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Q言Q语

来源 :软件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ke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如今网络是一个盛行“Q言Q语”的年代,一些新词新语层出不穷,他们不仅流行于网络,而且被QQ族带到社会生活中来。语言是一种表达的工具,它总是在社会的发展中破陈出新,如五四时期的白话文与文言文之争。如今,网络语言是不是也要“革”现代汉语的“命”?
  
  观点(一)
  
  一个群体的表现方式
  胡青(武汉)/文
  
  1.昨天,JJ带着她的青蛙BF来家吃饭,JJ的BF不断地向我妈妈PMP。
  2.办公室新来的MM界面友好,生活方式很IN,还是几个BBS的斑竹呢!
  3. 886,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我们中午去吃><(((*>啦!当然了,是AA制。
  4. ——7456,今天GG、MM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3166。
   ——8147,BB,我来和你聊天。
  上面几句话“翻译”过来是:1、昨天,姐姐带着她长相不佳的男朋友来家里吃饭,姐姐的男朋友不断地向我妈妈拍马屁。2、办公室新来的小女孩长得很漂亮,生活方式时尚,主管着几个网络论坛呢!3、再见了,不过告诉你也没关系,我们中午去吃鱼啦!当然了,是打平伙。4、——气死我了,今天的帅哥、靓妹都上哪了?一个也没来,我只好也说再见。——别生气,宝贝,我来和你聊天。
  这些只是普通的QQ语言,如果不是网虫,或仅仅是个初级网民的话,你肯定会感到云笼雾罩似的。单纯的汉字组合的语句在QQ一族的眼中简直是化石级“老土”名牌;年轻人的Q言Q语,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家长老师一头雾水时,孩子们却乐此不疲。网络语言的轻松幽默、时尚方便,从它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受年轻人的青睐,它们像鲜活的血液在QQ族的血管中流动;网络语言的对于传统语言显而易见的颠覆性,正符合年轻人的叛逆心理;它的别具个性同现代的个性张扬暗暗吻合。它们不同于正常的、正统的语言,没有固定的格式,甚至没有固定的字符,没有繁琐的语法规则,也绝对不罗嗦不乏味,它们是年轻的心灵共同开辟的一片天地,其中的代码,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乐趣,也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才会了解,它们是年轻的群体向社会表现他们存在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观点(二)
  流行足以证明其价值
  李倩(武汉)/文
  
  网络的产生和发展是时代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表现。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飙升,属于这个群体的网络语言也就应运而生并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因此,从网络语言产生的社会和心理原因来看,它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可厚非的。
  就网络而言,网络具有很多其他媒体所没有的特性,如互动性、易得性、匿名性、虚拟性等等,而这些特性正好与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缺乏人际间情感交流等问题相对应,使得网络能充分满足人们逃避现实压力、获得情感交流的需要,因而吸引了大批的网民。而今,网民已经不是一些单个的个体,而成为一个人数众多、非常有影响力的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固定的群体有其内部通用的特殊语言,使用这种内部通用语言是一个人属于某个群体的标志之一,使其具有一种群体归属感。同时,内部通用语言也能对这个群体起到凝聚作用,体现群体的特色。所以网络语言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网络语言的使用成为一种时尚,无论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年轻人,还是趋于保守的中年人,网络语言都被频繁地使用,而一些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两代人沟通交流的润滑剂。
  其实,流行就足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能被广大人群接纳和使用的语言就是有生命力的语言。
  
  观点(三)
  夹缝中的尴尬
  聂小丽(武汉)/文
  
  网络语言在其自身机制的驱动下越来越与现代汉语分道扬镳,特立独行,以至于让人感到“网文如天书,网语如黑话”。若能抛却追逐时尚的心理,冷静、理性地来看网络语言,我们就会发现它从产生之初到发展演变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从来都不是一种纯正的语言符号系统,这体现在:
  先天不足。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有口语后有文字,受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制约,键盘输入在网络交际中先于语音输入,再加上网民求新、求快的心理驱动,这都决定了网络语言缺乏特定、成形的口语做支撑,往往是“据网民而变,随键盘而走”,有时甚至敲出来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了,如斑竹(版主)、大虾(大侠)、幽香(邮箱)等。
  语体杂糅。从语体角度来说,网络语言是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杂糅。一方面它只能以文字等有形符号为载体,是“敲打出来的话语”,另一方面虚拟的私人对话、聊天的语言环境促使网络语言越来越口语化、随意化,甚至夹杂方言,这使得网络语言颇有点不文不白的味道。
  地位可疑。所谓的网络语言不仅包括汉字词(其意义已与传统意义相去甚远,且毫无理据可言),还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字母、拼音字母、数字、符号等。谐音、缩略等都是网络语言惯用的手段,语言的两大要素——声音和意义相互脱离,网民们可以随意“望盘造词”,读者们却是难以“望文生义”了。这些都导致网络语言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低,其社会方言的语言地位着实值得商榷。如“555”代替了“呜呜呜”,“腐败游”与“腐败”毫无瓜葛,“BT”也成了“变态”,一不留神就让你摸不着头脑。
  
