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水墨画创意教学思考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phem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水墨画创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可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具体教学策略有:欣赏名作,感受文化;代入故事,引起兴趣;代入游戏,体会墨韵;学习临摹,提高画技;取材生活,激发热情;诗词配画,彰显意境。
   关键词:小学美术;水墨画;创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3-0104-02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研究、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而水墨画创意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美术教学中的水墨画创意教学策略。
   一、欣赏名作,感受文化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被视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即国画的代表。在开展水墨画教学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直观体会水墨画带来的视觉享受及其所蕴含的美感。水墨画始于唐代,历史悠久,大量的优秀作品传承至今,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经典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作为水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如在教学“山山水水”时,教师可以投影《鳞桥烟柳图》《溪山幽居图》《万里云山》等教材中的经典名作,向学生展示水墨画的魅力,并为学生介绍这些画作的创作经过,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在赏析水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解析画作运用的不同的绘画技巧,如远景所使用的墨色稍微淡一些,而近景则画得十分具体,让学生充分领略山水画的绘画技巧及绘画手法。
   二、代入故事,引起兴趣
   不同阶段的美术教材都包含水墨画的教学内容,但是传统美术课堂过于乏味、沉闷,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学生的认知特点,优化教学方法,让美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青少年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因此,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水墨游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水墨画的相关特点,体会水墨画蕴含的韵味。教师可以“墨”和“毛笔”在“纸”上和“水”相遇的故事导入新课: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毛笔先生,我来自一个水墨画的国度。在那儿,每一位毛笔先生都有一个搭档——“墨”,我们一起在纸上翩翩起舞,画出美丽的线条。有时候,我们也会和“水”做搭档,一起勾勒线条不一、浓淡各异的画面,共同绘就一幅幅独具韵味的水墨画。以故事导入新课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向学生简要介绍水墨画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在纸张上大胆进行创作,让学生运用敲、滴、洒等方式点出大小不同的墨点,并观察墨点颜色浓淡以及纸张湿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对水墨画形成初步的认知。
   三、代入游戏,体会墨韵
   为让学生深入体会笔墨的韵味,领略水墨画的魅力,教师可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水墨画的了解。首先,让学生提前准备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绘画工具,如墨、纸张、砚、毛笔等。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画画、唱歌、猜谜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边玩边学,边学边玩,在游戏中感受水墨画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能力。例如,在“你画我猜”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散思维,让学生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树木、桌椅、杯子等为创作原型,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水墨画趣味创作。学生对这些物品比较熟悉,因此,创作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然后,其他学生根据趣味水墨画作品猜一猜创作的主题。水墨画创意游戏可让学生跳出传统绘画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扩大水墨画的素材取材范围。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趣味水墨画作品进行客观点评,并和学生一起挑选出最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作品,共同进行赏析。充满趣味的小游戏可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笔墨带来的韵味,还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四、学习临摹,提高画技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基本了解了水墨画的特点及其绘画技巧,并渐渐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展开水墨画临摹教学。临摹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绘画手法,还是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际临摹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反复地对作品进行临摹,掌握适当的运笔力度以及用墨量,最终达到掌握水墨画的绘画章法以及绘画结构的教学目标。在对作品进行临摹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將想象到的内容以及情感融入创作的作品中,进行二次创作,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例如,在学习“水墨画动物”之后,学生已经掌握水墨画动物的基本画法。这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后临摹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或临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完成临摹任务之后,教师要认真点评学生的临摹作品,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水墨画绘画技巧。而为扩大学生的临摹范围,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意义及临摹价值的作品,首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赏析,然后进行临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素养,也可以夯实学生的水墨画创作基础。
   五、取材生活,激发热情
   艺术源于生活,在进行水墨画趣味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从生活取材,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的创作启发,感受到的艺术气息是课堂上没有的。例如,“扇面画”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扇子,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尝试运用水墨画的技法,练习绘制扇面,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古至今,许多名士大家都创作过扇面画。扇面画通常可分为山水类、花鸟鱼虫类以及人物类等,而这些创作原型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细致观察生活,强化学生对这些常见绘画元素的认知、了解,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以水墨画的形式将其呈现在扇面上。
   六、诗词配画,彰显意境
   在我国,各个时期的文人名士都喜欢绘画,而为让他们的水墨画具有独特的意境,一些文人名士还热衷于在自己的画作上题词作诗。在水墨画创意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根据水墨画作品的内容,找出与之有相似意境的诗句、词,让学生题在自己的水墨画作品上。这种教学方法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水墨画的魅力以及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素养。另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配画”作品,让学生仔细琢磨,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氛围,从而加深对水墨画的理解、认知。例如,在进行创意水墨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让学生感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景,联想初夏池塘里的美丽景色,然后进行创作,并将这句诗题在自己的作品上。教师借助古诗词的意境及古诗词进行水墨画创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对水墨画的感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七、结语
   水墨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以及审美水平,还有助于学生的绘画水平、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优化水墨画教学方法,通过欣赏名作、代入故事、代入游戏、学习临摹、取材生活、诗词配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水墨画的意境、墨韵,从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民族色彩在小学美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
  [2]刘婧.创新利用资源 开展农村小学水墨画教学[J].辽宁教育,2019(17).
  [3]吴秋萍.“气韵生动”的水墨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19(18).
  [4]李璐.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
  [5]张炎夏.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实践[J].教师博览,2019(10).
其他文献
摘 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弱,理解英语文本有障碍,就是因为词汇量不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同类记忆法、规律构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多种词汇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找到学习词汇的好方法,丰富词汇积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阅读能力;基础;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与法治间有着极强的关联性,二者有效结合实现兼容并蓄,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还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学生道德共识、情感共识的形成并向着社会共识推进,其影响是积极的、深远的。文章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质量;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高职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讓部分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因此,改革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有效、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文章探究创新单片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兴趣的策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方法;专业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中职数学课程是中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在具体教学中,中职院校可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将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协同发展。文章分析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探究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专业课程;学习需求;校本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有效、高效。其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可辅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运用策略有:简化历史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强化历史复习效果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联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
摘 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的文本内容,而要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延伸时,要立足文本,把握延伸的时机、维度,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必要性原则、适度原则、充分融于课堂教学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文本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幼儿歌唱活动是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学实践表明,抽象的歌谱、歌词不利于幼儿理解、记忆,而直观、形象、生动的图谱则利于幼儿理解、吸收。因此,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教师可适时、恰当地引入图谱教学法,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歌唱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图谱;歌唱活动;幼儿教育;美育;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线测试平台具有资源丰富性、测试评价实时性、互动性、数据统计完整性等特点。其应用于中职混合式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夯实学生的C语言编程基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体应用策略有:课前线上导学,实现知识储备;课中线下助学,实现知识内化;课后线上辅学,实现知识强化。   关键词:在线测评平台;混合式教学;策略;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阅读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在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内外衔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习惯;方法;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对体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并让学生实现体育运动技巧的突破。在具体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突破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体育;兴趣;能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