径。
目前,任务型课堂教学中争议颇多的问题集中在练习与任务的关系上,许多人认为练习不属于任务型教学的范畴。本文在对任务型教学的发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针对任务的内涵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