  观点(四)
  换个角度看“污染”
  周毕吉(武汉)/文
  
  如今有的网络语言像密码一样让你抓破脑袋都想不出来,比如“偶稀饭粗稀饭(我喜欢吃稀饭)”、“晕倒,楼主刚从火星归来?(指不懂你的意思)”。甚至有家长在孩子的日记中也发现这样的话:“TMD,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这句话经孩子“翻译”后家长才明白说的是“他妈的,气死我了,我恨不得一脚踢死她。”难怪前不久厦门大学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要对这些网络用语发难,称它们是对汉语的“污染”了。
  那么网络语言真的是对汉语的一种污染吗?我想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一个普通人,如果给你一本医学用书或者物理学的书来读,你是不是也会感到头大如斗?我觉得网络语言同样可以作为一个近似行业或者学科的用语来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流行在年轻人特别是学生们当中的一些常用语,它们有以下特点:固定的使用群体和使用场合——多为年轻人在网络论坛、聊天室和一些即时通讯工具比如OICQ上所用;大多都带有很强烈的戏谑成分,适合年轻人追求新奇的口味;用语简省,便于网上交流。这些都是它们能够在网上传播以至流行的因素,普通的人如果要融入其中就只能多多了解它们。
  但是网络毕竟不同于现实,网络上的交流对象和现实中的交流对象是迥异的,因此网络用语也只能限于一定的使用范围,如果硬生生地用于日常交际中,就肯定会产生交流障碍。
  
  观点(五)
  从“鸿沟”到“桥梁”
  杨维安(北京)/文
  
  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时尚,对不少成年人来说,那些标新立异的词汇让他们难以接受,网络语言成了两代人之间的鸿沟。然而我在与儿子逐步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并且进一步理解了网络语言,简捷、幽默的词句架起了我们之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上大学,我们之间日常的联系主要是依靠电子邮件。在邮件中,他讲述校园里的趣闻轶事、谈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有时也议论老师和同学,我呢,还像他以往在家时一样,聊完各种话题之后,最后总是嘱咐、叮咛……有时就会收到他的只写有“555555”的回复,儿子学会很幽默地对付我了。
  一封封邮件,满载着我们的母子深情,也饱含着朋友般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同事们都羡慕我有这么一个懂事的儿子,能和妈妈成为朋友。其实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沟通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麻烦,在不断解决麻烦的过程中,儿子长大了,我也学了很多新东西。
  一年前儿子上了大学,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他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邮件里经常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词语。我当了多年的老师,有时居然看不懂儿子写的东西,每次回复我都嘱咐他有话好好说,免得让别人误解、闹笑话,而他总说我老土,不了解网络语言就瞎批评。有一段时间我们的邮件明显地变少了,沟通出现了障碍。
  没办法,为了和儿子交流,我不耻下问,以求知的心态了解网络语言。在网上浏览相关话题,潜入各种论坛看别人聊天,慢慢地我对这些新生的网上词汇有了一些感觉,确实感到一些简捷、幽默的词汇很能传神,有时能传递出一些传统词汇表达不出的意味。
  那天,发了封MAIL给儿子,其中写到:“这周末和往常一样,偶要上网潜水,你爸又要呼呼呼。你打算干什么?不会又到学校的BBS上灌水吧?下周考试准备得如何?”儿子很快就有回复:“PFPF,您居然会写这个!偶正要出去和一帮同学去FB,TTYL。”从这以后,和儿子的伊妹儿又多了起来,在和儿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也思考了许多……
  今天,虚拟而又实际存在的网络生活正在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已成为在网上交流必不可少的通行证,对于广大的网民来说,网络语言是一种文化,简捷、幽默,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譬如,用“灌水”来形容在论坛上滥发帖子,用“潜水”来形容在论坛上只看帖子而不回复,就十分形象,换了别的词语很难表达出这种感觉;用“PFPF”表示佩服,“TTYL”表示Talk to you later(以后再聊),“88”表示再见,则使文字变得简洁,输入省时。
  但网络语言有其特定的使用场合,许多在网上流行的词汇,对于不上网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很困难,很容易引起误解,影响人们之间的有效沟通。在一些要求用语规范的场合,如论文等,就更不可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网络用语。
  
  博客收费以后——
  
  曾经被许多网友关注的“收费的博客”终于从概念走向了现实,国内的几家博客网站相继选择了通过推出新业务的方式开始收费。
  从此我们是不是再也不会有免费的博客了呢?您认为博客结束了砸钱的阶段,开始收费无可厚非;还是觉得博客作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本就应该是免费的?您会甘愿掏腰包,而继续自己多彩的博客生活;还是接着享用“免费的午餐”(尽管这午餐没有收费的“可口”)?
  欢迎您将您的观点形成文章发送给我们,我们的杂志期待您的参与。请将稿件发送至se@neusoft.edu.cn,我们将择优刊发。
其他文献
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中,谁不希望自己能表现突出、扬眉吐气呢?尤其在大型IT公司,员工的表现很难在群体中脱颖而出,究竟该怎样搞个高位坐坐呢?对此我们特别研制了“平步青云登山鞋”,“穿”上它可以助你在职场中更上一层楼。     “软土深掘”登山鞋    对象:老板  你属于那种只顾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不愿意强出头的埋头苦干型人吗?可能是中国人性格的关系,我们通常都不愿意主动表现,甚至不会去与爱表现的人
期刊
观点(一)  林忠明(北京)/文    编者按:BT就是比特精灵,这种类似于FTP的网络资源共享软件,让网友们尽情地享受着免费带来的喜悦:最新上映的大片、最流行的电视剧、最红火的游戏……然而,由于涉及到版权、带宽等多方面的问题,BT的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     记得曾志伟曾经在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义愤填膺地反对网络上的非法下载,并把目前最为常见的P2P软件BT痛斥为Bad Taste,那么BT是
期刊
2003年5月10日,中国C2C个人交易网站打破了易趣多年一统天下的局面。“淘宝网”猴子似地从石缝中蹦了出来,向易趣的权威发起了挑战。虽然这场比赛已经持续了两年,但仍未分出高下,我们就此对双方的表现以及各个回合的战况给予即时点评。  擂主:邵亦波代表队:易趣网  邵亦波是易趣网的创始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年少时的他被称为“大头神童”,借着聪明的头脑和顽强的斗志,成功地跨过高三直接升入大学,并最终选
期刊
许多做IT企业的人,都有个做强做大的梦想。但几年拚搏下来,总摆脱不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道路。而有些人同样是白手起家,经过了几年奋斗,做成了大企业。人们通常倾向于把企业成功归因于偶然因数。实际上,企业做强做大有其值得关注的共性。    根基深,成大树    一些人做了很多事情,都难以做大。当初选项目的时候,个个都是好项目,为什么别人能做好,自己却做不好呢?有个老板从九十年代初倒卖PC做起,建网站,编软
期刊
近日有报道称,韩国将从今年10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网络实名制。接着,腾讯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配合深圳市公安局对腾讯公司开展的网络公共信息服务进行整理,将进行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登记工作。消息一出,引起了高度关注,习惯了虚拟世界中的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的网民们,对“网络实名制”这一意在还网络一个“真实”的提法众说纷纭,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后一个梦幻世界的破碎  王裕(大连)/文 
期刊
“跳槽”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IT人的一种时尚,跳槽存在危险,但是跳槽又存在巨大的诱惑。跳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每个跳槽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个梦想。人们笑称这些人为“跳蚤”,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跳蚤”一族,希望他们的“跳跃”能给您一点启发。    趁年轻再搏一把  邹莉(上海)/文     6月中旬,领到了新笔记本电脑,拿到自己在新公司的第一笔薪水,小朱觉得相当欣慰,越发觉得:为了一份好工作,花三
期刊
编者按:前年的5月,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 Carr)的题为《IT Doesn't Matter》的文章在美国《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刊出,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场质疑IT价值、触及整个IT业命运的世纪论战由此开火。几乎所有的重要媒体、IT业界巨头尤其是CIO、商业界重量级人物和专家学者们都积极参战发表看法。去年的5月,卡尔出了一本书《Does IT Matt
期刊
地球越来越小    在中国,居然有一家公司敢在自己的网站宣称,“QQ影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沟通方式。她丰富了人类传统的交流空间,让所有人都能跨越年龄、性别、种族,畅所欲言。”  今天,许多电脑的右下角都会跳动着一只小企鹅。“你QQ了吗”也早已成了大学校园的流行语。  按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目前已经达到1亿,网民总数仅次于美国。同时,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网民频繁地使用
期刊
2004年以来,BPO这个词不断地在各种场合被提及,在Google搜索引擎上,有关BPO的查询结果有153万项。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积仁提交了一份促进中国开展BPO业务的提案更提高了媒体和大众的关注。那么,BPO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又怎样呢?    BPO的前景    众所周知,BPO是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的简称,是指企业将自己基于IT
期刊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时代之一。作为游戏玩家,我们大都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三国题材的游戏,《三国群英传》、《三国演义Online》、《三国志》、《富甲天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无不代表着我们曾经在游戏中寻找到的欢乐。今天不想去回忆曾经的三国题材游戏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我想说的是盛大最近推出的3D休闲类游戏——《三国豪侠传》。  《三国豪侠传》以三国时代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充满欢乐、友谊和风趣的游戏世
期刊